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製作動畫—和信州有緣的人們-宮崎吾朗專訪

看板GHIBLI作者 (....)時間13年前 (2012/06/24 00:4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製作動畫—和信州有緣的人們專欄 宮崎吾朗導演訪談 上 信濃每日新聞 作者 藤森和人 翻譯 星(linwehan) 動畫在日本的發展已經快要一個世紀了,雖然過去的時代裡動畫被認為是兒童的專利, 但經歷了1970年代的鋼彈系列作品以及1990年代的新世紀福音戰士的洗禮後,動畫成為大 人們也能夠去欣賞的一種娛樂。動畫的創作者是如何去面對作為娛樂產業的一環並茁壯成 長的動畫世界,動畫作品又是如何誕生出來的呢?我們透過造訪和信州有緣的人們,一起 來找出答案吧。首先我們將目光投向在世界各地都備受好評的吉卜力動畫公司,接受我們 訪談的昰大學時代在信州渡過的宮崎吾朗導演。 「破壞有歷史的東西,和丟掉過去的記憶有什麼兩樣」。突然跳到講台上的高中男生正 聲嘶力竭的反對作為社辦使用的老舊建築「拉丁區」的拆除計畫。是要蓋一棟新的還是保 存下來呢…?在「全學討論會」的會場裡,好辯的學生們正廠開一場熱烈的口腳攻防。 上述的場景出自去年公開上映的吉卜力動畫作品「來自紅花坂」,導演宮崎吾朗(以下 簡稱導演)說「(動畫場景裡)就是大學時代的朋友和所遇見的人們的形象」,這裡所說的 大學正是信州大學。 在「拉丁區」這棟建築物裡,書本四散各地,牆壁上貼滿了紙條,一整個髒亂到不行。 拉丁區的原形正是導演的母系農學部的學生宿舍。 「當時宿舍裡酒瓶堆積如山,在堆得高高的被子之間還擺上一張麻將桌」。 導演的父親是動畫巨匠宮崎駿,出生在東京住在埼玉的導演說「當初想走一條和父親不 同的路」而以信州大學農學部為目標。 在進入大學的前一年也就是1984年,宮崎駿導演的作品「風之谷」在票房上取得了亮眼 的成績。雖然吾朗導演也喜歡動畫並對製作動畫很感興趣,但是導演認為「我不能和父親 待在同一個地方」。被周遭的人說「他是宮崎駿導演的兒子」一點都不有趣。導演在高中 時就參加了山岳社,對自然保護的關心也是他選擇信州大學的原因之一。 導演的父親宮崎駿,從以前到現在一直都專注在動畫製作上,因此總是很晚回家,小時 候吾朗和父親一起玩樂的回憶很少。導演說「就算父親偶而在家,我也不知道該和他保持 怎麼樣的距離」。讀著雜上對父親所做的報導成為導演和爸爸溝通的一種方法。因為導演 的母親知道製作動畫是多麼的辛苦,因此不希望自己的兒子也選擇和丈夫同樣的一條路。 對於導演而言離開父母膝下的大學生活是人生中彌足珍貴的經驗。導演回顧大學的那段 時光「只是看動畫聊動畫是做不出動畫的,對我而言在信州渡過的那段時光對自己有很大 的影響,那是一種在都市裡過大學生活所無法得到的感覺」。 在伊都市和前輩們一起住在和農家借來的廢屋裡,大家一起幫忙採集熟成的番茄,收集 爐火所需的薪柴。和參加的同好會成員一起製作給小朋友看的人偶劇,有時為了練習排演 ,導演還不時騎著機車穿梭在松本市的校區之間。那一陣子導演過著沒有電視也不看動畫 的生活。「漸漸地對動畫的興趣也就變淡了」。 89年大學畢業後,導演任職於東京一間負責公園綠地設計的公司。那是一個能活用森林 工學所學和造園設計有關的工作。然而在泡沫經濟之後工作量減少許多,就在這時吉卜力 的製作人鈴木敏夫打了通電話給導演,希望他能協助三鷹吉卜力美術館的建設。 這真是一個可遇不可求的機會,導演辭去了公司的工作。從1998年起負責美術館的設計 ,並在美術館完成的2001年就任館長一職。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43.244.41.204 ※ 編輯: Linwehan 來自: 43.244.41.204 (06/24 00:55)
文章代碼(AID): #1FvV6H0I (GHIBLI)
文章代碼(AID): #1FvV6H0I (GHIB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