[討論]《擊浪青春》女高中生的賽艇物語
賽艇的意義,女孩水上競技物語首次動畫化!
運動競技往往讓人熱血沸騰,不管是實況轉播的緊張感或是動畫與戲劇的渲染,就算是加
入誇張的魔幻元素,也總是讓沒有參與或不擅運動的人,可以感覺到此項運動的魅力。而
在動漫畫圈內,運動番是否成功,有時候往往取決於角色的塑造是否討喜、有特色、甚至
抓住商機。不過也有作品是屬於細水長流以半寫實的方式敘述角色,展現出有如現實人物
的異色魅力,不管如何都角色的奮鬥與故事往往可以讓觀眾、讀者更加了解與投入一項運
動之中。
比起陸上團體運動,水上團體運動的作品往往較為冷門,改編水上運動小說的《擊浪青春
》是以「少女與賽艇競技」為核心,以日本愛媛松山市為背景。敘述三津東高的村上悅子
在比賽失利後,決定放棄賽艇活動,但卻因賽艇比賽受到感動的轉學生梨衣奈又重新拉入
社團中,跟新組隊的成員再一次以縣大賽為目標振新賽艇部的青春故事。
《擊浪青春》是什麼動畫?
陸上運動往往比水上運動更要吸引人,這無論是台灣或是日、韓都是一樣的。主要原因在
於水上運動往往門檻較高,且危險性也較陸上運動要難以掌握。再加上陸上運動平常人們
接觸的程度比較高,並且有著顯著的商業利益,尤其是像棒球、籃球、足球等這類團體運
動賽事,透過商業與形象包裝,往往更能吸引球迷、或是一般人觀看,比起來水上運動雖
然也有著吸引人的項目,如水球、跳水或水上芭蕾等,但較多還是在奧運、亞運等大規模
賽事,人們比較會注意。
而團體型的水上運動比起一些熱門項目更不吃香,如要說台灣比較容易引起關注的水上團
體項目,就屬「龍舟賽」較為讓人知道,主要是因亞洲端午民俗活動,而逐漸興起的划槳
競技,通常是10人以上的團隊競賽項目。但龍舟跟一般奧運會上的賽艇項目,雖然看似類
似但其實有著不同的差異,最大的差別就在於龍舟使用短槳向前划,賽艇則是長槳向後划
。並且所屬的國際賽事組織也不同,故賽艇可以說是比起龍舟在台灣相對冷門的水上划船
運動。
這點同樣也存在於日本,故描繪少女賽艇運動故事的《擊浪青春》是一部以地方即將廢部
的水上團隊賽艇學校為主軸,村上悅子原本打算放棄賽艇,但因為轉學生梨衣奈的半強迫
邀請,又再次與新團隊一起踏上全日本的賽艇舞台。元作為1996年出版的小說作品,並獲
得坊っちゃん文學賞。小說曾經在1998年和2005年推出過電影與日劇,動畫改編則是2024
年使用3D仿2D的動畫技術製作,並加以改編原本的故事結構,成為一小時半的動畫電影。
有趣的是,撰寫《擊浪青春》小說的原作者-敷村良子,本身其實有參與過賽艇運動,這
部小說是她根據自己高中時期在賽艇部的經歷,和自我感想所寫下的小說,故小說中有許
多較為寫實的賽艇訓練、賽艇規則跟賽艇保養與調整的解說。但動畫與影視版本,因為節
奏問題故省略了這些敘述和專業知識的描繪,而比較著重在少女成員之間的羈絆和成長交
流,整體而言比較少去描述到專業性質的事物,比較多是女性運動的熱誠和對於自我價值
的追群。
《擊浪青春》分析與延伸:
這部小說基本上是作者敷村良子在緬懷自己學生時代的部活,故其實女主角村上悅子不積
極和懶散的個性是關於作者本人的投射。敷村良子當時在得獎與雜誌訪談中,曾提到:她
並不是很擅長運動的女生。但她想留下那些在社團與比賽中,自己曾經「努力過」的記憶
,放進小說中。等同於主角村上悅子的消極和不得不轉變,其實是一種作者對於自我投射
和努力過的證明,也是半自傳型的,運動社團女學生的青春一角。
《擊浪青春》當時這本書有一個有意思的特色是,女主角村上悅子是一個完全的普通女學
生,她並沒有很高的賽艇天賦,也沒有領導能力和角色魅力,甚至平均水平略微低於其他
同伴與比她晚開始賽艇訓練的人。整體來說村上悅子其實在故事裡是一個殘念系的角色,
這也導致她始終在自我懷疑自己為什麼要努力?為什麼要去比賽?為什麼不能中途放棄。
由於作者自己本人證實這是故事的核心之一,故多數的改編也幾乎是朝這個方向進行,而
創造出一種:「沒有主角光環的人,也能有的勝利。
在日本,水上賽艇競賽,因為賽艇造價昂貴且必須具備許多知識,又須有廣闊的海域、湖
面得以訓練,故普及程度不高,很需要贊助跟特定學校發展。其實日本在賽艇方面跟日本
國球(棒球)發展,有著差不多的時間,在1877年,橫濱就有最早的賽艇紀錄,其中以大
學社團發轉為主軸,東京大學、慶應、早稻田等知名的大學都有相對的賽艇社團,也有所
謂的大學對抗賽。而在90年代後期,賽艇開始推廣給日本國高中生,故敷村良子會接觸到
賽艇,也有一些是青少年參與賽艇的推廣,和學校地理環境所致。
關於台灣賽艇的發展,起步晚很多約在1990年才開始有培養專門的水上運動員。並且有很
大一塊是承襲日本的模式,並且有過與日本大學國際交流的狀況,在2002年的亞運賽,台
灣競艇女子四人單槳隊曾獲得銀牌,也是台灣競艇項目在國際最好的成績。因為設備昂貴
加上普遍接受度不高,台灣目前競艇還是相當冷門與小眾的項目,可以說短期要提升能見
度是很困難的,這點與日本的發展困境是一樣,但有趣的是因為競艇幾乎可以說是使用到
全身的運動,尤其很吃後背的上肢爆發力,故競艇選手也是不分男女最能保持身材的前幾
名運動項目。
《擊浪青春》值得一看嗎?
因為採用3D仿2D的動畫,雖然現在的動畫技術已經不會像過去一樣,讓人有兩方融合的突
兀感,但整體而言,《擊浪青春》仍舊是一部不算特別精緻的作品,可以說是較為小品的
動畫故事。故事內容因為是90年代風格的劇情,沒有太大的轉折與現在的破格表現,就連
人物塑造都是可以預料到的,整體而言是一部中規中矩,描繪少女在賽艇運動找尋自我、
合作、突破矛盾與困季,很正統的運動番故事,沒有太超人的表現,因為運動推廣和原作
專業度,也能理解為何能馬上改編成真人版,畢竟水上運動的少女某方面是相當吸引人的
賣點。
即便在多年後已動畫改編的《擊浪青春》,一就是以青春、少女、運動做為賣點,強調少
女的自我成長,與繼續賽艇的意義,並且化節心魔與矛盾,透過賽艇運動找回熱忱。雖然
這樣的故事的確就受人喜歡,但原作一些賽艇的規則與有別於一般人認知的水上訓練運動
的細節,再一次未被描繪出來,這點是相對可惜的地方。畢竟多數人對於賽艇運動其實是
不熟悉的,很想看看在青春與自我成長之外,對於這項運動的描繪,但《擊浪青春》還是
以安全牌的方式呈現故事,可以說只是換個媒體製作,沒有太多新意。
在人物的刻畫上,也因為動畫電影的篇幅問題,我認為沒有辦法好好的將人物性格給表達
出來,就連主角唯一的感情線,其實在電影中都處理的不太妥當,讓學長活像工具人,而
主角本身的賽艇部門與他校的賽艇部的競爭感,也相當薄弱,整體來說比較像是讓老是放
棄的女主角一個理由繼續,最後在感化下而完成了賽艇活動。因為這種人物細節的描繪,
通常需要較多的篇幅去鋪成,故作為電影版要如何快速讓觀眾了解角色的個性魅力,像運
動故事這種很吃人物設定的作品,其實有著困難度,而《擊浪青春》就是掉入這種困難之
中。
但也因為《擊浪青春》本身走保守路線的故事,並未在原作上有甚麼大幅度的調整改編,
故整體而言如果只是想看水上運動少女的青春,和自我成長的話,我認為《擊浪青春》還
是有趣的小品,只是可能不會太過於深刻。水上運動是在世界各地還需要多推廣與讓大眾
認識的運動賽事與項目,雖然他有其限制性,但如何讓人了解像是水上划船或水下潛水的
魅力,也許還需要一些時間,和這種娛樂類型作品的改編。故某方面《擊浪青春》從90年
代就已冷門運動的故事獲得大眾青睞,也可以看出原作者對於這項運動描繪的用心與熱愛
。
https://youtu.be/IxKBF9JWP5I
--
個人Blog:https://kevinmoleaf.weebly.com/
小說連載頁:https://www.mirrorfiction.com/zh-Hant/member/2693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28.93.9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747279360.A.045.html
※ 編輯: KevinMoleaf (125.228.93.96 臺灣), 05/15/2025 11:23:51
推
05/15 11:54,
5小時前
, 1F
05/15 11:54, 1F
→
05/15 11:55,
5小時前
, 2F
05/15 11:55, 2F
推
05/15 13:28,
3小時前
, 3F
05/15 13:28, 3F
C_Chat 近期熱門文章
PTT動漫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