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少女撂倒老將 撲克界世代交替
中國時報 2007.12.31
少女撂倒老將 撲克界世代交替
閻紀宇/綜合報導
▲現年74歲的多伊爾.布朗森是美國撲克牌戲圈子的傳奇人物,不過今年9月17日卻在倫
敦的一場「德州撲克」大賽中陰溝裡翻船,輸給一個年僅18歲的挪威小女生安妮特.歐布
瑞絲塔德,痛失100萬英鎊(約新台幣6470萬元)彩金。(美聯社)
多伊爾.布朗森(Doyle Brunson)是美國撲克牌戲的傳奇,擅長德州撲克(
Texas Hold’em),寫的《超級系統:強力撲克講座》被視為經典,兩度贏得世界撲克大
賽(WSOP)冠軍。但今年9月在倫敦的WSOP大賽卻丟了100萬英鎊彩金,擊敗他的是18歲的
少女安妮特.歐布瑞絲塔德(Annette Obrestad)。
無論從任何角度來看,歐布瑞絲塔德似乎都是撲克牌戲圈子的異數。她是女性,非
常年輕(在19歲生日的前一天擊敗74歲的布朗森),來自北歐挪威(而不是美國德州或內
華達州)。此外,她的撲克生涯的起點並不是真正的牌桌,而是在網際網路的賭博網站大
殺四方。
WSOP今年的年度冠軍楊傑瑞(Jerry Yang)也不讓歐布瑞絲塔德專美於前。他的年
紀也才39歲,是出生在寮國的苗族(Hmong)人,本行是心理治療師與社工師,兩年前才
開始玩德州撲克,今年就在拉斯維加斯一舉奪得825萬美元(約新台幣2億6800萬元)彩金
。
據英國《經濟學人》雜誌報導,歐布瑞絲塔德與楊傑瑞的崛起,正代表歐美賭博業
近年來的大勢所趨:玩家年輕化、遊戲網路化;只是撲克牌戲市場特別明顯。此外,電視
轉播的推波助瀾讓撲克牌戲成為一塊有厚利可圖的大餅;學術圈與教育界人士的另眼相看
,則是讓撲克牌戲發展出新的意義。
自有網際網路以來,色情與賭博就是網路商業的兩大動力來源。像「Pokerstars」
、「UltimateBet」、「Full Tilt Poker」之類的賭博網站,任何時刻都有數以萬計的賭
客流連忘返,突破10萬人次也是司空見慣。目前全球賭博網站一年營業額高達150億到200
億美元,撲克牌戲占了相當大的比重。
除了電腦螢幕之外,電視螢幕也是撲克牌戲風行的主要功臣。以德州撲克為例,比
賽轉播讓觀眾透過攝影機看到玩家牌面朝下的底牌(hole cards),近距離觀察扣人心弦
的比賽過程,揣摩每一位玩家的爾虞我詐。就美國有線電視的「運動」節目而言,撲克牌
戲的收視率僅次於NASCAR賽車和美式足球,連職業籃球(NBA)都瞠乎其後。
學術圈與教育界對撲克牌戲更興致勃勃。現在高學歷的職業玩家越來越多,他們在
大學往往主修數學、統計學、賽局理論(game theory),上牌桌學以致用。許多家長也
開始鼓勵孩子玩牌,認為這種娛樂比電玩來得健康,不但可以鍛鍊腦力,而且具有多種認
知與生活技能的教育功能。
哈佛大學法學院教授查爾斯.奈森正是著眼於此,在今年創辦「全球撲克策略思考
學會」(http://gpsts.org)。奈森指出撲克牌戲本質上是一種資源管理,玩家必須以審
慎心態來承受風險,才能智取眾多對手。因此撲克牌戲可用以教導學生構思與運用策略,
妥善管理金錢,在競爭壓力下保持耐性。
英國《衛報》的撲克牌戲專欄作家維多利亞.柯蘭一定頗有同感,她最近在一篇文
章中寫道:「撲克牌戲是一種充滿刺激的心理挑戰,結合了膽識勇氣與偵察能力…現金只
不過是籌碼,是交易的工具,就像釣客手中的釣竿。撲克牌戲繞著金錢打轉,但是又與金
錢毫不相干。」
來源:中時電子報 http://0rz.tw/693tw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2.121.68.4
→
01/01 01:11, , 1F
01/01 01:11, 1F
推
01/01 10:59, , 2F
01/01 10:59, 2F
推
01/01 13:06, , 3F
01/01 13:06, 3F
推
01/02 00:38, , 4F
01/02 00:38, 4F
推
01/07 17:28, , 5F
01/07 17:28, 5F
推
01/27 09:10, , 6F
01/27 09:10, 6F
MONSTER 近期熱門文章
PTT動漫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