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楊威利模式」?!
楊威利模式這個辭彙,在尖端新出版的第二冊第一七六頁倒數第二行
有出現。不知是否是第一次出現?但下官深覺有趣,便開始研究。
以下就是此次研究的心得:
在銀英傳中常出現固定模式的戰略運用,最顯著的例子就是楊威利,作者
稱之為『楊威利模式』(請參閱前言所指定的書頁)。此種模式是將整個艦隊
分成高速機動集團與後方支援集團,而施以「集中火力」、「分散敵力」的戰
術;說穿了就是活用「兩面包圍」的戰略。
所謂的「兩面包圍」的戰略,在西方戰略史上有一著名的例子,就是所謂
的「坎尼模式」及「坎尼會戰」(The Battle of Cannae)。
西元前二一六年八月二日,迦太基(Carthage)名將漢尼拔(Hannibal)
在坎尼大敗羅馬軍,贏得驚人的勝利。這一戰也使漢尼拔名垂青史,被後世尊
為「戰略之父」(the father of strategy)。但令人感到驚異的是這次發生
在二千餘年前的會戰保有相當完整的歷史記綠,而在本世紀初葉又曾受到非常
詳盡的研究。於是「坎尼」也就變成一種「模式」。究竟「坎尼」是怎麼打的
,是否構成一種特定模式?這都是很值得研究的問題。
迦太基是一個富國,其人民以經商和務農為本,從不願服兵役,所以只能
採取募兵制。其軍事人力的來源就是許多不同的半文明部落。是以漢尼拔的軍
隊全由傭兵所組成,是一支真正的雜牌部隊;其中比較優秀的部隊為非洲人所
組成的重步兵,和紐米地亞(Numidia)部落所提供的騎兵。
數量方面,羅馬史學家波里比亞斯(Polybius)認為當漢尼拔在特比亞(
Trebia)河岸上與羅馬軍接解時,其兵力為步兵二萬八千人,騎兵一萬人。雖
然數字很不精確,但漢尼拔居於數量劣勢,則可以肯定。
若與迦太基作一對比,則羅馬的軍事組織可以說好太多了。羅馬人是一個
尚武的民族,其公民以服兵役為榮,從西元前三世紀開始,羅馬軍的主力就是
由公民所組成。羅馬「兵團」(Legion)是西方古代史中最優秀的戰鬥單位,
羅馬的重步兵不僅訓練精良,紀律嚴明,而且也採取標準化的戰術,幾乎毋需
指揮,即能適切應付各種狀況。但羅馬的騎兵不僅數量較少,而且素質也不如
步兵。
漢尼拔在進入義大利北部之後,即接連在三次會戰中擊敗羅馬軍,羅馬軍
每次損失都很慘重,而他的損失則很輕微。同時,他不僅就敵地取糧,而且還
能就地補充其兵力,所以他可說是「勝敵而益強」。
連續的慘敗,在羅馬城內造成嚴重政治危機,於是其元老院決定推舉一位
獨裁者統率全軍並享有絕對權威。被選中者為費賓(Fabius)。費賓深知漢尼
拔在屢勝之餘享有戰略優勢,決心忍耐,採取持久戰略,以爭取時間和恢復元
氣。此種戰略後世也就稱之為「費賓戰略」。他本人也因此獲得「拖延者(cu
nctator)」的綽號。
費賓雖然能暫時穩住局勢,但並不能反敗為勝,所以不到很久,他的戰略
即引起普遍不滿(不智之徒遍布時空啊!)於是羅馬人遂另行選舉兩位執政來
指揮戰爭。新當選的羅馬執政為包拉斯(Paulus)和法羅(Varro )。前者是
貴族,後者是平民,其性格之差異恰如其背景。
六月初,漢尼拔為補給問題進攻坎尼城,羅馬軍也隨後趕到,於是名留青
史的大會戰遂展開序幕。包拉斯知道漢尼拔有優勢的騎兵,而當地地形平坦特
別宜於騎兵的馳騁,即立主慎重,但法羅則有畢典菲爾德的豪情,一心求戰。
同時,所有羅馬官兵也都渴望一戰並怒斥包拉斯為懦夫(這裡有點像青年貴族
不滿斯特汀的情節)。
八月二日,法羅在拂曉時,只留下少數兵力留守營地,率領其大軍進入戰
鬥位置,那是面向南方,在奧費達斯河( Aufidus)左岸的附近。而漢尼拔由
良好的情報而事先將軍隊調到左岸的一個河灣內,使其全軍面向北向並背水作
陣。
大致估計羅馬軍為總數八萬六千,其中六千為騎兵。有一萬人留守營地,
是以實際參戰的人數約為七萬六千。漢尼拔方面共約五萬人(留守營地者約五
千人),其中有一萬人為騎兵;所以,其總數雖少於羅馬軍,但騎兵卻佔優勢
。(由此資料可知,漢尼拔在途中補充或招降了二萬人之多。)
漢尼拔對會戰有充分的準備,其計畫能發揮以寡擊眾的功效。他以輕步兵
為前哨,中央正面上為伊比利亞步兵,兩翼為非洲步兵。那也是他的精兵。在
兩翼頂點上由伊比利亞和高盧騎兵居左,紐米地亞騎兵居右;後者雖只有二千
五百人,但卻驃悍善戰為全軍之冠。把陣勢擺好後,漢尼拔遂令命其中央部分
的步兵前進,使戰線成為向前凸出的弧形,他本人則位在部隊的中央,以便控
制全局。
羅馬軍也是以輕裝步兵為前導,後面就是其慣用的三線戰鬥序列,全由重
步兵所組成。右翼為羅馬騎兵,左翼為同盟騎兵(作戰力較差)。法羅看到漢
尼拔的布陣後,也作出調動的措施;他把各營的正面縮短,縱深加長,同時並
縮小各營之間的間隔。其目的為加重步兵攻擊時的衝力,希望一舉突破對方的
戰線。但這也使人與人之間,單位與單位之間都靠得太近,使他們喪失原有的
彈性。
法羅列陣完畢後即命令其全軍前進,戰鬥於是展開。雙方主力逐漸接近時
,前哨兵力都從戰線空隙中退往後方,讓出空間好讓雙方步兵主力決戰。當羅
馬兵團以全力向迦太基軍正面中央部分直衝而來時,後者且戰且走,向後退卻
,但同時左翼的騎兵也立即向羅馬騎兵發動攻擊。右翼的紐米地亞騎兵雖數量
遠居劣勢,但仍能擋住羅馬同盟騎兵,使其不能支援步兵的前進。
在中央方面,迦太基軍在漢尼拔直接指揮之下,緩緩向後退卻,把凸出的
戰線變成凹入的戰線,羅馬部隊也就自然跟著前進,並向空出的中央狹窄空間
亂擠,這也正是漢尼拔所希望的。當羅馬人擠成一團,連想揮動武器都已感到
困難時,位置在兩側的漢尼拔的非洲重步兵突然向中央迴旋,將他們包圍在核
心之中。
此時,原在迦太基左側的伊比利亞和高盧騎兵不僅已經擊潰羅馬騎兵,並
繞過羅馬軍的後方,打擊在其左翼(同盟)騎兵的背上。在前後夾擊之下,後
者也立即崩潰。於是,紐米地亞騎兵繼續追擊,而伊比利亞、高盧騎兵則勒馬
回頭,封鎖羅馬軍的最後退路。羅馬人雖繼續作困獸之鬥,但死傷枕藉,只是
徒然慘遭屠殺而已。誠如富勒將軍所形容的,羅馬軍好像是被地震所吞噬;而
結束了歷史上永垂不朽的坎尼會戰。
事實上,漢尼拔在坎尼所用的即為「兩面包圍」(double envelopment)
。不過,任何聰明的指揮官除非享有相當巨大優勢,否則決不會使用兩面包圍
,而且若無壓倒的數量優勢,則通常也都很難成功。戴布流克指出雖然其騎兵
已經潰逃,但羅馬軍在總數上仍然握有相當優勢。孫子曾說:「故用兵之法,
十則圍之……」。克勞塞維茨在戰爭中也曾說:「較弱的一方是不宜於對敵人
採取向心的行動。」而拿破崙更曾指出較弱的兵力是不宜於兩翼包圍。但坎尼
卻是一個顯著的例外,漢尼拔以較弱的兵力卻能圍殲敵軍。
正如《坎尼研究》(Cannae Studies)的作者希里芬所言:
「
一個完全的坎尼會戰在歷史上是很少遇見。要想完成它,一方面需要一個
漢尼拔,另一方面又還需要一個法羅,雙方合作始能達到這個偉大目的。
假使不具有數量優勢,一個漢尼拔必須知道知何創造此種優勢。為了這個
目的,他必須兼有下述的特長:像沙恩霍斯特那樣鑄造堅強的陸軍;像毛
奇那樣專對主敵集中兵力;像菲德烈大王或拿破崙那樣把主攻指向側面或
後方。最後還需要有良好專業訓練的各級指揮官,能夠了解高級司令部的
行動計畫。
所有這些素質是很難集中在一個人的身上。歷史中的其他將軍很少有像漢
尼拔那樣的天才以及他所握有的工具。但另一方面,在歷史的所有各時代
中卻都會有法羅的存在。
」
就這些素質來看楊威利,不難發現他的專長就是能「創造倍數的優勢」,
我印象蠻深的是在同盟國政變前夕,首都海尼森下令要楊弭平四處叛亂時,楊
威利對尤里安的教導。楊他隨口一說就創造了二倍兵力、甚至四倍兵力的優勢
,而在之後對十一艦隊的戰役中,以側面截斷敵軍而分殲之,也是創造兵力優
勢的成功例子(雖然楊的兵力原本就比十一艦隊多)。
再看希里芬所言的其它要素。就鑄造優良的陸軍而言,我想銀英中對帝國
和同盟的艦艇的優良程度應該差不多,武器也差不多,軍人的訓練程度其實兩
者都沒差多少;所以這一點可以跳過。楊通常集中兵力對付敵軍主艦,且由側
方或後方突襲。而楊手下的將領也幸運地都能如以臂使手般的負以重任、達成
目標。是以一一對照希里芬的「素質」而言,楊威利可說是相當符合。總括而
言,楊可說是難得一見的天才(他本人好像不怎麼喜歡這個說法)將領。
--
我是 Amexity 阿曼瑟提少尉 軍籍號碼A2103
--
※ 發信站:海鷲俱樂部 <bbs.kkcity.com.tw:20051>
◆ From: sj14-33.dialup.seed.net.tw [KKCITY -- 民主自由的管理作風]
Galaxy 近期熱門文章
PTT動漫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