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MMD聯合-四姊妹財團

看板TANAKA作者 (在屍山血海上建立理想國)時間21年前 (2003/12/28 14:03),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洛克菲勒財團 (Rockefeller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是以洛克菲勒家族的石油壟斷為基礎,通過不斷控制金融機構,把勢 力範圍伸向國民經濟各部門的美國最大的壟斷集團。 創始人J.D.洛克菲勒以石油起家,1863年在克利夫蘭當地開創煉油廠,1870年以煉油廠 為基礎,擴大組成俄亥俄標準石油公司,又很快壟斷了美國的石油工業,並以其獲得的巨 額利益,投資於金融業和製造業,經濟實力發展迅猛。資產總額在1935年達66億美元,至 1960年增至826億美元,25年中增加了11.5倍。其後繼續獲得巨大發展,1974年資產總額 達3305億美元,超過了摩根財團,位居美國十大財團的首位。 美國最大的石油公司有16家,其中有8家屬於洛克菲勒財團。 洛克菲勒財團是以銀行資本控制工業資本的典型。它擁有一個龐大的金融網,以大通曼哈 頓銀行為核心,下有紐約化學銀行、都會人壽保險公司以及公平人壽保險公司等百餘家金 融機構。通過這些金融機構,直接或間接控制了許多工礦企業,在冶金、化學、橡膠、汽 車、食品、航空運輸、電信事業等各個經濟部門以及軍火工業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它控制 下的軍火公司有:麥克唐納·道格拉斯公司、馬丁·馬里埃塔公司(與繆龍財團共同控制) 、斯佩里·當德公司和威斯汀豪斯電氣公司(與繆龍財團共同控制)等。 洛克菲勒財團還單獨或與其他財團共同控制聯合航空公司、泛美航空公司、美國航空公司 、環球航空公司和東方航空公司等5家美國最大的航空公司。 1973年能源危機以後,石油輸出國家組織同美國壟斷財團展開了針鋒相對的競爭,給洛克 菲勒財團以沉重打擊。該財團採取各種措施挽回種種不利的局面。 首先參予美國本土石油的開發,爭取國內沿海地區近海油田的租賃權,1976年取得阿拉斯 加和大西洋沿岸中部的石油租賃地130万英畝。又與英荷殼牌石油公司共同開發英國北海 油田。它還加入能源工業的其他有關部門。此外,還大力向石油化學工業發展。 洛克菲勒財團不但在經濟領域裡佔統治地位,在政府中也安插了一大批代理人,左右了美 國政府的內政外交政策。它還通過洛克菲勒基金會、洛克菲勒兄弟基金會等組織,向教育 、科學、醫學以至藝術和社會生活各方面滲透,以擴大其影響。 但是洛克菲勒財團80年代以後,其影響力日益衰退,地位也隨之下降,已被摩根財團所超 過。 主要是因位美國各大財團互相滲透,洛克菲勒財團所控有的大企業如埃克森公司等和大通行 曼哈頓銀行等,都已受到別的財的滲透而成了共同控制的企業。                摩根財團 (Morgan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 19世紀末20世紀初形成,為統治美國經濟的壟斷資本財團。 創始人J.P.摩根在其父J.S.摩根財產的基礎上,1871年與人合夥創辦德雷克塞爾—摩 根公司,以從事投資與信貸等銀行業務。 1894年合夥人逝世,由其獨資經營,1895年改名為J.P.摩根公司,並以該公司為大本營 ,向金融事業和經濟各方面(諸如鋼鐵、鐵路以及公用事業等)擴張勢力,開始形成壟斷財 團。 1912年,摩根財團控制了金融機構13家,合計資產總額30.4億美元,其中以摩根公司實 力最為雄厚,稱雄於美國金融界,華爾街的企業家稱摩根公司為“銀行家的銀行家”。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摩根財團大發利市,戰後以其雄厚的金融資本,投資經濟各部門;30年 代,摩根財團所控制的銀行、企業的資產總額占當時美國前八大財團的50%以上。 由於財團之間的競爭不斷加劇,其他財團又免不以摩根財團為進攻的主要目標,因而其實 力地位相對下降,曾一度被洛克菲勒財團所超過。為挽回頹勢,它採取了多種措施。 在金融方面,利用雄厚的金融基礎,擴展實力。 在工業方面,積極開拓新興技術工業,60年代以來,在電腦、高速複印機和微型膠卷等工業 中,已居首位。 財團所屬的國際商業機器公司(IBM),是全世界生產電腦最大的企業。 財團原本基礎較好的電器、電力和原能等工業也取得很大進展。 在軍火工業方面,摩根財團控制的通用電氣公司、通用動力公司和格魯曼飛機公司,名列 美國國防部最大軍火承包商的前茅。 至70年代後期,摩根財團的信托業務迅速增加,大大超過了其他財團,加以電腦等技術工 業的掘起,又使該財團的經濟實力成倍增長。 摩根財團不論在控制的企業數目和擁有的資產方面,又都凌駕於洛克菲勒財團之上。 摩根財團在金融方面擁有雄厚的基礎。 其主要支柱是J.P.摩根公司。 摩根公司是世界最大跨國銀行之一,在國內有10家子公司和許多分支行,還有1000多個通 信銀行。 在國際20個大城市設有支行或代表外,在近40個國家的金融機構中擁有股權。 其經營特點是大量買賣股票和經營巨額信托資產。 它控制國際37個商業銀行、開發銀行、投資公司和其他企業的股權。 此外,擁有制造商漢諾威公司、紐約銀行家信托公司以及西北銀行、漢慎人壽保險公司以 及紐約人壽保險公司等。 在工礦企業方面主要有IBM、通用汽車、通用電氣、美國鋼鐵公司以及國際電話電報公司 等;在公用事業方面有美國電話電報公司和南方公司。 繆龍財團 (Mellon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是以繆龍家族為中心,以金融起家的大規模資本集團。創始人T.繆龍 于1869年創辦托馬斯.繆龍父子銀行,迅展迅速。1902年改名繆龍國民銀行是繆龍財團賴以 起家的金融支柱。它以此為起點,逐步與工業資本融合,財團逐步形成。繆龍財團所控制 的金融機構,除繆龍國民銀行外,還有匹茲堡國民銀行和通用再保險公司。長期以來,繆龍 財團通過這些金融機構控制了匹茲堡地區的銀行資本和工業資本本。 繆龍財團所控制的工礦企業,資格最老的是美國鋁公司。它的前身是匹茲堡冶煉公司,18 90年就被繆龍父子銀行所控制。1910年以來,美國鋁公司一直壟斷著美國鋁的生產,是梅 隆財團的工業支柱之一。另一家重要工業支柱是海灣石油公司。它是美國最大的石油企業 之一,主要業務包括石油開採、提煉、運輸和銷售;80年代以來擴大了石油化工和乙烯的 生產能力,在美國化工公司中占第三位。梅隆財團在鋼鐵工業生產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擁有阿姆科鋼鐵公司(與洛克菲勒財團,克利夫蘭財團共同控制)、國民鋼鐵公司(與克利夫 蘭三財團共同控制)及惠尼-匹茲堡鋼鐵公司、阿勒格尼—勒德姆工業公司等4家大鋼鐵公 司。此外,繆龍還控有威斯汀豪斯電氣公司(與洛克菲勒財團共同控制)、固特異輪胎橡膠 公司(與洛克菲勒、芝加哥及克利夫蘭財團共同控制)及洛克威爾國際公司。洛克威爾公司 末受任何財團透,專門設計和制造飛機、導彈以及火箭,長期以來一直是五角大廈和航太 總署(NASA)的主要承包商,獲利甚巨。 杜邦財團 (Du Pont Financial Group) 美國十大財團之一,是由杜邦家族組成的依靠化學工業和軍火工業起家的財團。創始 人是法國移民E.I.杜邦·德內穆爾。他在法國大革命期間逃到美國,1802年在特拉華州 威爾明頓市成立杜邦公司,經營火藥生意;經過杜邦家族5代人的經營,終於使杜邦公司變 成典型的家族托拉斯。杜邦公司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資產從戰前的7500萬美元增加到1918 年的3億美元;成為當時最大的壟斷財團之一。杜邦財團也由此形成。1935年,杜邦財團的 資產總額超過26.3億美元,在當時的美國八大財團中居於第六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 杜邦財團從美國政府獲得價值210億美元的軍事合約,戰後又參加原子彈的制造,經濟實力 大幅增加,在十大財團中位居第五位;但至60年代,由于財團之間的競爭加劇,杜邦財團 的地位下降,退居第九位。 杜邦財團的經濟實力以工礦業為主。1974年該財團的工礦企業占其總資本額的69%。 工業資本又主要集中在杜邦公司和通用汽車公司。杜邦公司是美國最大的化學公司,其所 需原料80%是石油。,自1973年以後,一再受到石油危機的衝擊。80年代以後,該公司轉向 發展塑料工業和大力發展科學研究,生產不以石油為原料的產品,如用微生物發酵生產合 成纖維等。杜邦財團的另一家大公司通用汽車公司(與摩根財團共同控制),是美國規模最 大的汽車公司。 杜邦財團的銀行資本較其他財團薄弱,缺少一有資金雄厚的金融機構作為核心,長期 以來,其金融業務不得不依附於摩根財團和其他財團提供資金。 杜邦財團是一個典型的家族托拉斯,杜邦財團基本上是由杜邦家族組成,其資本多半 是家族的財富。所有重要職位都由家族的成員所控制,直到70年代上半期;公司的董事長 和總經理才相繼由專業經理人擔任。 --- 資料來源: http://usa.dongyu.net.cn/Economic/groups/ 之前有人貼出來過,我只是把這篇改成繁體罷了 因為今天團契取消了,所以閒閒沒事就貼上來了 --- 如果我是田中大神的話,我不會把四姊妹設的那麼神 因為我覺得更可怕的是猶太財團,不過田中大神大概 很討厭軍國主義,如果用猶太財團當壞人的話,就跟 納粹的反猶主義很接近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0.208.176.202 ※ 編輯: Trunicht 來自: 210.208.176.202 (12/28 14:11) ※ 編輯: Trunicht 來自: 210.208.176.202 (12/28 14:12)

推 163.25.118.43 12/28, , 1F
好物阿
推 163.25.118.43 12/28, 1F

推 218.169.52.58 01/01, , 2F
推啦...
推 218.169.52.58 01/01, 2F
文章代碼(AID): #_xd8n79 (TANAKA)
文章代碼(AID): #_xd8n79 (TANAK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