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 失落的拼圖 - 北城百畫帖

看板C_Chat (希洽)作者 (憤怒的跳跳鼠)時間14年前 (2011/06/15 10:24), 編輯推噓8(800)
留言8則, 8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83922 「一九三五年的台北城 像夢一樣漂亮的地方 即使在夜裡也閃爍著奇異的光彩……」 我要推薦的是AKRU第二本單行本《北城百畫帖》。這本書由《飛翔少年》、《雙簧》與 《記憶之屋》三個短篇構成,全都圍繞在1930年代台北「百畫堂」喫茶店的故事。本書對 人物與情感互動的細膩描繪,完美呈現當時台灣多國文化混雜的景致,就像作者自己在後 記所寫的,「這…簡直就是『大正浪漫在台灣』嘛」。 如果由我來選近年台灣漫畫的經典之作,《北城百畫帖》一定在我的首選名單之中。如果 要說為什麼,或許是出於個人偏好大正浪漫的私心,不過AKRU的描繪功力的確有相當的水 準,人物性格鮮明、互動自然,考據方面也做足功夫,這些優點在第一篇、也是所有漫畫 連載最重要的第一話《飛翔少年》發揮的淋漓盡致。《雙簧》與《記憶之屋》這兩篇由於 故事舞台與篇幅的侷限,劇情密度與對事物的描寫少於第一篇,在一般評論中得到的評價 較低。在我看來,《雙簧》與《記憶之屋》反而是為長篇發展鋪陳的必要章節。如果說 《飛翔少年》描繪的主要對象是明湖(姐控小城?那不重要),《雙簧》則是給百畫堂「零能 力」山下老闆的房間住民做個介紹,而《記憶之屋》交代了百畫堂的由來與店內另一個女 給啟子的過去,一步步地建立各主要角色的特性,以待日後發揮。 更重要的是,《北城百畫帖》一反過去對於日治時代壓迫與反壓迫的論述方式,強調當時 住在城市的日本人、漢人與原住民的正向情感互動,補足了我們正規教育中因政治因素缺 漏的那一塊拼圖。這篇漫畫目前仍在CCC創意誌上連載,也是我少數想追的台灣漫畫,還 未看過的版友可以參考看看。 P.S. 其實《雙簧》和《記憶之屋》的評價會低,相信有很大的原因是明湖沒出場,不夠 ㄇ…(被打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44.212.90

06/15 10:58, , 1F
幫這文推一個 :)
06/15 10:58, 1F

06/15 10:59, , 2F
感謝推廣
06/15 10:59, 2F

06/15 11:48, , 3F
我有收XD
06/15 11:48, 3F

06/15 12:12, , 4F
希望有第2集^^
06/15 12:12, 4F

06/15 12:29, , 5F
推這本~
06/15 12:29, 5F

06/15 13:15, , 6F
我也有買唷~值得。
06/15 13:15, 6F

07/08 14:45, , 7F
今天入手了這本.覺得很值得~
07/08 14:45, 7F

09/18 23:02, , 8F
看了本文P.S 感覺心有慼慼焉 XDDD
09/18 23:02, 8F
文章代碼(AID): #1D-1VKSm (C_Chat)
文章代碼(AID): #1D-1VKSm (C_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