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轉錄]什麼是“結束的風景”?--浦澤 …
※ [本文轉錄自 goshian 信箱]
作者: goshian.bbs@ptt2.cc ("goshian.bbs@ptt2.cc")
標題: [轉錄]什麼是“結束的風景”?--浦澤直樹· …
時間: Mon May 24 14:02:16 2004
作者: youtien (胡逆天) 看板: Youtien
標題: [轉錄]什麼是“結束的風景”?--浦澤直樹·《怪物》
時間: Mon May 24 12:10:03 2004
※ [本文轉錄自 BBMak 看板]
作者: DarthRaider (...........) 看板: BBMak
標題: 什麼是“結束的風景”?--浦澤直樹·《怪物》
時間: Mon May 24 07:12:15 2004
2004-03-02 10:06 來源:南方網綜合 作者:LaZo
http://61.144.25.119/gate/big5/www.southcn.com/cartoon/make/pl/
200403020454.htm
南方網訊 在《怪物》裏還有一段比較容易為人輕忽但是卻是經典的橋段:
“結束的風景”。
約翰在“完全自殺計劃”下,開始點燃屠村式的殺戮時,羅伯特被倫克警官打得滿身
是血時,還跑到街道嚷著說“結束的風景”(18,170),浦澤直樹這一段情節是根源於恐
怖小說之父沙德(Marguis de Sade)的一句話:“死刑的絞架是我情慾的寶座。”
沙德是法國人,“虐待狂”(sadism) 一詞就是由其名而來,因為沙德的著作裏,
曾經細膩描繪了六百種的痛苦,並以殘酷的痛苦加在他人的身上以獲得性滿足。一九三一
年七月二日,四十八歲的男子彼得·庫登(Peter Kurten),因為謀殺了九名女子和十四
次重傷害性攻擊的罪名,被送上斷頭臺。
在行刑的前夕,獄方為他準備了最後晚餐,他吃了津津有味,好象要去遠足一樣,竟
然要求再吃一頓,吃完之後還笑嘻嘻的說了:“我現在的渴望是能在自己的頭顱被砍下來
的時候,聽到鮮血滴到盆子裏的聲音。”
從腦神經解剖學的觀點看來,“痛苦”和“快樂”兩種不同情感體驗的神經核靠得很
近,“痛苦中樞”的放電可能會波及“快樂中樞”,呈現著一種共舞的現象。某一些人如
果腦部構造較特殊,“痛苦”和“快樂”的共振可能也越大。
通常連環殺人者都是感覺的追求者,“虐待者”往往會反轉成為“被虐者”,主要的
原因是既然我已經被虐待過了,我就可以虐待別人,很多的精神病例顯示,“被虐”和
“虐待”兩種傾嚮往往是同時存在的,依照佛洛伊德的解釋則是“超我”對“自我”的懲
罰,為了虐待別人,而甘願受別人虐待的“自殘”傾向。
羅伯特想看約翰“結束的風景”,當成一種典禮一樣的膜拜,死命的爬,死命的走,
心態就像是殺人魔彼得·庫登一樣,尤其可以與約翰一起死,兩個殺人狂魔一起死,對羅
伯特而言,是何等“賞心悅目”的事。
佛洛伊德在一九二0年發表了一篇論文〈超乎快樂原則之外〉(Beyond the Pleasure
principle),該文指出了人類往往渴望藉由“悲劇”之類的痛苦藥方,來磨練自己以承受
更大的痛苦,甚至於有把死當作目標的衝動,叔本華也有類似的說法。
浦澤直樹很用心的把各種心理學的知識用在漫畫創作上,真是讀者的福氣。
--
※ 發信站: 新批踢踢(ptt2.cc)
◆ From: 218.166.101.199
--
※ 發信站: 新批踢踢(ptt2.cc)
◆ From: 218.166.101.199
--
※ 發信站: 新批踢踢(ptt2.cc)
◆ From: 210.85.0.238
--
愛我
趁青春年少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62.100.202
MONSTER 近期熱門文章
PTT動漫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