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劇場版 監督訪談 第一回
『劇場版 少女☆歌劇 レヴュースタァライト』監督・古川知宏インタビュー①
https://febri.jp/topics/starlight_director_interview_1/
透過劇場特有的壓倒性音響影像給予刺激的娛樂體驗就是『劇場版 少女☆歌劇 レヴュー
スタァライト』。在這裡向從TV動畫系列持續擔任監督的古川知宏氏進行包含劇透的訪問
。本作包含的想法,透過全3回的報導來傳達。第1回是,關於作品所包含的主題。
取材・文/岡本大介
--
少女☆歌劇 レヴュースタァライト
由武士道所製作將動畫與舞台所連結的新樣貌跨媒體企劃。2018年時播放了TV動畫系列,
2020年上映了劇場版總集篇的『少女☆歌劇 レヴュースタァライト ロンド・ロンド・ロ
ンド』。接著,2021年6月4日粉絲們所期待的完全新作『劇場版 少女☆歌劇 レヴュース
タァライト』終於要上映了。
跟TV動畫一樣,有很多個人的反省點
──以劇場版製作完全新作的時候心情如何呢?
古川 TV動畫結束時,雖然我覺得已經完成了,不過果然有機會的話還想再試一次,聽到
有劇場版這件事時單純的感到很高興。包括對演出角色們的演員各位,有著對分別感到寂
寞的心情,也有著難分難捨的情感。
──TV動畫已經用了相當漂亮的形式完結了,描寫之後的華戀她們不會很難嗎?
古川 不,對我來說TV動畫,反而是邊哭著邊喊著「エイヤ!!」結束的感覺(笑)。要說
的話,比起描繪她們之後的身姿,反而更想要多描繪角色們的感情呢。要描寫9個主要角
色的話在1季動畫中果然有不夠的地方,在TV動畫裡面想做的內容不得不削減了6成。所以
劇場版裡我想用更有振幅的影像,更加深入地去描寫她們,不過畢竟只有2小時的長度,
結果想做的內容8成都刪去了(笑)。
*エイヤ:用力時發出的喊聲,應該是這個意思。
──原來是這樣呢。不過,我覺得正因為是劇場版才造就如此奇觀的電影呢。
古川 非常感謝。不過,我覺得我力有未逮,沒能完全發揮製作人員與演員們的實力。製
作TV動畫時,我也有著同樣的心情,果然再次認知到自己還尚未成熟啊。
──雖然監督這麼說,作為觀賞的這邊來說,度過了最棒的時間呢。影像與聲音的同步也
更加強化了。
古川 那樣的話就太高興了,雖說除此之外自己的不成熟也被可視化了啊。不過,關於音
樂的部分跟TV動畫一樣採用了フィルムスコアリング(※編註:並非先做出歌曲,而是配
合影像製作樂曲的手法)的方法,我想那是音樂團隊的能力太強了。音樂製作人山田公平
先生說「這個作品曲子中變態的曲子真多」(笑)。間奏異樣的長,演奏超絕的難,總之
不是普通的為了動畫製作的歌曲。說到把音樂放在首位的動畫作品,往往會傾向於相同品
味的曲子,但『少女☆歌劇 レヴュースタァライト』的話真的是五花八門,而且一堆不
好理解的曲子吧(笑)。儘管是那麼奇怪的要求,音樂團隊還是覺得很有趣,愉悅地做了
出來,真的是想來就非常感謝。
「覺悟」的有無,也是役者的本質
──關於本作的主題,也就是從TV動畫中更進一步,被質問作為舞台少女的覺悟這樣的內
容。
古川 透過TV動畫的製作,我重新感受到「演員真的非常有趣」。在TV動畫時,以每個舞
台上自己再生產的樣子為重點創作了「アタシ再生産(我再生產)」的台詞,思考著在劇
場版的時候要描寫些什麼,果然還是更進一步的「覺悟」的話語。直接了當地表現出來就
是「貫いてみせなさいよ、アンタのキラめきで(貫穿我吧,用你的閃耀)」這樣的台詞
。
──視覺上的情報量太過壓倒性可能會讓人混亂,但描寫的東西實際上非常的單純呢。
古川 真的打算非常單純明快的……表現的太差了我很抱歉(笑)。只是,本來這個企劃
比起故事更加注重在傳達角色的事上,削減Revue場景增加說明的台詞當然能做到,但那
樣感覺就不像是「レヴュースタァライト」了。
──正如您所說,包含能夠做出各式各樣的解釋的留白在內,我想這也是這個系列的醍醐
味所在。
古川 這是在製作TV動畫時我就在思考的事情,製作至今為止武士道沒有的電影,將它傳
遞給原有的武士道粉絲。
*武士道:ブシロード,少女歌劇的企劃公司。
──這是什麼意思呢?
古川 武士道的作品給人一種客層很年輕的印象,所以我想演出與故事必然會製作的明快
易懂。我覺得這方面是武士道作品最好的地方,另一方面我作為一直與幾原邦彦先生工作
的人,至今為止的觀眾都是更有年紀點的。對我來說這是活用在那裡培育出來的技術,並
想將其傳達給年輕世代而努力的作品
──原來如此,確實『少女☆歌劇 レヴュースタァライト』有著從年輕世代到上世代都
能享受的印象。
古川 是呢。換句話說,我希望做出依據那個時候自身的環境、心境和年齡等而改變理解
與感受的電影。不是有看過一次後,過幾年後再次重看印象突變的電影嗎。這次的劇場版
也不去改變那種感受,不如說反而有更懷抱著意識去製作的部分。
希望每當吃蕃茄時就能想起她們
──說到故事的話,以愛城華戀與神樂光彼此交換的「約定」為主軸,描寫著9人各自對
於畢業的心情,而做出轉折的再次是大場奈奈。在本作中奈奈的角色是怎麼樣的呢?
古川 本來TV動畫裡的奈奈,對我來說是非常自然地塑造出的角色,並不是特別的孩子。
有9個人的話有著特別執著於過去的再演的人也會存在的吧,如此所想而誕生的角色,也
沒有干涉到故事的本質。不過,TV動畫播出後,把奈奈特別看待的人意料之外還滿多的,
不知不覺間就變成被叫做「LASTBOSS」的存在了。這對我來說是相當有衝擊性的,不過同
時也有「原來如此」的想法。對觀眾來說,故事中必然有黑幕這樣的存在,而主人公打倒
LASTBOSS的話,故事的帷幕才終於能夠落下。
──特別是戰鬥作品的話,我想「LASTBOSS」這樣的存在是必須的吧。
古川 沒錯呢。我想那麼就索性遵從那樣的做法,前作(『少女☆歌劇 レヴュースタァ
ライト ロンド・ロンド・ロンド』)裡奈奈被安排在敘說故事的位置。這在本作也是一
樣的,故事再次展開的話,與「再演」所糾結的她我想是最適合的,那份職責就交給她了
的感覺。可以說是讓她演出了讓故事的導入部分更好發揮的「角色」。
──原來還有這樣的緣由呢。總之使得故事有著巨大進展的正是大場奈奈,將地下鐵的車
廂作為舞台,把除了華戀與光以外的全員作為對手,讓大家看見了激烈的動作場面。
古川 一般的Revue場景一對一是基本的呢,一人vs全員則是TV動畫中沒有的構圖,試著
做了比較特殊的事。也有因為這是最初的Revue場景的關係,想把觀眾一口氣吸引進來的
想法呢。
──選擇疾行中的列車作為Revue場景的起始,是本作一貫的以「列車」作為重點主題。
古川 這也是很明確的,在創作物中把列車作為人生的隱喻來表現是很常見的呢。這次做
的也是相同的事,注意一下的話就能夠明白了,角色在向著下個場景或舞台前進的過程,
必定是乘坐著列車的。最初的Revue場景,大家朝著新國立第一歌劇團的途中搭乘的地下
鐵變形成了舞台,要解釋的話,就是從奈奈那發出「你們做好覺悟了嗎?」的質問。其他
的場景也有隨處可見的列車,全都是為了以向著人生的下個舞台的主題而有意識地引入的
。
──「番茄」或「列車」,把是不論誰都很熟悉的日常中的一幕,戲劇性地賦予了印象昇
華的演出,果然是古川監督的風格。
古川 我創作作品時,會想從觀看者的日常中更加地深入。往後,每當吃番茄時,或搭乘
地下鐵時,就希望能夠想起這部作品,我想這樣做的話對那個人的人生也能帶來不小的變
化吧。雖然學校或職場總有很多不順心的事,或許這輛列車能將你送到下一個舞台也說不
定,前方有著什麼很棒的事情在等著你不是嗎。即使只有一點點,能夠讓心情積極起來的
話,製作出影像作品的意義與價值不就存在了嗎,我是這麼想的。
──十分感謝。那麼,第二回就要詳細談到本系列華麗的Revue場景了。還請多指教。
古川 請多指教。
--
古川知宏 ふるかわともひろ
studio GRAFFITI出身,現在為自由身的動畫家、演出家。作為動畫家參與了多部動作做
品,如『戰鬥司書The book of Bantorra』和『戰姬絕唱SYMPHOGEAR』等,此外在『轉吧
!企鵝罐』中擔任分鏡與原畫,『百合熊風暴』中擔任副監督,在幾原邦彦監督作品中作
為核心成員參與。
延伸閱讀:
聲優們的劇場版訪談 全三彈
https://www.ptt.cc/bbs/ShoujoKageki/M.1620029708.A.38A.html
https://www.ptt.cc/bbs/ShoujoKageki/M.1620246964.A.F87.html
https://www.ptt.cc/bbs/ShoujoKageki/M.1620148932.A.1F3.html
建議搭配原文閱讀,可能有錯,還請糾正。
一些人名稱謂如ちゃん、さん,翻譯中就省去了。
目前三回翻譯進度剩下最後一回,應該,是還要再翻一陣子,以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232.23.134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houjoKageki/M.1640947287.A.BD6.html
推
12/31 18:45,
3年前
, 1F
12/31 18:45, 1F
推
12/31 19:01,
3年前
, 2F
12/31 19:01, 2F
推
12/31 22:03,
3年前
, 3F
12/31 22:03, 3F
推
12/31 22:50,
3年前
, 4F
12/31 22:50, 4F
→
01/01 00:31,
4年前
, 5F
01/01 00:31, 5F
→
01/01 00:38,
4年前
, 6F
01/01 00:38, 6F
ShoujoKageki 近期熱門文章
519
917
PTT動漫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