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SPA驚魂記》名為「階級與壓迫」的怪物

看板C_Chat (希洽)作者 (陸坡)時間12小時前 (2025/05/15 18:25), 12小時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北歐恐怖故事,描繪瑞典社會職場詭異解構 對於喜歡恐物故事的人來說,對於本國或其他地方的恐怖體驗和故事載體,通常都會有所 好奇,以台灣為例,紅衣小女孩、黃色小飛俠等魔神仔故事,幾乎是恐怖愛好者耳熟能詳 ,甚至一般人也聽過的台灣都市、鄉野傳說。 由於鄰近之故,日、韓、中國、甚至馬來西亞與泰國等北亞與東南亞地區的恐怖故事,台 灣人多少也略知一二,甚至像日韓都市恐不有相當熟絡的基礎。但在歐美或其他地方的恐 怖故事與創作,我們卻不太熟悉,例如北歐國家瑞典的恐怖創作: 瑞典恐怖漫畫《SPA驚魂記》,是一部被當地譽為「如噩夢般」的瑞典成人圖像小說,並 入選美國相當代表性的漫畫賞「艾斯納獎」。故事敘述北歐某處的五星級溫泉飯店,正在 招待著來自不同地方的旅客,但從多位客人莫名的失蹤,豪華設施的溫泉飯店,開始揭開 它光鮮亮麗下隱藏的詭異與腐敗的黑暗,這股詭譎正席捲著入住飯店的住客。 《SPA驚魂記》是什麼漫畫? 台灣的漫畫幾乎有八、九成是日式漫畫作品,可以說台灣漫畫讀者長期都很習慣於日式漫 畫的風格,就連我們台灣漫畫家自己創作的漫畫風格,或多或少也有日式漫畫的影子,甚 至日式王道風格幾乎是可以穩定產出與有客群觀看的準則。 不過近幾年來,也有不少台灣出版社將日本有實驗性、創作與藝術感風格強烈的作品,帶 入台灣讀者的視野,如:台灣出版社-鯨嶼文化,就代理了一系列日本老牌出版社-青林 堂「ガロ系漫畫家」作品,讓讀者視野跳脫在熱門主流之外,一些有意思的創作內容與風 格。 目前台灣漫畫走向於條漫式的網路漫畫發展,並且以搞笑圖文和日常生活故事的小品為大 眾,其中有意思的是台灣日常生活,也有以真實恐怖體驗為主軸的靈異故事,例如《百鬼 夜行誌》、《微詭畫事件簿》等。這些恐怖的親身經歷或都市傳說,也多半有著日系恐怖 次文化圖文的影子,但是加上台灣風格的幽默成為現今台灣市場恐怖漫畫的主流。有別於 日系恐怖,東南亞和美式的恐怖概念,台灣過去或近幾年也都透過影視有所了解,但對於 其他地方的恐怖創作,我們就不是那麼熟悉。 《SPA驚魂記》是北歐插畫、動畫師-艾瑞克・史威托夫特的第一本漫畫作品,他擅長繪 製群像、多重劇的插畫作品,並且以壓迫感的場景和誇張的人物設計讓人印象深刻,其中 他很喜歡繪製不明的怪物與腐爛的屍體,用單線條的筆觸勾勒,這也讓許多北歐的讀者對 他的畫風印象深刻。恐怖漫畫《SPA驚魂記》是以五星級豪華溫泉飯店中,多起失蹤案為 開端,開啟一場虛實交錯的恐怖體驗,其中有著看得到又看不見的怪物,是史威托夫特最 常用的超現實的虛實並置的表現手法。 因為是群像劇之故,在《SPA驚魂記》漫畫中不只有一位主角,而是用多角色的角度去詮 釋五星級溫泉飯店詭異與腐敗之處。 其中有年輕職員迷路遭遇到未知的事件、一位飯店高級會員神秘失蹤、經理的妄想與幻覺 、被霸凌的新進員工遭遇到未知的事物等,許多的人事物構成,飯店內的恐怖幻覺與怪物 催生,究竟怪物是未知生物或怨靈?還是一場人為的恐怖設計?在這虛實恐怖交錯中是否 能找到真相。 《SPA驚魂記》分析與延伸: 瑞典本土漫畫市場,並不是以日式漫畫為主,應該說現在日本漫畫在北歐的市場還算是小 眾與次文化,不同於台灣等亞洲國家這樣,接觸多樣貌的日式漫畫,或是日本動畫作品。 瑞典書店的漫畫銷售主力主要是歐美漫畫作品,一來文化比較接近的歐系漫畫或是本土漫 畫,是瑞典人比較喜歡的題材,並且如果書店認為這本漫畫有文學價值,也有不少漫畫被 擺放在文學區。其他如美國英雄漫畫,則有自己獨立的一櫃,以瑞典教具代表的 Akademibokhandeln書店為例,就很少有日系或亞洲國家的漫畫。 這也可以看出瑞典漫畫市場還是以藝術、文學的敘述風格,和本土的人文風情故事為主要 創作內容,這也可以了解像艾瑞克・史威托夫特這樣本土創作者,受到歡迎的原因。 在《SPA驚魂記》中,以詭譎的怪物和社會職場批判為主軸,史威托夫特很巧妙的利用恐 怖題材跟自己想像怪物融為一體,並且創造出有一個有病的職場環境和病態的階級人物關 係,例如自戀型的老闆、階級分明的勞工、無故失蹤的客人等,描繪一場不知是五星級飯 店本身有問題,或是這裡的人們本身有病?的雙重恐怖。 艾瑞克・史威托夫特的恐怖元素其實有別於亞洲式的精怪幽魂的恐怖感,是較為歐美風情 的「洛氏恐怖」。洛夫克拉夫特式恐怖,是以美國恐怖小說家洛夫克拉夫特命名,其恐怖 的核心點來源於「宇宙冷漠主義」,宇宙冷漠主義的恐怖哲學來於:宇宙之大,沒有神靈 ,人類在這之中微不足道。 是一種相當科幻感的無法理解宇宙之大的未知而對於自身的無知而感到恐懼。洛氏恐怖正 是以這種宇宙恐怖作為延伸,表達出日常與平凡生活只是薄殼,翻開後你將會看見無法理 解的傷害與恐懼,並且這種恐懼來至於你對他既熟悉又陌生,甚至懂得都懂,湊再一起看 卻又無法理解。 簡單來說《SPA驚魂記》漫畫作品是一種違背日常但又活在日常矛盾的恐怖感,例如我們 在公司工作中總有一些潛規則或是業界規定,這些只要在工作之後都懂,但細想其實都是 不合理與反常的,但沒人會去指出錯誤的詭異感,正是洛氏恐怖的風格。許多電影也常常 使用這樣子,日常與非日常交錯的敘事,來達到恐怖的效果。這種恐怖感是相當現代與近 代的,並且有著用非日常、超現實來批判日常之下的不合理性,儼然將一個恐怖故事上升 到科幻與批判性的作品意值。 《SPA驚魂記》值得一看嗎? 雖然我對於恐怖故事向來是喜歡的,也可以理解《SPA驚魂記》想要營造的那種對於熟悉 日常中突如其來陷入未知日常感的恐懼,和超現實的心理壓抑的可怕,但某方面我會覺得 這樣的恐怖,是一種不負責任的恐怖形式。說穿了這種宇宙冷漠主義的恐怖哲學,有一種 宇宙很大很恐怖,你不需要了解也不要去知道的調性,有時無法讓我享受單純的恐怖氛圍 ,我想這可能就是國情不同,讀者對於恐怖需求與想要的感覺有所差異之故。 應該來說我覺得《SPA驚魂記》恐怖漫畫是一種批判階級與資本性,幻化成怪物或是恐懼 事物,是這樣的結構讓怪物而生,或是高級五星級溫泉飯店,本身就潛藏著駭人的恐怖事 物,這點是漫畫裡有意思的地方。沒有真正的答案有時候是一種不錯的延伸,但也有可能 是敗筆。 例如像我這種亞洲讀者對於恐怖故事,有時候會需要一個真相或是收尾,但《SPA驚魂記 》卻沒有一個實際上敘事和真相出現,雖然可以理解,但如果你是像我這種比較喜歡享受 真實恐怖、有實際恐怖元素(鬼、怪物或怨魂等),這部作品可能就不會是你比較喜愛的 內容。 不過撇開劇情雖然不是我所喜愛,但我覺得《SPA驚魂記》在描繪不同角色的角度算是有 趣,並且個性分明,有種美歐風格誇張人物的感覺,再加上裡面用很有趣的分鏡結構來讓 怪物出現,並展現出恐怖感的魄力,以現在台灣或日系作品較注重那種心靈恐怖的留白感 很不一樣。 《SPA驚魂記》的恐怖是一種要占滿整個頁面的恐怖感,以Amazon的讀者回饋評價,的確 也有不少國外的讀者很喜歡艾瑞克・史威托夫特這種,只用線條就可以勾勒恐怖的藝術風 格表現。 不過許多漫評也的確指出《SPA驚魂記》故事結構有些鬆散,並且雖然是群像劇,人物遭 遇的串聯性不足的狀況,但藝術封面的確是讓人著迷的一點。從故事背景《SPA》中,許 多人感覺作者是想對現代人健康消費產業的諷刺,並帶出階級與職場腐敗,並用各種怪物 象徵,同時高級的飯店隱藏著什麼不可告人的事實,是一個很有故事性的開端,裡面每個 腳色遭遇的怪物,也是一種對應角色心理的隱喻。但很可惜,如果漫畫可以給予一個完整 表示怪物的產生,和飯店出現怪物的源起,也許會更有前後呼應的感覺。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RqvfYM_kRhE
-- 個人Blog:https://kevinmoleaf.weebly.com/ 小說連載頁:https://www.mirrorfiction.com/zh-Hant/member/2693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25.228.93.9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747304748.A.557.html ※ 編輯: KevinMoleaf (125.228.93.96 臺灣), 05/15/2025 18:26:33
文章代碼(AID): #1e9S4iLN (C_Chat)
文章代碼(AID): #1e9S4iLN (C_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