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晶球物語 ── 不死的愧疚

看板C_Question作者 (Mike Hsyu)時間24年前 (2000/05/26 02:29),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信望愛】銀晶球物語 ── 不死的愧疚 http://life.fhl.net/~comic/20000520.html 作者∕hers1322@tpts8.seed.net.tw ─────────────────────────────────── ‧書名:銀晶球物語 ‧作者:紫堂恭子 ‧出版:台灣東販出版社   你可曾有過這種經驗?疲憊不堪的搭上公車,好不容易擠進一個座位,這時 卻看到一位老婆婆上車,痀著身子站在公車上搖搖晃晃。星期天和朋友約在台北 火車站見面,你提前到了,站在那兒等人,這時有一個怯生生的男孩走上前對你 說,他的皮夾被扒了,可是他必須要坐火車回南部,不知道你願不願意借錢給他?   這時,你會怎麼做?是選擇你該做的事,還是,對這一切視而不見?如果, 你選擇前者,勢必會對你的利益造成些許損害,也許是肉體上的疲累,也許是金 錢上的損失。但是若選擇後者呢?在你左胸以每分鐘 120 下跳個不停的,是你 閉上雙眼仍看得見的愧疚。   在《銀晶球物語》中,有一回,古蘭‧羅瓦與賽亞姆夜行經過黑暗森林。「 黑暗森林」!聽這個名字就令賽亞姆頭皮發痳,森林口立著一塊石碑,古蘭‧羅 瓦拿出歷史遺跡導遊書,書上寫著「在黑暗森林的東邊入口處立有“不死老婦人 之碑”,在很久以前,戰火蔓延至拉德雷斯這一帶時,村人們爭相往東方逃難, 他們將會成為累贅的老婦人活埋於此。」活埋耶!賽亞姆聽了不停的發抖。書上 記載著「他們將母雞也一塊兒埋進地底,因為……村人們相信,被活埋者,能在 土中活上好幾百年。在傳說中,老婦人在地下,以母雞下的蛋止飢,至今仍活著 等待……人們將她由地底挖出來的日子之來臨 ──」   好可怕的故事,古蘭‧羅瓦與賽亞姆便提著膽子,在這有著恐怖的傳說的森 林裏夜宿。到了半夜,一排燈火悄悄經過,當然不是那埋在地底的老婦人,而是 一群想避人耳目的罪犯在這裏舉行黑市交易。師徒二人怕被人發現,連忙逃走, 臨走前,賽亞姆經過賣藥的郎中,賽亞姆瞄到郎中身後躺著一個小小的布袋,布 袋裏的東西還在微微蠕動。   「雖然是裝在袋中,但那的確是嬰兒沒錯。」賽亞姆這麼想著,在那男人的 店裏,並排成列的藥罐,「經常會聽到,把嬰兒的心臟拿來做成藥的故事……我 還以為是傳說中的故事。」賽亞姆翻來覆去,一再告訴自己「我現在沒有餘力管 別人的小孩,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活下來,有遇到什麼好事嗎?」雖然是這麼 說服自己,但是他再也睡不著,賽亞姆叫醒古蘭‧羅瓦問他該怎麼辦?   古蘭‧羅瓦立刻要衝去救人,賽亞姆連忙拉住他,說:「你是打算就我們二 人去應付那一大群人嗎?就算運氣好能救出嬰兒來,但帶著小娃娃,要如何在冬 天的荒野中旅行呀!要從哪裏去弄奶來!那只會搞成害他餓死的下場!」   「那……你說該怎麼辦?」古蘭‧羅瓦問。   「所以我才在問你呀!」賽亞姆在去與不去救人中掙扎,他伸手摸著那塊“ 不死老婦人之碑”,忽然領悟「原來如此……我可以了解,為何在這個石碑之下 的老婦人不會死 ── 也許村人們沒有殺掉老婦人,而直接將她活埋於地下之後 便離開了。但是,老婦人在他們心中,不管過了多少年,也絕不會死去。絕不會 ……」   賽亞姆知道,如果他就這麼逃走,他將永遠也逃不開心中的罪惡感,如同那 不死的老婦人。於是,古蘭‧羅瓦與賽亞姆回到夜市,成功的救出袋中的小生命 ,為何稱它為「袋中的小生命」,因為在袋中的並不是嬰兒,而是一種叫犬童子 ,長得像小狗的小妖魔。   賽亞姆的努力,並不會因為他救出的不是嬰兒而消失,當他面對自我安全與 良心的責備時,他選擇了做他該做的事,以後,不管他在何時何地,當他想到黑 暗森林的那一夜,都可以堂堂正正的為自己的作為而驕傲,而不會逃避回想那袋 中的小生命。   大部分的人心,真的是很軟很軟的,軟得知道什麼是該做的事,軟得擔不起 一絲愧疚,就像賽亞姆必須選擇做他該做的事,我們也是,未來的生命中,有數 不清的選擇,在自我的利益與不死的愧疚中,該如何選擇?想想那塊碑就知道了。 ─────────────────────────────────── 本文錄自信望愛全球資訊網「漫畫與人生」專欄 http://life.fhl.net/~comic/20000520.html 轉載使用,請取得原作者同意(hers1322@tpts8.seed.net.tw),謝謝您。:) -- 信望愛 ── 與你分享耶穌基督、分享與人生 http://www.fhl.net/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twbbs.org) ◆ From: sj64-58.dialup.seed.net.tw
文章代碼(AID): #vBN4P00 (C_Question)
文章代碼(AID): #vBN4P00 (C_Ques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