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完結篇(劇場版)觀後感與片尾曲感想
現在才來發完結篇電影心得,似乎有點晚了。
總之先...ミカサお誕生日おめでとう!
附上2/10米卡莎生日特別場的特典
https://i.imgur.com/njj1wRd.jpeg
![](https://i.imgur.com/njj1wRd.jpg)
自2021巨人連載完結後,我這些年幾乎沒有再碰巨人...
總覺得心裡有個難以填補的大洞。
一直到今年初電影上映,我才決定把整套漫畫動畫複習一遍再上電影院。
動畫部分,我只有看到87集,所以看電影時是仍是新鮮的感受。
這次重看後,我終於覺得自己比起4年前更了解這部作品了,在我心中
也終於有「成佛」的感覺。
文章蠻長的,前面主要是個人心得,後半是分享電影片尾曲的巧思。
===
首先是艾連流著淚對拉姆吉道歉那幕,真的看得非常心酸。
島外世界完全不是阿爾敏書中所講的那樣空白美好,早就是烏煙瘴氣,
和牆內一樣,人類對人類的迫害從沒停止過。
因此艾連對著語言不通的拉姆吉吐露他即將下手殺戮的心聲時,
也坦承自己並不只是為了保護夥伴而發動地鳴,
他也想踏平這個令他失望透頂的牆外世界。
艾連從小接觸到阿爾敏的書中世界後,就一直期待自己有天能探索全新的
牆外世界。但現實是,牆內和牆外似乎沒有什麼差別,甚至有一大群人對
自己充滿敵意、甚至希望所有牆內人都消失。
我們到底是為了什麼,越過無數個生死關頭奮戰到今天?
無數同伴的心臟換來的結果,卻只是打開了潘朵拉盒子,或是吃了智慧禁果?
艾連那句「我很失望...」實在太令人痛心了。
聽說梶裕貴錄這段後一時半刻都無法平復心情,
完全感受的到艾連(梶裕貴)內心有多痛苦。
艾連從授勳式到看海、實際踏上馬雷大陸,應該還是有一絲期待能看到和他
記憶所見不同的景色。然而現實真的完全如此,所有希望都破滅了,如此的絕望。
艾連坦承自己想踏平世界的內心慾望、和反覆對著拉姆吉道歉的心情,
兩者都是真實的。現在回頭看艾連的成長過程,還真會發現他的人格特質
並沒有本質上的改變。
小時候殺強盜救米卡莎時,艾連確實捅了倒地不動的強盜好幾刀。
「與其被那些傢伙奪走自由,不如我先自己動手奪走他們的自由!」
發動地鳴也是啊,只是對象擴大到全世界......
與之相對的,「談之巨人」阿爾敏還是想相信這個失望透頂的世界,
仍有意願與艾爾迪亞人對話的存在、還是想相信僅存的善意、還是想期待
這世界仍有未被汙染的未知角落可以和艾連一起去探索......
兩人最後一次在道路的道別場景中,阿爾敏的貝殼象徵了身邊最寶貴的一刻。
當初看海時,艾連孤獨地望向海的另一端,而阿爾敏仍為了第一次接觸海洋
感到興奮不已。
艾連不斷地前進再前進,阿爾敏則是仍保有「想要理解」的心情看著腳邊事物
。看這一顆貝殼,形狀是多麼奧妙呀!是怎麼形成的呢?就這點而言,有點像
東方哲學。
動畫在阿爾敏的道路談話加戲,終於有補足先前漫畫完結時心中小小的缺憾。
艾連在看海後(貝殼後)就和阿爾敏等同伴漸行漸遠,直到最後(又是貝殼!)
和一輩子的摯友把話說開,
「我們會一直在一起喔...有的話就是地獄吧!」「我先去地獄等你」
看到這段,真的是忍不住流淚了......阿爾敏儘管不認同艾連踏平大地的想法,
還是希望能與艾連一起承擔罪行。
「這是我們一起做的事喔!」艾連最後能聽到摯友這句話,又死在最愛的人胸懷
裡,想必是這命運多舛的一生中,最大的救贖了。
阿爾敏貼著艾連頭顱痛哭的場景,也讓我非常難受...配音員井上小姐太厲害了
接著我想談兵長的部分。大家都知道兵長是刀子嘴豆腐心,對待同伴其實
比誰都溫柔。在韓吉即將進行人生最後一戰時,兵長並沒有正眼看韓吉,這和
艾爾文情況不同。或許里維當時最想講的是「行くな(不要去)」,但仍然鼓勵
韓吉「獻上心臟吧」
戰鬥都結束後,里維對著先走一步的同伴們說「你們都看到了嗎?這好像就
是結果了」並流下眼淚那幕,也是非常揪心。
里維比誰都重視同伴,但因為自身的強大,他一路下來總是看著同伴先離開。
身為老兵中唯一活到最後見證結果的人,這樣的結局,是否符合里維的期待、
會不會想著「你們獻上的心臟值得的是這樣的結果嗎?」
里維真的是「苦労人」呀......是刻劃的很好的角色。
另外艾連都已經發動地鳴一陣子了,在飛機上進到道路後,還對艾連說
「讓我踢你屁股一腳的話就原諒你」、在談到攻擊艾連的話題時,還希望以殺
掉吉克優先;以及皮克率先要去炸進擊巨人的頭顱時,里維也表示了不爽。
即使在這樣絕望般的情況,他也還是把艾連當成同伴的......
至於104期,從圍爐晚餐到最後互相理解其立場,也是非常讓人動容的。
萊納不愧是被艾連說「我們都一樣阿,萊納」的人,很能體會艾連的苦痛。
圍爐時還狠揍一頓萊納的約翰,戰鬥中也救了萊納一命。
約翰可以說是本作中成長最多的人之一,最初只想進憲兵團過好日子、
但卻一路和調查兵團奮戰到最後。還記得葉卡派掌權後約翰晚上窩在床上
內心掙扎著是否都不要管了、加入葉卡派後往後日子也會好過吧的情景。
這一幕真的「很約翰」呀,讓人回想到最初想加入憲兵團時候。但同樣的
「那堆骨灰是不會原諒我的」,結果約翰仍選擇拚戰到最後,這誰在漫畫
初期想的到呢?
另外我很佩服約翰的是,他總是能率先說出大家不想說的話。當初在從萊納
手中奪回艾連後,他問了艾連是否有值得這麼多人拚上性命也要守護的價
值;而在天與地之戰爭時,則是把大家都不想說的「把艾連...殺了吧...!」
率先說了出口。戰鬥結束後,約翰說艾連是「律儀な奴め…」(律儀是重視
義理人情、直實的意思),可以推測或許艾連把他最重要的寶物(米卡莎)託
付給了約翰吧。艾連初期和約翰總是常常爭吵,但無疑是除了竹馬兩人外
最貼近艾連的人了,我覺得。
最後是米卡莎了。其實我以前一直不太清楚米卡莎的想法是什麼。她將艾連
視為誓死守護的對象,是因為艾連救過她命?還是因為是家人?還是愛情?
我覺得在地鳴開始前我就跟艾連一樣不懂米卡莎。當然知道結局後再從頭看
米卡莎,可以發現她還是和小時候最初的願望一樣,什麼都沒有變,只要能
待在艾連身旁就好。最初的圍巾定情時或許還不太清楚,但後來就看得出米
卡莎對艾連是有男女之情的,只是想要待在艾連身旁、想要守護艾連的願望更
強烈。
肯尼臨死前名言「大家都是某些事情的奴隸...不沉醉其中,可活不下去啊...」
這句話可以說貫穿了整部作品。如果不喜歡奴隸這個詞,也可以換成信念。
艾爾文的好奇心、艾連的自由、韓吉的求知慾、肯尼的暴力、米卡莎的愛情...
信念可以很複雜,但也能很簡單。對於米卡莎而言,她就是待在艾連身旁
就好。而艾連則在道路廣播時說「只要雙方都有無法曲折的信念,那就必定
會有衝突」。無法妥協的信念,或許這也是最後兩人願望都無法完全實現的
原因吧。
大家常說巨人伏筆很神這我也同意,但我覺得進擊的巨人這部作品另一個難
能可貴的地方是在於人物描繪的真實感。我不敢說全部,但這世上大部分的
人都是很複雜的吧,做一件事可以有不只一種理由,但結果呈現卻只有一種。
艾連想保護島上最重要的夥伴,但對於自由的嚮往(或說復仇)也是他發動地
鳴的原因。同時艾連也不是冷血殺人鬼,所以面對拉姆吉才會如此難受。這
些都是艾連性格的一部分,但創哥在馬來篇初中期都刻意不描寫艾連的內心
感受,才會使讀者認為艾連變殘酷冷淡了(不過就算有改變也正常啦,誰看到
那種記憶後還能內心不受影響的)
艾爾文也是讓人印象深刻。儘管他一直以來都看似勇敢聰明的指揮官,或許
他內心最想知道的只是世界的真相。得知巨人可能是人類變的時候,那一笑
的描寫實在太過優秀。儘管如此,最後他還是願意承擔起「惡魔」的責任,
帶領新兵衝入地獄。這一幕的描寫,非常的人性呀。
阿爾敏也是。和艾連的道路訣別中,他提到自己也會有想消滅人類的想法,讓
艾連難以相信。儘管阿爾敏一直以來都想相信最後的人性、能夠用談話的方式
來解決問題,但現實的無力感也會讓人退縮呀。阿爾敏也是人,人心都會受傷
、也有其黑暗面的。不過和艾爾文相同,阿爾敏也承接起責任,而不是選擇逃
避到欲望中(約翰沒有加入葉卡派也是啊)
還有吉克,應該是很多讀者討厭的人。在瑪利亞之牆奪還戰時一副開心地虐殺
調查兵團時,看到士兵們不顧死活的捨身一擊,竟然氣到捏碎手上岩石。我想,
正是因為吉克不認為生命有什麼意義,看到那麼多人即使要死,也要拚上最後
一把的樣貌才會如此生氣吧,因為大家集體挑戰了他的信念。
即便不是立志要做大事的人,像是萊納、亞妮、貝爾托特、柯尼、尤米爾,大
家都有著獨特的人格、有著各自的煩惱與珍視的事物。
我之前看過有日本網友說「登場人物明明都是片假名(意思是不是漢字、也不是
日本人熟悉的名字),卻能記住每個人的全名」,我想就是因為人物刻劃很傳神
的關係吧。
最後的最後想談一下音樂。
韓吉浴火死戰的時候,背景音樂是Bauklötze(積木),其中有句歌詞是:
「我們會持續戰鬥 直到熱風奪走羽翼之時」
這不就是韓吉嗎!
然後是片尾曲「二千年... 若しくは... 二万年後の君へ・・・」
(給兩千年...或是...兩萬年後的你...)
作為Linked Horizon在巨人的最後一作(同時也是巨人最後一首曲子),這首歌
真是太合適不過了!
畫面帶到竹馬三人組的山丘大樹下,米卡莎獨自坐在墓旁。因為不須再戰鬥,
米卡莎眼神已經恢復成少女時期那樣柔和的模樣了。然而想到艾連再也不在
身旁了,就忍不住摀嘴啜泣...米卡莎這樣的哭法,實在讓人不禁跟著陪哭啦
......此時的音樂,和米卡莎2019的曲子「13の冬」旋律相同,但歌詞完全不
一樣了。
提供我每句歌詞的直翻,但日文語序和中文不一樣看起來可能有點怪就是了。
拙譯僅供意會參考。
【13の冬】最後一段
目覚めれば 滲んだ空に (睜開眼後 朦朧的天空)
凍てつく頬に きらめく世界 (冰冷的臉龐 絢爛的世界)
望まずとも 今年もまた春が来る (即使沒有期待 今年春天還是會來)
冬を置き去りに… (留下冬天...)
【二千年後】開頭
弔いの花の 名前も知らず (悼念之花的 名字也不知道)
飛び去りし鳥の 残した跡に (飛去的鳥兒 留下的痕跡上)
草木は芽吹き 今年もまた春が来る (草木發芽 今年春天又將到來)
冬を置き去りに (留下冬天...)
其實前兩句的歌詞和第一季op有些對比關係:
【紅蓮の弓矢】開頭
踏まれた花の 名前も知らずに (被踐踏的花朵 的名字也不知道)
地に落ちた鳥は 風を待ちわびる (掉落至地上的鳥兒 焦慮等待風起)
二千年...的第二段歌詞太揪心了...在電影院直接忍不住落淚
めぐる季節に 恨み歌えど (流轉的季節 雖然能歌唱悲傷與遺憾)
あなたは二度と帰ってこない (但你已經永遠不會回來了)
最初の口付けを 赤く染めたのは私 (把最初的吻 染上紅色的是我)
他のだれでもない (並不是別人)
而13の冬則是:
季節がめぐり 春が歌えば (季節流轉 春天歌唱了話)
あなたはきっと飛んで行くでしょう (你一定會飛走吧)
止められない ならばいつもすぐ側に (阻止不了 那至少希望)
いたいと願った (能一直待在你身邊)
其實米卡莎唱的不是最初的吻,而是最後,只是歌詞本是寫最初!
最初也是最後的吻......
然後...米卡莎說出好想見你時,有著自由之翼的白青鳥就飛來幫米卡莎圍圍巾了:
接著突然響起米卡莎和艾連的二重唱,聽到這邊整個情緒潰堤
ウワァァ━━。゚(゚′Д‵゚)゚。━━ン!!
動畫組、Revo桑,真的太感謝你們了!到了這邊,終於有種艾連在我內心得到了永
遠的自由了的感覺,我從漫畫完結至今等到現在呀!
【二千年後】*表示為米卡莎獨唱
震える首筋を 包み込む温もり (將發抖的脖子 包覆的溫暖)
*私は何度でも *この寒さに立ち向かう (無論幾次 我都會面對寒冷)
戦え!と 戦え!と 繰り返す あなたの言葉 (戰鬥!戰鬥! 重複著的 你的話)
今でも絶えず *まだ響いてる (現在也不間段地 持續響著)
【13の冬】
震える首筋を 包み込む温もり (將發抖的脖子 包覆的溫暖)
私はあと何度 この寒さに耐えられる (我還能夠 承受幾次這樣的寒冷)
戦え!と 戦え!と 繰り返す あなたの言葉 (戰鬥!戰鬥! 重複著的 你的話)
今でも絶えず まだ響いてる (現在也不間段地 持續響著)
從歌詞就知道,米卡莎變堅強了!雖然永遠失去了最愛的人,
但也能勇敢面對寒冷了。
特別的是,艾連唱的並不是「あなたの言葉(你的話)」而是
「あの日の言葉(那一天的話)」
這真的是對唱...!艾連在這之後也還是會和米卡莎在一起,走完人生吧!
接著就是米卡莎獨唱最後一段了:
時が運んだ…穏やかな日々… (時間流逝 平穩的日子)
手向けた花のように… (像是餞別的花一般 )
秘めた言葉は…誰にも告げず逝く… (心中所藏的話 沒有告訴任何人就走了)
然後畫面就特寫在棺材裡的米卡莎,接著鎮魂歌就響起了:
《繰り返される夜の鎮魂歌》(Requiem Requiem)
棺には君が愛した花を (棺木裡放有你愛的花)
罪を赦すなら暁よ照らせ (原諒罪行的話 黎明喲 照亮吧!)
看到這邊,真的有一種虛無感,什麼都結束了的感覺。
米卡莎和艾連20歲前那麼充滿壓力的人生,在歷史的長河上也不過是一小頁。
接下來是充滿鬥志野心的歌詞,要增產報國、富國強兵,但同時也提到了
「自由は紅蓮の弓矢となって 何度も繰り返す」
(自由會化身成紅蓮的弓矢 重複無數次)
「流星に似た冥府の弓矢 歴史は繰り返す そしてまた《無》(ゼロ)になる」
(像是流星的冥府的弓矢 歷史會重複 然後又變成0)
接下來這段也讓人感動,艾連告訴大家:
「聞こえるか?森を出ろ 何度道に迷っても...」
(你聽得見嗎? 走出森林吧 不管迷路多少次)
森林也是這部作品的重要關鍵字,莎夏父女、尼柯洛都說過。
我們必須走出仇恨之森,否則悲傷的歷史還是會重蹈覆轍。
(此外艾爾迪亞的設定和德國很有關,而森林又是德國思想文化中很重要的
一部分)
最後艾連說了「二千年... 若しくは... 二万年後の君へ・・・」
這次輪到艾連把信念傳達給後人了。
看到這個結尾,我已心滿意足了。
感謝作者,以及所有參與進擊的巨人作品製作的人。
身為讀者,很幸運在有生之年(且年輕時)就能讀到如此有趣、如此讓人
感動的作品。
彩蛋的美高部分,雖說是100多年後的帕拉迪島,但文化怎麼變美式啦??
烏德和索妮雅也去看電影,馬可還是地伏靈嗎...
尼柯洛在Maria's dinner餐廳工作,始祖尤米爾仍是三寶之媽XD
里維...看起來還是沒長高?
美高的艾連聲線明顯和自由的艾連不同,也意味著他們是不同人。
不得不說,艾連能讓梶裕貴配音,真是太好了!或許諫山老師才是創作出
艾連的人,但最懂艾連的可能是梶先生吧。
在片尾曲前,漫畫尾頁法爾柯賈碧原本是和兵長一起在一個建築漂亮的城市裡,
動畫則改成植樹,正是象徵著面對未來需要的不是仇恨爭鬥,而是人與人間的
合作。這一棵小樹,是戰後人類希望的苗芽。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01.9.137.12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Isayama/M.1739297860.A.93E.html
※ 編輯: raicho (101.9.137.121 臺灣), 02/12/2025 02:32:42
推
02/12 02:32,
9小時前
, 1F
02/12 02:32, 1F
推
02/12 06:39,
4小時前
, 2F
02/12 06:39, 2F
推
02/12 08:05,
3小時前
, 3F
02/12 08:05, 3F
推
02/12 08:40,
2小時前
, 4F
02/12 08:40, 4F
推
02/12 08:57,
2小時前
, 5F
02/12 08:57, 5F
推
02/12 09:03,
2小時前
, 6F
02/12 09:03, 6F
→
02/12 09:04,
2小時前
, 7F
02/12 09:04, 7F
→
02/12 09:04,
2小時前
, 8F
02/12 09:04, 8F
Isayama 近期熱門文章
PTT動漫區 即時熱門文章
38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