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楊威利語錄心得.外傳篇

看板TANAKA作者 (())時間17年前 (2007/10/30 17:30),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外傳.螺旋迷宮》第四章\喪服與軍服之間 「歷史學是人世不可欠缺的學問,但也包含著挖掘死人陵墓的一面存在。因此,絕對不能 忘記這一點,要常懷著敬畏的心情。」 歷史學除了討論歷史事件的起因、經過、結果、影響以外,其中也包括「還原歷史真相」 這個重責大任。畢竟,如果討論沒有奠基在正確的史實之上,討論的多熱烈,都是不正確 的——儘管可能會有意外的收穫——。 但是,過猶不及是不對的。如果過度挖掘所謂事情的真相,結果,就等於將歷史人物隱私 和傷痛之處,全部揭露在陽光底下。最近例子,就像是英國黛安娜王妃(Diana Frances Mountbatten-Windsor,Diana, Princess of Wales)的死亡相關消息。鑽研到這種程度, 在某個立場上,已經等於是褻瀆死者。 因此,正如莫罕達斯.卡拉姆昌德.甘地(Mohandas Karamchand Gandhi)所說七種毀滅人 類的事物(註)第三項,科學一旦失去人性加以控制,就會變成煽動者利用的工具。對此, 要特別謹慎! 註:1.Politics without principle(沒有原則的政治);2.Worship without sacrifice (沒有犧牲的崇拜);3.Science without humanity(沒有人性的科學);4.Commerce without morality(沒有道德的商業);5.Knowledge without character(沒有是非的知識) ;6.Pleasure without conscience(沒有良知的快樂);7.Wealth without work(沒有勞動 的富裕) 「當權者為了保身及猜忌,而動手鏟除有能將帥的例子,在大多數的情況下,都直接導致 國家的滅亡,但也有些反過來,有能的將帥實際篡奪國家的例子也有。也就是說,國家或 權力體制不可能永遠存在。封閉A這條衰亡之路,也只不過又開啟B這道滅亡之門而已。」 前者例子不勝媒舉,如趙王遷殺李牧、南唐後主李煜殺林仁肇、西羅馬帝國皇帝瓦倫蒂尼 安三世(Valentinian III)殺埃提烏斯(Aetius, Flavius)……後者亦不罕見,如曹操挾天 子以令諸侯、朱溫滅唐、趙匡胤黃袍加身……對照到銀河英雄傳說,魯道夫.馮.高登巴 姆和萊因哈特.馮.羅嚴克拉姆不也先後以權臣的身份篡奪銀河聯邦和銀河帝國高登巴姆 王朝嗎? 因此,國家滅亡原因千百種,為了阻止一種發生,因此對其過度防範,就會造成另外一種 滅亡原因。如晉武帝司馬炎為避免皇室力量薄弱,容易被權臣篡奪,分封諸王,結果造成 八王之亂;又如宋太祖趙匡胤避免藩鎮割據而採行強幹弱枝,宋朝從此重文輕武,積弱不 振。 《外傳.螺旋迷宮》第五章\收容所行星 「光明正大在政治上行不通,這的確是事實。但對用這個當做免罪符到處揮舞,儘情擴張 私權的這種人,我根本沒辦法提起尊敬他們的心情。」 政治上流行一句話,「能說的不能做,能做的不能說」。由於政治是黑暗的,一個決策背 後有多少算計、多少陰謀、多少利益輸送,根本不能公開。因此,光明正大只會讓人在政 治上失敗,就像羅馬共和末期的格拉古兄弟(Tiberius Sempronius Gracchus & Gaius Sempronius Gracchus),公然宣布自己是平民派推動土地改革的結果,一個被殺,一個自 殺。 但是,即使必須不得已低調,也不等於這種行為是正當的——尤其以此為藉口,為自己謀 取不當利益,更是不允許的。政客跟政治家最大的差別,就是前者一心為私,後者即使有 謀取個人利益的地方,也以公眾利益為第一優先。 對假公濟私的人之批判,似乎不必多言。 《外傳.螺旋迷宮》第六章\俘虜和人質 「大概,國家也需要醫生。醫師最初的義務,就是要正確的找出病因。對社會的病徵或國 家的缺陷,閉著眼睛不去過問;對權力的腐臭,只是捏著鼻子,不去管它的這種人,是不 可能擔任醫生的。這種人,只會順應腐敗的對手,而自己也隨之腐敗而已。不過,不論是 多高明的名醫,想讓患者永久生存下去是不可能的。因此,國家的滅亡是必然的。放著不 去管它的話,很短就會結束,如果加以改革和自淨作用,也許可以將壽命延長,但不會是 永遠。期望永遠是不必要的。『儘可能長久、健康的』這種是最大的政治願望吧。」 醫師的工作,就是要醫治好病人。當然,對症下藥——如果沒有先找出病因,所謂的治療 法只是空中樓閣而已。但如果已經病入膏肓,即使扁鵲再世、華佗重生,只怕也是白忙一 場。或許醫生在此時只有兩種作為:一是順其自然,什麼都不做,讓病魔繼續腐蝕身體; 二是下猛藥,高度副作用的猛藥,或許病原體會被殺死,可健康組織也會受到損害。不管 是哪一種,病患的壽命終有結束的一天,所以,無須太過介懷。 不過,只要是還可以救,卻因為某些顧忌而無視現狀,那就不能說是合格的醫生。 《外傳.螺旋迷宮》第八章\來自過去的線索 「不能因為天外飛來的念頭,可以將各種相異跡象加以整合的說明,就斷定這個假說是正 確的事實。倒不如說,這才是停止思考的原因。尚未獲得充分情報,就直接跳到自己喜歡 的結論,是非常危險的。」 「沒有人願意看到現實的全部。大多數人只看得見自己想看的部分。」——蓋烏斯.朱利 斯.凱撒(Gaius Julius Caesar),《內戰記》 人類的選擇性接受和過度樂天,往往是吞下敗北苦水的原因。即使不喜歡,也要盡可能考 慮周全所有的可能,包括對自己有利和不利的部分。 「怠忽於情報的收集以及分析卻能獲得勝利的人,戰史上一個也沒有。」 「知彼知己者,百戰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勝一負;不知彼,不知己,每戰必殆。」 ——孫武,《孫子兵法.謀攻篇》 或許有少數缺乏情報卻用蠻攻獲勝的將領,但應該也是一時的。對敵人不了解,就不知道 敵人的戰法、優缺點、思考模式,等於瞎子摸象,實在太過危險。 《外傳.螺旋迷宮》第九章\找尋出口之旅 「國家滅亡是理所當然的事。就和死亡一定會來訪一樣,這是世間自然的道理。」 唔,這個不好說……如果以「萬物都會終結,就連宇宙也不例外」(熱力學第二定律.增熵 定律)這點來看,當然所有國家都會滅亡。但是,是否有國家能夠延續到人類文明的終結? 這只能等待歷史來證明,畢竟銀河英雄傳說只是小說,不能對應到現實。 「活在同時代目擊事件的人,不如只靠資料和遺物來調查的後世之人,還比較更能正確把 握住事件的本質。如果不是如此的話,歷史學就完全沒有存在的意義。同時代的人,常常 陷入強烈主觀和感情之中,而在分析及解析時犯下幼稚錯誤。『不在場的人怎麼可能了解 嘛』這種的台詞,一句話否定人類的理性及洞察力,助長思考的停止,最少,這是對於將 歷史視做一種學問的妨礙。」 主觀和情感,常常使人類陷入感情用事或是戴上偏見的太陽眼鏡,進而做出不客觀的單方 面結論。 當然,也有當代的學者以理性做出不偏不倚的中肯結論,但這畢竟是少數。所以,「當代 人不評當代史」、「將一切交給歷史來決定吧!」,時間會撫平一切激烈,將其推至穩定 狀態。 可是,照這樣說——所以,當代人最需要做的,就是多保留一些資料,好讓後人研究?會 不會太消極呢? 「要分析人類和社會,不能像用初級算數一樣套上一定的公式就行。」 人心複雜度,遠遠超出電腦所能預測的程度。所以,這是無解的方程式。要做到社會學上 的預測,可能要在心理學、歷史學、政治學都有一定程度的涵養才成吧? 「所謂赫赫武勳的名將,常常都是指揮官將士兵的武勳強搶過來。或者,該說是人類建立 的組織,通通有這種傾向也說不定。而在軍隊中,這種傾向又特別顯著。至少指揮官自己 應該有這種自覺才對。」 雖然一場戰役勝利的原因,大部分都與指揮官有關,但也不能忽視士兵的辛勞。如果將勝 利的功勞都歸屬於自己,士兵絕對會反彈。 舉例,羅馬共和末期,武將魯奇斯.利西紐斯.盧加拉斯(Lucius Licinius Lucullus)奉 命攻打潘特斯王國國王米特里達茲六世(Mithridates Eupator Dionysos VI),屢戰屢勝, 甚至以三萬軍擊破十五萬人時,羅馬軍只損失不到百人。但是,盧加拉斯本身沒有考慮士 兵的想法,戰利品大多歸於自己,讓士兵反感。結果,第二次米特里達茲戰爭七年後,仍然 無法解決問題。羅馬軍雖然一路攻到裡海,勝者反而解散,使戰爭無法持續下去;幸虧米 特里達茲當時正忙於平定叛亂,盧加拉斯才撿回一命。最後,羅馬元老院派科涅烏斯.龐 培(Cnaeus Pompeius Magnus)取代他的職務,戰事才得以告一段落。又例如,君士坦丁大 帝(Flavius Valerius Aurelius Constantine)死後將帝國分給三個兒子;其中負責義大利 、北非和多瑙河防線的君士坦斯一世(Flavius Julius Constans I),雖然對日耳曼人屢次 獲勝,卻因為勝利驕矜自滿,導致部下叛變,死於非命。 所以,不理會士兵心情的指揮官,絕對不可能成為真正的名將,甚至有性命之虞。 《外傳.千億之星.千億之光》第八章\千億的星辰、獨一的野心 「我軍的總司令部,似乎是想累積個人的武勳、取得戰術上的勝利,合計戰術上的勝利, 而得到戰略上的成功吧?要是如此,就不需要用兵學。」 可能是730年黨時期連續獲勝的後遺症吧?同盟軍司令部的眼光變得非常狹窄。 戰術上的勝利無法彌補戰略上的失敗,這是用兵學的常識。不然,楚霸王項羽不需要在烏 江自刎,拿破崙.波那巴特(Napol赌on Bonaparte)也不至於被迫進行萊比錫會戰。可是, 最高層不懂這個道理,結果就是同盟多戰術家而少戰略家…… 《外傳.擊碎星辰之人》第一章\第三次提亞馬特會戰 「所謂的英雄,到酒吧去要多少有多少。相反,在牙醫師治療台上可一個也沒有。」 笑。酒精刺激人類腎上腺素,所以容易說大話;但拔牙可是巨大痛苦啊! 所以,說大話沒什麼,能經得起大挑戰、大痛苦之人,才是真英雄。 《外傳.擊碎星辰之人》第八章\行星列古尼札 「咖啡是野蠻人的飲料。色澤就像是泥水一樣;而相反的,紅茶卻是穿透琥珀的色彩—— 不過,只有在泡得好的時候。」 看來,楊有很多泡失敗的經驗(茶)。 「人生並不是無限的,也許哪天會違背己意地被打斷,所以,不應該還有勉強自己去飲食 不喜歡東西的空暇。」 當維持生命順位超過享受的時候,也只能妥協(寒)。 「在人類只喝酒和茶的時候,文明是健康的。當喝起咖啡或可樂這些泥水色的飲料後,就 開始頹廢和墮落。」 很抱歉,請容許小的不予置評(笑)。 「(必勝的戰略是)至少聚集有敵方六倍以上的兵力,有著完全的補給和裝備,毫無差錯地 傳達司令官的意思,就這些。」 唔,這聽說是《戰爭論》的某句話?小的不確定。只不過,這是戰略上的優勢,但也不代 表必勝吧? 「所謂的勝敗,是取決於戰場之外的。戰術終究只是對戰略完成做技術性的輔助而已。若 戰略條件做出萬全準備之後,叫呆子來也能獲勝。如果戰略的條件對等,當然,軍人的能 力也就重要。不過,些許的能力差距,可由數量來補足。」 「叫呆子來也能獲勝」,這話似乎過於極端。畢竟,無能的司令官也是有可能將手上的戰 略優勢全部玩掉的。不過,在戰略層次方面取得領先,的確是開戰之前的必要準備工作。 「(戰爭並非光靠數量)那種想法,不過是湊不齊數量的人,所做自我正當化辯解罷了。」 應該說,這裡的數量,是指軍人的質與量相乘起來的總和。少數訓練有加的部隊,可以勝 過一群烏合之眾。但是,數量畢竟還是重要因素,人海戰術因此而發明。 「以少勝多是異常的事情。它之所以顯眼,和瘋子在正常人之中會比較顯眼的理由是一樣 的。」 我們之所以有以少勝多例證似乎很多錯覺,是因為我們每每忘記,自從人類有歷史以來, 發生過的戰爭已經不知幾萬次。幾萬次中的百次,當然很少。 但矛盾的是,楊半數以上的戰役,都是以少勝多。 「如果從一開始就把奇蹟列入要素而進行戰爭,那可是很令人受不了的事。」 什麼是奇蹟?就是因為很難發生,所以,才被稱為奇蹟。一開始就假設奇蹟,就等於在一 個中獎機率極低的賭盤上下重注一樣,是很不負責任的行為。 「越遠離戰場,人就越好戰。」 因為沒體會過戰場上的殘酷,人就忘記戰爭的可怕。當然,張獻忠、奧夫雷沙這種瘋子例 外。 「就是相信『政治體制是永遠的』這種傻事,五百年前,銀河聯邦的市民們才會平白將自 己的主權交到一個野心家手中。而魯道夫大帝所建立的,也不可能會是永遠的。」 「絕對的權力導致絕對的腐化」。或許一兩個人還可以例外,但整體來看,這句話是正確 的。因此,楊反對權力過度集中於一個人手中。 《外傳.擊碎星辰之人》第九章\我的征途是星之大海 「軍人以逃亡為恥的,只有在捨棄老百姓的狀況下。為期日後再戰而逃,一點也不可恥。 掩飾敗北,懶於分析敗因,則更為可恥。」 這段話分成三點。 第一點——軍人存在的目的,就是守護國家、守護國民。如果軍人無法守護國民,那軍隊 就沒有存在的價值。 第二點——如果確定敗象已成,如何減少損失,就是指揮官要首先考慮的事。除非一敗就 絕無退路,否則,保持再戰力量,以後才可以捲土重來。這種情況下,逃跑也是一種必要 手段。 第三點——但是,失敗不代表就此結束。詳細檢討失敗的原因,以後才不會重蹈覆轍。如 果失敗之後就掩耳盜鈴,當作沒發生過,那失敗就毫無價值。再則,倘若因為一再重犯已 經犯過的錯誤而屢屢失敗,只能說,比動物都不如。 《外傳.尤里安的伊謝爾倫日記》第一章\偶數年所發生的事 「寫日記是個好習慣,只不過,我不會去做就是。」 (攤手)我等無言以對。 「不要著急,尤里安,早飯在中午前解決就可以,葬禮等死亡之後再準備也還來得及。」 每件事都有其對應順序,不必操之過急;但是,積極跟急躁差別,究竟在哪裡呢? 「真實這種東西,就和生日一樣,每個人都會有一個。不能只因為和事實不一致,就指責 是謊言。」 事實只有一個,但所謂的真實,隨著不同人觀察角度不同,可以有很多很多個。所以,當 兩個人口中的真實不一致,可能只是因為兩個人處境和注意地方不一樣所帶來的差異,不 見得是其中一個人說謊。 只不過,要求楊說感言的尤里安,可能不知道楊對於布魯斯.阿修比元帥的死亡,有下過 多深入的研究吧? 《外傳.尤里安的伊謝爾倫日記》第二章\第一次的薪水 「說話不中聽的傢伙可以信任,說話太動人的傢伙不能信任。」 「忠言逆耳。」現實是殘酷的、黑暗的,所以,真心話往往容易傷人。相對之下,要將不 是那麼美好的現實化為動聽的言語,可見得已經將某些不中聽重點淡化,甚至於欺瞞、矇 騙。因此,當別人的話語傷到自己的時候,在發怒之前,必須先想清楚……對方講這些話 的原因,是不是為了你好?因為如果不關心、不在意,人沒有特別必要得罪另外一個人。 相對的,當一個人用甜言蜜語討好你的時候,他背後的居心何在? 但是,這是在別人跟你說話時的態度。如果是自己跟別人說話呢? 「犯顏直諫」之所以常常達不到應有的效果,主要就是因為即使對方明知道你說的話是正 確的,也會因為盛怒的情況下而不予以採用。因為,自己的尊嚴被別人無情的加以打擊, 很少有人能夠忍耐。所以,即使是為對方著想而講,也必須要顧及對方的顏面,例如,可 以私底下無人在場時單獨勸說,或是選擇比較和緩的詞語讓語氣圓滑。 ——聽起來好像很麻煩,但沒辦法。所謂的口才,本來就是一種藝術。 「對戰爭而言,最重要的莫過於補給和情報。如果沒有這兩項的話,仗根本就沒辦法打。 如果把戰爭當作一種經濟活動來看,補給和情報是生產,戰鬥則是消費。」 「國之貧於師者遠輸,遠輸則百姓貧;近師者貴賣,貴賣則百姓財竭,財竭則急於丘役。 力屈中原、內虛於家,百姓之費,十去其七;公家之費,破軍罷馬,甲胄矢弓,戟盾矛櫓 ,丘牛大車,十去其六。故智將務食於敵,食敵一鍾,當吾二十鍾;得杆一石,當吾二十 石。」——孫武,《孫子兵法.始計篇》 「打仗最需要三件事:錢、錢、錢。」——拿破崙.波那巴特(Napol赌on Bonaparte) 戰爭是消耗大量資源的行為。士兵的糧食彈藥是消耗品、士兵的性命是消耗品、士兵獎賞 要投入巨額費用、蒐集情報和間諜工作,也要投入龐大經費……同時,將補給品從本國送 到前線的時候,中間運輸也需要消耗人力物力。所以,名將無不渴求短期戰決勝負,因為 一旦演變成長期消耗戰,對國家財政就是巨大負擔。 總之,資源不足者要獲得最終的勝利,難矣! 「世間最糟的傻瓜,就是以為沒有補給也能打勝仗的傻瓜。」 這種人,可能考慮的是短期戰決勝負,或是「因糧於敵」——直接從敵國的領土上取得戰 爭必須的資源。但是,前者一旦不能一戰殲敵,演變為長期戰就會讓他企圖落空;後者, 姑且不論專門對付這種意圖的「堅壁清野」戰術,如果因為缺乏戰略物資而必須從民間獲 得,弄不好就會成為掠奪。這對於政治上的宣傳顗及軍事上的統治,都是極其不利的。 因此,除非極有自信,請不要在準備不齊全的狀況下貿然開戰。 《外傳.尤里安的伊謝爾倫日記》第三章\全體人員集合 「寫過去的歷史會比寫同時代的歷史要來得好,處在那個時代那個地方的人,絕對比不上 幾十年、幾百年後研究歷史的人,能夠更冷靜、客觀、正確,並在多方面把握住事情的本 質。」 可是,正如作者田中芳樹自己在銀河英雄傳說中所言,「但如果連勝者或生者都三緘其口 的話,歷史就沒有辦法流傳到後世。」 或許當代人不適合研究當代事,但當代人所述說的一切,將會變成後代人研究的基石。 「不妨想想看,宇宙有多麼的廣大,而人類又是多麼的渺小,這是人類本身自我認識的第 一項課題。」 恆河沙數、滄海一粟;人類在宇宙中所占的地位,實在是渺小到不足道也。如果能夠時時 刻刻都記得這件事,應該就不會有狂妄自大的行為吧? 「請賜給他謙遜,使他可以永遠記住真實偉大的樸實無華,真實智慧的虛懷若谷,和真實 力量的溫和蘊藉。(Give him humility, so that he may always remember the simplicity of true greatness, the open mind of true wisdom, and the meekness of true strength.)」——道格拉斯.麥克阿瑟(Douglas MacArthur),《麥克阿瑟元帥為 子祈禱文》 炫燿本來就是一種小孩子的幼稚行為。 當自己的成就真正到達偉大的時候,不需要毛遂自薦,別人也會自然而然記住你的名字。 相對的,因為一些小小的成就而驕矜自滿,或許從後人的眼光裡看來,祇不過是很幼稚的 言行舉止罷了。 「(祖先)這個嘛,我也不是很清楚,不過,十億多年以前,大概是在地球的原始海洋中, 像水母一樣浮啊浮啊的游泳吧。」 (搖頭)請讓我等繼續沉默以對。 《外傳.尤里安的伊謝爾倫日記》第四章\帝國的提案 「軍官學校與其說殺人者,還不如說是被殺者的養成學校。」 ……嘆。 但是,如果我等跟楊處在相同的背景之下,應該也會有同樣的感慨吧!畢業不到十年,同 期的同學就已經有三成陣亡。以後,只能從一張張的照片和陳舊的回憶之中,找尋他們的 身影和蹤跡,以及他們的容顏、情感…… 千餘人的家庭、千餘人的人生、千餘人的幸福與不幸福…… 「(信條是)不要向他人炫耀自己的信條。」 是。(敬禮、鞠躬、對不起。) 既然楊提督都這麼說,小的就閉嘴吧! 「沒有比把才能、技術及人格完全混為一談更傻的事。把勝利的原因完全歸功於道德的優 越,簡直就是可笑到家。」 如果才能與人格呈現正相關的話,請問誰能解釋一下「有才無德」跟「有德無才」這兩個 範例呢?楊素與楊廣(隋煬帝)圖謀楊堅(隋文帝)的皇位繼承位,可以說是奸相,但他在軍 事上和政治上,都有巨大的實績;年輕時總是為下層階級辯護的馬克西米連.佛朗索瓦. 馬利.伊西多.德.羅伯斯比(Maximilien Francois Marie Isidore de Robespierre)深 信要拯救大革命之中的法國,必須將危險份子全部送上斷頭台,結果是讓法國政局更為恐 怖不安,間接成為拿破崙崛起的溫床。更別說宋襄之仁,對敵人仁慈,就是對自己殘忍。 勝利與道德之間的關係更不用說,根本是兩碼子事。不然,法蘭西斯克.皮薩羅 (Francisco Pizarro)怎麼可能征服印加帝國(Tawantin Suyu)? 「再沒有比愛國心,更便宜、更方便販賣的道具。」 當所有罪惡跟團體牽扯在一起的時候,似乎都可以被淡化。相對之下,只要為了團體,任 何個人的犧牲都被認為是值得的。如果不為團體犧牲,似乎就是對團體不支持、沒感情。 但是,即使不論這個團體的存在是否那麼有價值,作出這些罪惡、犧牲所換來的利益,真 的划算嗎? 「何謂民主主義呢?複數的政黨、複數的報紙、複數的宗教、複數的價值觀……」 「少數服從多數,多數尊重少數」。雖然民主是以多數者的意志為最終決定,但不代表少 數就無法生存。相反的,少數者的意見應當被多數者所容許存在。 「我從來沒討厭過記者,只是不喜歡一部份自稱記者的寄生蟲而已。我討厭的是那些對可 能受到政治壓力的事避而不提,卻專寫那些會傷害一般市民的隱私及名譽的記者;更過份 一點,成為當權者的利益代辯人的傢伙而已。」 當媒體成為政客的打手,媒體的監督權就此喪失。這是新聞媒體的自貶身價。 記者即使迫於壓力,不敢作出大篇幅的弊案揭發(其實這也是愧對自己的職業),也不應該 八卦化,專門挑知名人士私生活大規模追蹤,與騷擾者何異?更甚者,當這種傷害擴散到 一般國民的時候,那真的是助紂為虐。 「我當然也不喜歡當權者啦,但吃當權者排泄物以為這樣自己也握有權利的那些寄生蟲, 更是令我厭惡!」 「狐假虎威」。趨炎附勢者自以為背後有靠山就可以得意洋洋的醜態,實在太多! 「為什麼戰爭是不好的事情?因為沒有任何其他的事,比它更能大量生產無意義的死、無 益的死和無謂的死。」 其他都是天災吧?地震、颱風、海嘯、火山爆發、水旱災、蝗害…… ……但是,假如人類繼續破壞自然環境,總有一天人類要因求生而戰。 「國家、法律、社會制度、電腦,這些東西都只不過是道具而已。為了盡量免除一般人的 麻煩而存在,同時,也是人類用來支配人類的一種手段。法律或電腦不會支配人類,而是 熟知這類道具使用方法的少部分人,在支配大多數人類。古代有自稱能聽見神聲音的人, 支配一個國家。所謂的神,也只不過是說這些話的支配者,用來使自己權利正當化的一種 手段,讓人民思想麻痺的麻醉藥而已。後來,近代主權國家代替神的地位,但其根本並沒 有改變。用強制手段使人民崇拜這個道具的另一個道具,也就是軍隊。」 埃及用宗教讓人民順從——所謂的天意,即使是祭司、國王、貴族的單方面想法,平民和 奴隸也只能服從。但對不信奉這種宗教的異教徒來說,宗教毫無約束力。 希臘以哲學和道德讓市民自律——哲學家企圖以追求精神層面突破,讓人類走向真、善、 美。遺憾的是,人類的自制力向來就抵擋不住邪惡和利益誘惑。 羅馬則以法律約束公民的行為——只要知道「什麼要做,什麼不可以做」,徹底執行相關 獎賞與懲罰,社會秩序就可以保持安定。可是,相較之下就出現破壞法律、鑽法律漏洞、 制定不公正法律的人,藉此圖謀不法利益,讓社會產生不公平。 法西斯主義認為,只有強制力才能讓人服從。所以,軍隊的地位就此大幅提升。 但什麼是最好的?見仁見智。 「尤里安,軍隊僅僅是道具而已,而且,是沒有比較好的道具。我希望你能牢記這件事, 進而使自己盡量成為無害的道具就好。」 每個人如果都能做到「自由.自主.自尊.自律.自制.自知.自省」,應該就能體認到 自己所應該做和不應該做的行為吧。只是,這種人實在很少。 ——但至少,不應該以暴力強迫別人服從。 《外傳.尤里安的伊謝爾倫日記》第五章\舊居民VS新居民 「設法造成狀況的是戰略,而利用現有狀況的是戰術。」 唔,還是不好說——只能說,前者是改變環境,後者是適應環境。由此看來,前者的重要 性還是超過後者,畢竟改變所需的能力,勝過適應。 「軍人的直覺要是完全正確,就不會有戰敗者。警官的直覺如果全部正確,就不可能會有 被冤枉的人出現。但現實又是怎樣呢?」 現實是所謂的直覺,只不過是機率偶然操作之下的結果,毫無依據可言。 「戰略上根本就沒有直覺存在的餘地。只是思考和計算,和讓這些現實化實際作業而已。 舉例來說,想要在某方面佈下一百萬的兵力,除了兵力本身之外,還需要將兵力運送到目 的地的硬體,和一百萬人份的食糧,以及管理這一切的軟體也是不可缺少的,這一切不是 靠直覺就會憑空跑出來的。因此,對職務不夠誠實的這種軍人輕視戰略,只在戰術上下賭 注。更進一步,不誠實又無能的軍人,就只會把戰略的不備和戰術的不全,全部用精神論 來塘塞過去。不給予食糧和彈藥的補給,只是一味要求士兵鼓起鬥志打倒敵人。以結果來 說,的確有因為精神力而戰勝的例子。但從一開始就把精神力當作重要因素計算進去而得 勝的例子,在歷史上是一個也沒有。」 戰略是客觀的形勢分析,沒有取巧的空間。紮紮實實列出自己的優勢、劣勢、不明之處, 予以加強和改善才是正道。現實中不可能無中生有,所需要的一切物資來源,都只能藉由 生產、交易、談判獲得,不是以在後續方面加油為藉口代替就能成功的。 後面更不用說,精神力對士兵戰力的確有影響,例如士氣。但光憑士氣是無法打仗的。 (除非,你是以撒.艾西莫夫[Issac Asimov]《基地》系列裡的騾或第二基地成員,可以直 接將敵軍洗腦成功。)所需的物資、裝備、兵源不夠,只有精神力又有何意義? 「為什麼以寡敵眾的戰役會出名?就是因為這種事例子太少。一百次的會戰中,有九十九 次都是兵力多的那一方勝利。」 數量就是力量,不必一再重複。 「當然,(勝利)不只是兵力多而已,還必須有充分的食糧和彈藥的補給,獲得和戰場和戰 況有關正確情報才行。然後,選擇在戰場上有能力指揮部隊的指揮者,在必要的地點佈下 兵力。最後,才輪到戰術家出場。」 這些都是指事前準備工作的齊全。準備的越周全,成功機率自然就越高。 「雖然我說戰略是構想,但也許可以說是一種形式價值判斷。如果在戰略階段做出最完美 的計劃,在戰術上也就更容易獲得勝利。我被人稱為創造奇蹟,但這些都屬於戰術性的, 戰略上不會有什麼奇蹟或偶然發生的。就因為如此,戰略才有思考的價值。」 準備階段,必須要做的事情,就是滿足一個又一個「必要條件」。在滿足所有必要條件之 後,才能開始工作。這點,毫無通融之處。 「想辦法克服不擅長的事,太花時間和勞力,人生苦短啊。」 那要看所謂不擅長的事情,是因為缺乏才能的不擅長,還是因為懶得練習,所以不擅長 (煙)。 「所謂犯罪者,有三種類型。第一種是破壞法律的人,第二種是鑽法律漏洞的人,而第三 種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而制定法律的人。」 這是專指法律破壞者。還有政治上與道德上的犯罪者;前者,是指雖然合法,卻會造成社 會利益損害,如無限制抗爭;後者,是合法卻難逃良心譴責的行為舉動,如無視貧病者而 讓他們死亡之類行為。 「雖然如此(公法私用),卻還是比沒有憲法的國家好得多。憲法這種東西就是為了要當權 者遵守,才制定的法律。魯道夫只是強制他人遵守法律,而自己本身卻拒絕遵守法律或受 法律的束縛。所以,他根本不是什麼鋼鐵巨人,只不過是不能抑制自己欲望的人而已。」 法律一旦制定,就要嚴格執行。不然,一但開破壞的先例,後人就此紛紛追隨不守法,法 律將毫無意義。因此,執政者、立法者、司法者必須以更嚴格角度被公民監督是否守法。 「所謂的長大,就是能分得清楚那些事該問,那些事不該問。」 ……這應該是心理層面上的成長吧。至於生理層面,能否請提督具體說明?(汗) 姑且這樣認定吧:當人類心智年齡成長到一定階段時,就有足夠觀察週邊事物的能力,進 而理解哪些情況下,發問是必要的;而哪些情況下發問,是會傷害人的,或是不需要問就 應該能夠明白的。 「只有在安全場所的那些人,才不認為有不用戰爭方式就能解決的問題,所以,在危險場 所的人,想想戰爭不能代表全部的理由,不是很好嗎? 問題是只要那些人的利益能夠被保障,他們才不管其他人的死活。所以,如何讓那些人不 主控和戰大權,就是其他公民必須深思的問題…… 「近代以來,倡導戰爭的文人或言論家,沒有一個是在最前線戰死的。」 唔……喬治.戈登.拜倫(George Gordon Byron)等革命家應該是例外吧。但如果只是單 純讚揚戰爭美好的那群人,自己都沒上過戰場去看看的人,應該的確如此。 《外傳.尤里安的伊謝爾倫日記》第六章\俘虜交換儀式 「選擇有能力的戰術家,投入適當的戰局中,才能說是個完整的戰略。」 嗯。「一隻獅子領導的一百隻羊,勝過一隻羊領導的一百隻獅子。」 「同盟軍作戰的對方,並不是從來沒見過的外星人,而是人類。只要依據理性和計算,應 該能夠相當準確地預測出對方的行動和目的才對。」 只要是同等生物,思考模式和關心的部分,理應會有相似的地方。因此,就算不是全知全 能,至少也應該在某種程度上能夠猜測其他人的想法與作為。 《外傳.尤里安的伊謝爾倫日記》第七章\多魯頓事件 「只要納入國家的組織之內,不管是怎樣的無賴或反體制份子,到最後也不得不融合在其 中。」 為了維持團體的安定性,必須作出某種程度的約束。畢竟,所謂自由的最高定義,就是 「不妨害別人的自由」。 《外傳.尤里安的伊謝爾倫日記》第八章\板凳上的秘密會議 「對市民公眾服務的逐漸均等化,是和社會的民主性成正比。」 如果能不為權威低頭,就可以公正不阿行事。當個人體會每個人都同等重要時,人類的性 靈層面才能真正有所進步。 -- “聽好,我的孩子,是偉人的話,只要忠告一次就會反省。是普通人的話,重複諫言二次 也會改正。而即使是較不成材的人,被說了三次也就會重新考慮。如此卻仍不改變態度的 那種人,就可以置之罔顧了。” “不必做第四次的忠告嗎?” “因為到了第四次,不是被放逐、下獄,要不就是被殺。所謂的昏君就是如此。所以第四 次的忠告不僅會危害自己,還會讓對方多增罪過,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20.136.75
文章代碼(AID): #179lcZVy (TANAKA)
文章代碼(AID): #179lcZVy (TANA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