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報] 《灌籃高手》 作者親口公佈「仙道彰」的

看板SlamDunk (灌籃高手)作者 (超級魯蛇)時間6年前 (2018/06/03 03:43), 編輯推噓5(6114)
留言21則, 13人參與, 6年前最新討論串1/1
https://www.dongtw.com/basketball/20160923/344100.html 2018-03-23 由於《灌籃高手》的出現,亞洲一下子出現了許多喜愛籃球的小朋友,隨後開始關注NBA,而之前就有各種有關《灌籃高手》中角色原型的猜測,不過其中人氣角色仙道彰的原型一直是一個謎團,現在作者井上雄彥揭曉了答案,他表示仙道彰的原型是Magic Johnson。 井上雄彥老師在【日本籃球B聯盟】對談活動的第五回中, 在與シーホース三河隊的後衛比江島慎對談中聊到了「仙道彰。」 因為比江島慎很喜歡「仙道彰」, 而且比江島慎身高也是190CM的高個指揮塔, 和「仙道彰」的身高風格很像。 說到這裡, 井上雄彥老師說, 的確, 「仙道彰」在後來從小前鋒換做了控衛, 成為了高個指揮塔。 當年, 關於「仙道彰」這樣的創作, 他的確是參考了NBA湖人隊著名的高個指揮塔「Earvin Johnson」。 這樣, 大家議論紛紛了很久的 「仙道彰」的原型到底是誰的答案, 終於塵埃落定。 不過, 其實就算老師沒說 在90年代初, 看過NBA和《SLAM DUNK(灌籃高手)》的同學心中, 特點鮮明的「仙道彰」的原型就一直Magic Johnson。 那麼問題又來了,之前有不少粉絲都猜測牧紳一的原型才是Magic Johnson,現在井上雄彥已經揭曉了答案,那牧紳一的原型又是誰呢? ----- Sent from JPTT on my Asus ASUS_Z017D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24.79.51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SlamDunk/M.1527968635.A.2FD.html

06/03 11:29, 6年前 , 1F
動網的文章有時候感覺沒有根據
06/03 11:29, 1F

06/03 14:21, 6年前 , 2F
有原文出處比教有可信度
06/03 14:21, 2F

06/03 15:35, 6年前 , 3F
我覺得這也是聽聽就好,魔術強森不以得分著稱(雖然他
06/03 15:35, 3F

06/03 15:36, 6年前 , 4F
能得分),但仙道畢竟不是控衛,只有海南戰比較像魔術
06/03 15:36, 4F

06/03 15:37, 6年前 , 5F
也許某些元素有引用NBA,但沒有完全相同的
06/03 15:37, 5F

06/03 19:46, 6年前 , 6F
動網必噓
06/03 19:46, 6F

06/03 23:34, 6年前 , 7F
魔術強森很喜歡勾射
06/03 23:34, 7F

06/03 23:36, 6年前 , 8F
仙道不太會勾射啊
06/03 23:36, 8F

06/04 18:03, 6年前 , 9F

06/04 18:04, 6年前 , 10F
從3:35開始 可以聽到幾個關鍵字
06/04 18:04, 10F

06/04 18:04, 6年前 , 11F
請日文聽力強的版友試試看吧
06/04 18:04, 11F

06/04 21:29, 6年前 , 12F
我一直以為仙道是大鳥,然後牧是Magic
06/04 21:29, 12F

06/05 09:33, 6年前 , 13F
有出處 補推
06/05 09:33, 13F

06/06 21:28, 6年前 , 14F
藤真的三分球準嗎?
06/06 21:28, 14F

06/09 07:05, 6年前 , 15F
老師說“最初“,後來有沒有偏離就大家自行判斷囉
06/09 07:05, 15F

07/27 23:11, 6年前 , 16F
我還以為是右手版的kukoc
07/27 23:11, 16F

08/10 10:56, 6年前 , 17F
我一直以為是Penny
08/10 10:56, 17F

09/11 02:22, 6年前 , 18F
牧對球場的宰制力,以及強硬的球風,加上他黝黑的
09/11 02:22, 18F

09/11 02:22, 6年前 , 19F
膚色,原型無庸置疑是Lebron James
09/11 02:22, 19F

09/11 08:28, 6年前 , 20F
SD連載時 LBJ還只是小學生 井上老師真厲害 找小學生
09/11 08:28, 20F

09/11 08:30, 6年前 , 21F
當原型
09/11 08:30, 21F
文章代碼(AID): #1R4lDxBz (SlamDunk)
文章代碼(AID): #1R4lDxBz (SlamDun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