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藍] 溫泉蛋(怪文書?)

看板C_Chat (希洽)作者 (團長的桌子)時間1小時前 (2025/11/19 16:49), 編輯推噓1(100)
留言1則, 1人參與, 1小時前最新討論串1/1
天氣冷突然泡溫泉,不知道為什麼想起這奇怪的東西 靈感來自於版上的文章 #1f0tM3ea ==========本文========== 溫泉蛋,是最直接與溫泉相關,而且簡單的料理。 傳統上,只需要將蛋放進溫泉水,依照喜好的生熟度調整煮的時間,就能得到口感滑順、蛋黃如膏狀濃稠的溫泉蛋。 不過,眼前這顆蛋,要煮多久呢? 老師端詳著竹籃裡的那顆「特別」的蛋。 以「下蛋者」的體型來看,如手掌般的大小符合原本的構想,與一般雞蛋相比沒有鈍端,兩頭略尖呈長型,雖然沒見過其他類似的蛋,但一眼看到就覺得比例非常完美。 蛋殼如陶瓷般潔白,沒有任何斑點,摸起來有點像柔軟的皮革,用手輕捏就能留下凹痕,不過彈性很好,馬上又恢復原狀。 據正在後方的下蛋者所述,這顆蛋是意外生下來的未受精蛋,她們的體質終其一生可能只會產下一次蛋,因此極為稀有。 不留著嗎?這是老師第一時間所想到的問題。 不過細想之下,這問題簡直愚蠢。 對研究美食、追求美食的她而言,能品嘗自己生下的蛋,可是一生只有一次的機會,怎麼可能將它如博物館的展品般收藏起來,可謂是暴殄天物。 此時,下蛋者的尾巴比平常更頻繁地左右搖擺,左側單翅緩緩拍動,繫在翅膀上的金色羽飾發出鈴鈴的聲響。 這一切無不透露出她期待的心情,讓老師感覺特別有壓力。 畢竟下蛋者對料理的品味極為敏銳,即便是多一點鹽或一點糖也能輕易察覺。而與之相反的,她的料理技巧就顯得笨拙,甚至可能會引發爆炸。 雖然偷偷請教了一些專長料理的學生,不過對於這顆「特別」的蛋,都沒有料理過的經驗。 老師只得憑自身學習過的常識,來料理這顆得來不易的蛋。 因為是蛋殼柔軟,所以直接放進溫泉水裡,會吸水膨脹,導致蛋殼變形或破裂。只得找溫泉旁的蒸氣孔,借助地熱慢慢蒸煮。 雖然想蓋上蓋子加速蒸煮的時間,但熟度取決於蛋殼的變化,除去要一直專注於觀察外,還需定時翻動,以確保均勻受熱。 這是一項高度專注的作業,除下蛋者偶爾拿來冰涼的毛巾擦汗外,整個過程兩人皆不進行交談。 不知道時間經過了多久,待蛋殼摸起來微微粗糙,就將蛋取出。 撥開蛋殼,已經定型蛋白呈米黃色,用指尖輕輕按壓,彈性已經有些鬆弛,恢復速度明顯變慢,由觸感判斷,蛋黃應還保持著膏狀。 「因為給老師添了太多麻煩,所以請您先享用吧。」 下蛋者帶著大小姐的口吻說道。 旁人或許會覺得她只是想讓老師「試毒」,不過老師很清楚她不是這樣的學生。 因為她的美食之道,會一直督促著她走在最前面。 所以,如果老師反過來希望她先嘗第一口,她也會欣然接受── 但老師想跟上她的腳步,成為她的同行者。 ──朝著蛋中心一口咬下。 外皮如皮革般柔韌,多咬幾口將其咬破,內藏的柔嫩蛋白與膏狀蛋黃便一同在嘴裡炸開。 味道比想像中還要淡,帶一點點鹹,沒有雞蛋特有的腥味,反而帶有一點與硫磺相似,卻又不刺鼻的柔和氣味,與蛋黃的鹹味完美融合。 或許是自己臉上正呈現滿足的表情吧,下蛋者迫不及待地要了剩下的另一半,然後小口小口地品嘗。 明明晚點有用當季新鮮魚貨和野菜做成的高級懷石料理,結果僅僅一顆溫泉蛋就讓她露出了如此幸福的笑容。 老師不禁在內心嘆了口氣,嘴角卻怎麼也壓不下來。 ==========完========== 雖然說是怪文書,但應該沒有很怪吧?我自己看起來還挺正常的 下蛋者雖然沒有指名,但應該不用多說了 因為種族的關係,所以會直接想到蜥蜴蛋吧 可是想找關於蜥蜴蛋的料理,相關的太少,所以料理的方式和味道都是自己亂編的 硫磺的味道是因為格黑娜位於火山地帶的關係,所以她們平常吃的食物也多少有影響 其實扣除煮蛋期間,兩人有很多對話,但只是花幾個小時想出來文章,所以我覺得這樣呈現應該就夠表達我想要的意思 嗯...真不知道自己在想什麼呢 ----- Sent from JPTT on my Xiaomi 2407FPN8EG. -- @0202ase https://i.meee.com.tw/ei9A5hP.png
@eshi_neko22 https://i.meee.com.tw/6ujZJy2.jpg
@kuroboch32 https://i.meee.com.tw/5bjO3jb.jpg
@Sion_tw https://i.meee.com.tw/pU5prR2.jp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8.226.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763542180.A.575.html

11/19 17:10, 1小時前 , 1F
今天的網路就用到這邊吧...
11/19 17:10, 1F
文章代碼(AID): #1f7OIaLr (C_Chat)
文章代碼(AID): #1f7OIaLr (C_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