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有雷] 《20世紀少年》:忠於原著、忠於 …

看板MONSTER作者 (嗯嗯搭啦)時間16年前 (2008/10/17 04:51), 編輯推噓3(300)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在台灣公映前一晚 分享一下香港觀眾的影評吧 注意有雷啊~ ============================================================= [影後炮]《20世紀少年》:忠於原著、忠於原著? [ 2008/09/27 | by henryporter ] 其實在眾多蒲澤直樹的中長篇作品中,本座最愛的是非其原作的《危險調查員》、其次是《Monster》,再其次是《Pinapple Army》和《Pluto》。至於《20世紀少年》,本座對其並沒有特別的鍾愛──一直不明白其他讀者對其狂熱崇拜的原因,是因為本座沒有那種對童年與理想的懷緬嗎? 但不愛歸不愛,《20世紀少年》始終是一套不可多得的傑作,而且蒲澤直樹一直以「充滿電影感的分鏡」、「充滿張力的表達手法」馳名;對於一套「把漫畫畫得像電影」的作品搬上螢幕,實在很難沒有期待。 忠於原著 只要你真是喜歡《20世紀少年》,你一定會喜歡電影的視覺效果──本座並不是指最後那一幕「機械人襲擊東京」(雖然也做得相當精彩),而是那份忠於原著的情懷。當你看到那班小孩在舊菲林鏡頭下,將原著漫畫那些經典的場景一幕又一幕的重現,身為忠實讀者能不受感動嗎? 成年時代的演員除了要用「超豪華」來形容之外,也不得不提選角的用心:瀧澤壽明、豐川悅司雖然未必貌似原著中的健次和落仔,但兩者的沈鬱與落泊的形象卻相當神似;稍微發福了的常盤貴子(和瀨戶朝香一樣,發福了但更有女人味)演的雪路甚至比原著更為討好。當然更不能不提的是「古畑任火郎」宇梶剛士演設定為幹探的門仔、竹中直人客串的邪教教主更是叫人拍案叫絕。 導演堤辛彥曾說過,他執導此作最大的考驗是如何將原作漫畫的感覺轉移到電影螢幕上,而綜觀來說他算是成功的將「任務完成」:一班兒時玩伴從對過去只有模糊記憶,到逐步發現過去的奇想竟慢慢變成恐怖真實的那一瞬間,那種不寒而慄的感覺就像本座當年第一次翻看漫畫時一樣。 除了鏡頭、劇情剪輯與原著並無二致外,漫畫中流露的那種陰沈而緊張的張力也能成功「移植」過來,再加上一眾老少演員的傾力演出,無論你喜不喜歡這套電影,也很難否認此片在營造氣氛方便的確相當出色。 忠於原著? 「資訊泛濫、戲情混亂」這些批評是可以預期的,畢竟和《死亡筆記》不同,《20世紀少年》無論在劇情還是人物關係上,要交待的部份實在太多了,即使如本座這種看過原著但不太記得劇情的觀眾,要跟上劇情也有點辛苦,更枉論那些非讀者要在大量人物和不同時代間穿插那辛苦之處了。可是要把這個如此龐大劇本在三集電影中解決,還要在主要劇情人物不作刪剪的情況下忠實移植,本就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非讀者會有這種混亂也是非戰之罪──大前提是要將混亂的情況控制在可以接受的範圍下,而且要讓觀眾覺得,這種犧牲是有價值的。 但《20世紀少年》的真正致命傷,卻也在「忠於原著」這四字上面。雖說劇情冗長的問題可以體諒,但在情節舖排與選取上,有很多可以做得更好的地方。例如片中花了很多時間寫美國人登月的回憶、某人暗示Collins只能駕駛太空艙而不能在月球漫步,本為暗示朋友真正身份而作;可是在第一集到最後仍未有頭緒指出誰是朋友的時候,這段劇情卻變得毫無意義──畢竟,我們很難期望電影觀眾和漫畫觀眾有一樣的耐性。既然大膽的把漫畫第二部的開頭放在片首,為何就不能多花心思在劇情的編輯上呢?把焦點放在萬博上不是更好嗎? 其實蒲澤直樹作品真正吸引人的地方,是其對人物不同內心掙扎的心理描寫,並以此與峰迴路轉的情節產生相輔相承的作用。可是堤辛彥太過執著於如何重現漫畫的畫面與效果,以及原作劇情的陳述,一些《20世紀少年》原作本身的魅力卻被忽略掉了:如落仔在泰國成為殺手的經過、老刑警與父子的關係等,全都被導演輕輕放過。當《20世紀少年》失去了探析人性的內涵,只一味將焦點放在氣氛營造與畫面上,即使有再峰迴路轉的情節,也跳出不了一般懸疑片的格局:在2000年12月31日那一部份竟反高潮的出現部份悶場,即為例子之一。 在本座眼中看來,《20世紀少年》的前半部份,其實一直是以「夢想」作為主題:只有表達出健次在放棄當搖滾樂歌手的痛苦過程,才能對比出「朋友」排除萬難達成童年夢想的執著。只可惜在電影中,健次夢想破滅只由幾張硬照帶過,「朋友」也只會是一個毫無背景、突然冒起的邪教教主而已。而《20世紀少年》的電影版本,也就由有潛力成為經典的鉅作,退化成裝神弄鬼的《圈套》(《Trick》)的嚴肅豪華版而已──若單論邪教題材這一點來說,《圈套》還可能拍得比較有趣呢。 有關結局 以原著的設定與日本的電影特技來說,最後一幕的大場面算是做得無可挑剔了,不過面對侵襲東京的機械怪物,自衛隊只派出步兵數十加上警察來打敗機械人,實在有點兒嬉──她媽的坦克、直升機和飛機到了那裡?難道連自衛隊和美軍也被友民黨控制了嗎? 之後的那場大爆炸也是太過誇張,視覺上是直迫《Akira》的級數;雖然可以氫氣燃燒作為解釋,但在這麼大規模的火場下,健次真能成功逃生嗎?假若日後健次再次出場,似乎也很難讓人信服吧? 總括來說,《20世紀少年》電影版的確能拍出原著的那種氣勢;從某程度來說也讓觀眾感受到那懷舊的情懷。不過就人物與情節關係混亂這個先天缺陷,導演始終未能好好處理,至於忽略蒲澤直樹那專長的人物刻劃部份,讓整套作品有形無神,就更讓人失望。 不過要判斷《20世紀少年》電影的得失似乎還是太早,關鍵還是看第二部能否將那些疏亂的關係、劇情的空白填補過來──假若續集能力挽狂瀾的話,那麼第一部的種種缺失也還是可以體諒的,但若果缺失依舊,則很難期望觀眾被騙第三次了。 http://www.cuhkacs.org/~henryporter/Bo-Blog/read.php/592.htm -- 不正就不是妹嗎? http://www.wretch.cc/album/singingshing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8.152.193.150

10/17 07:28, , 1F
漫畫裡大爆炸本來就不覺得賢次逃的掉吧?嗚嗚 幸好大家還活著
10/17 07:28, 1F

10/17 13:26, , 2F
電影版的賢之是翻成"健次"唷..?
10/17 13:26, 2F

10/17 13:33, , 3F
那是香港版的翻譯
10/17 13:33, 3F
文章代碼(AID): #18zwbhSC (MONSTER)
文章代碼(AID): #18zwbhSC (MONS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