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東方LiveParty推手大米專訪
https://zhuanlan.zhihu.com/p/64255574
營造同人社團間的交流網絡:東方LiveParty推手大米專訪
2017年以來,中國大陸地區的東方同人活動遍地開花,各地在舉辦專展(THO, Touhou
Only)的同時往往也會於同日舉辦夜場的LiveParty,讓不辭遠道而來的同好得以盡興。這
番盛景,除了舞台上的表演者和攤位上的創作者,也離不開現場的工作人員和在幕後溝通
各個社團、協調各種事務的推手。其中,長年奔走各地,協辦展會並主辦LiveParty的大
米(米仙),便在現場工作和活動策劃上面積累了豐富的經驗,對外與多個日本社團建立
了合作關係,對內且組織「車万神仙聯萌」QQ群將各個社團的主事者聯絡了起來,推動了
各社團之間的聯合企劃,包括由多個同人音樂社團合作、2019年2月首發於《東方華燈宴
》、將在今後一段時間內用作東方LiveParty的中文主題曲〈星光不夜天〉,以及將在大
江南北各地開花的〈春光獻祖國〉真人歌舞(已於4月6日河北THO由Yonder Voice的瑤山
百靈瑤姐演唱)等等。
作為出攤的社團之一,我最近在2018年底的南京THO,和2019年3月9日的廣州「東方遊劇
天」現場都感受到了主辦方在各方面工作的妥貼周到,因而與大米作了簡短的交談,約定
等他忙完以後來作一次訪談。隨後,我又約了遊劇天的主催虫虫子、「全國東方地方調查
組」的晚嵐、瘋帽子茶會的葉紫蟬和「東方求聞尋昔」的夏目一起建了一個多人聊天群,
於3月19日晚上和大米用QQ電話進行了聯合訪談,請他分享一這方面的歷程與心得,以下
便是初步整理後的訪談記錄,內容若還有不盡準確、完善之處,敬請指正。完整版將收錄
於《東方文化學刊》第十期,預定6月16日於台北的第三屆「博麗神社例大祭in台灣」首
發,也請期待。
一、入坑經歷
胡逆天(以下簡稱「胡」):先從最普通的問題開始吧。請問你是什麼時候開始接觸《東
方》,然後幾時開始參與同人活動的?當時的情況是怎樣?
大米(以下簡稱「米」):大概是07年的時候,大學動漫社例行活動有人帶來了《永夜抄
》,感覺很有意思,拿回宿舍同宿舍舍友一起練習了一段時間,這個不算入坑。真正入坑
是在VeryCD淘歌的時候偶然發現了「東方同人音樂」這個大類,還記得第一個聽的專輯是
C-Clays的《水籠-MizuKago》,然後就一發不可收拾。
真正參與同人活動,是大概08年南京第一次CJ同人會的時候,我們藥科大學朔夜動漫社有
去擺攤,當時作為社團去參與的。其實也沒有什麼作品賣,單純是去交交流而已。從第二
屆開始,我負責CJ同人會的Live舞臺,就算是正式開始在同人展上參加工作了。
胡:從當年到現在,你平常住在哪裡?學過什麼專業,做過哪些工作?
米:從那個時候到現在我一直住在南京,雖然學習的是國際貿易專業,但一直從事的是舞
臺技術、舞臺管理和活動製作的工作。
晚嵐(以下簡稱「晚」):那您是從什麼時候開始舉辦活動的呢,迄今為止,舉辦過哪些
活動呢?
米:如果不算學校的活動的話應該是08年開始參與辦活動……要算上學校的話,那麼05年
就開始策劃活動了。
晚:那是從什麼時候舉辦東方主題的活動呢?
米:真正開始做獨立的東方活動應該是15年的東方樂祭,之前14年有在南京CXC漫展裡面
搞一次展內的東方樂祭,也以技術人員身份參加過成都CAF那兩次幽閉樂祭,15年之後就
是16年和17年的東方樂祭,以及18年開始的東方Live Party。
晚:我記得當年樂祭是在全國幾個大城市巡迴演出,為什麼後來停止了活動,轉而開始舉
辦LiveParty呢?
米:這個確實是成本扛不住,樂祭的開銷太大了。難以維持。當然還有一些不可抗的因素
,或者是說運氣的因素也導致了樂祭可能要暫時調整一下,以備之後再戰。
胡:我再問一個問題,開始參與辦活動,再到開始自己主辦活動之後,你的視野有什麼不
同?就是你會思考的問題,你關注的東西,你會接觸到哪些人,跟他們談些什麼,等等。
米:參與活動的時候更多的是把自己負責那部分做好,對接好相關人員,在具體技術上去
尋求進步和突破。自己主辦活動的話,那就要全面地考慮問題,市場、內容製作、相關合
作模式、運營、執行管理等等都要自己考慮。主辦活動最重要的其實是責任擔在自己身上
,怎麼去負起責任,管理好這個項目,不讓它坑掉。所謂的「坑」其實就是不負責任。
二、與日本社團的建交
胡:今年3月9日的廣州THO,主催虫子邀請到了日本東方同音社團中著名的幽閉星光、魂
音泉、少女分形組成「東方SOS」來演出,這是很令人矚目的成就,而你在現場四處奔走
,幫忙溝通和協調舞台工作,我們也都看在眼裡,很是佩服。那麼,你先前是怎麼接觸到
那些日本社團,開始建立信任關係的呢?
米:其實說起來也比較巧合,當時國內主辦之間有一個小聯盟一樣的組織,然後有一次成
都CAF那邊的音響師水平不行、也不會日語,我就去幫忙聯絡,於是認識了,後來就做技
術工作,就有了比較好的關係。
胡:目前這些日團對海外發展,有著什麼想法和方針呢?
米:其實日本市場已經飽和了,也愈來愈難做,所以他們(日本社團)也很想去海外發展
。其中幽閉是比較早到海外,他們相對比較熟悉中國的情況。當然因為民族性的關係,大
部分日本人到了海外會比較不適應,所以就是「想出去又不敢出去」的狀態。不過有些比
較熟悉的地方,如臺灣地區,文化相近,管制沒有那麼多,就會比較喜歡去。像我2月剛
去台北FF33就看到很多日團。
晚:那麼「東方SOS」那邊在這次廣州活動結束以後有什麼感想?
米:SOS他們的作品在中國先前就很知名,這次也賣得很好,也覺得我們這裡氛圍好。以
前沒有這麼多的THO活動,他們能去哪裡演呢?他們的作品又賣給誰呢?同人社團畢竟還
是要靠賣自己作品來賺錢。正好最近我們線下活動一下子起來了,他們也就有了機會,甚
至是自掏腰包來我們這裡。
晚:還有我想問問,就是像以前還沒有東方SOS這個活動的時候,東方LiveParty在THO的
下午是會有個MiniLive的,那現在有了東方SOS後,他們會不會對你們有什麼影響之類的
? 或者說需要合理安排什麼的?
米:這個肯定是要進行合理安排的,其實只要我們把時間、需求這些互相協調好,一般來
說也不會有什麼問題的。
三、「神仙聯萌」緣起
晚:那我們再說回國內,像目前這種THO、茶會、各種線下活動啊這種逐漸增多,這是怎
麼辦到的?
米:這就是我去年成立「車万神仙聯萌」,各活動的主辦拉到一個群,想要達到的目的。
為什麼以前國內東方最頂峰的時候沒有達到現在這種程度,就是因為以前這些資源沒有被
整合起來。之前我以為有「神仙聯萌」這種組織,到處找人問,結果都告訴我沒有。所以
我就建了一個。
以前大家還是缺乏溝通,想辦活動的人,找人、找資源、找方法都很難,像你去邀請社團
,得去上微博一個一個的去問,現在你直接在群裡發個公告就行了,當時光是找這些資料
就花費了太多的精力了。以前我聽過一句話,不知道是馬雲還是劉強東說的,反正就是--
你做事情能不能成功,關鍵在於你能不能為這個行業提高效率、降低成本。
現在神仙聯萌完全達到、甚至超越了我當初預期的目標。本來我只想在各個省會城市去做
活動,結果現在很多二三線城市都自己開始辦起了活動。這是我沒想到的。
胡:我看到神仙聯萌的成立時間是在2018年4月15日,當時是一個什麼情況呢?
米:其實也就是在去年準備上海CP那段時間建的。當時神仙聯盟成立第一件事情,就是在
CP的東方專區搞了一個UNO牌。你看人家其他的圈子專區都有專門的活動,東方也算
是很大的圈子,也生存了很長時間,所以我們也就做了一個撲克牌讓來客收集。以前CP
找人來負責東方專區,都是隨便抓人,今天是你,明天是他這種,我們也是一頭霧水就去
幫忙,零零散散地做。就有聯盟以後,大家就變得有組織有體系一點了。
胡:這個群的作用,我覺得可以說「居功厥偉」。尤其我在這群裡的感覺,就像是在一個
可靠的公司跟一群靠譜的同事共事,這裡的人真的就是有心做事,也真能幫得上忙的。
米:我們經營這個群也是定位在幹正事的,你總不能讓一些奇奇怪怪的人進來吧,這個你
得制定一個標準,設置一個門檻,不然這最後也會變成像那種除了東方然後什麼都聊的群
。
胡:我再問一下,日本那邊存不存在像我們「神仙聯萌」這樣的組織呢?
米:我在台北問了博麗神社社務所的北條,他說也有一點,但日本社團既然已發展那麼多
年了,「小圈子化」的問題也就比較嚴重,人與人之間可能有過節,各個社團之間也可能
有互相看不起的情況,所以我們國內現在的和諧真是很難得。我是聽說,日本以前東方圈
也有相對和諧的時候,但時間一久小圈子就出來了。
胡:我之前在臺灣,就沒有碰到這種串聯各個社團的群組。第一二屆台灣例大祭,也都是
專業辦展會的公司承辦的,雖然他們當然也是瞭解ACG才能來做這方面的生意,我們從
申攤、寄貨、出攤到收攤,按規矩來,也沒出什麼意外,但就是沒有在這裡這種「我知道
大家都是朋友」的安心感。在這裡我如果有問題要問,在展會的QQ群裡一發,或者直接找
負責人,很快就會得到回答;如果出了什麼狀況,大家也會幫忙。
米:大陸現在做到這樣,也是我們這邊抱團取暖的結果,所以也算是因禍得福吧。
四、論THO展會的舉辦
晚:我們再說說國內THO的事情吧,我記得明年將要舉辦的福建THO,大米你有投資,能否
談一談?
米:也不算是投資。年初我們做Live Party今年要去哪些城市表演的宣傳圖的時候,從收
集到的問卷來看,福建呼聲特別高,我就說那你們為什麼不出來一個人搞一個活動呢?其
實錢不難解決,錢是最容易解決的問題,真沒辦法我也能借你們一點,但是找個人來做就
比較難了。然後我就去找他們那邊的人,教他們怎麼弄,各種各樣的事情要怎麼安排。錢
的問題是最小的。
晚:那這樣問題也就來了,像你這樣去指導各個地方THO,我聽說其中也會有些人感到你
管得太多而感到不滿,這個你是怎麼看的呢?
米:這個我只能說是良藥苦口、忠言逆耳。你要辦活動,我當然也可以只鼓勵,都說好好
好就行,我幹嘛吃飽了撐著去幫你幹這個幹那個。但如果出了問題怎麼辦呢?以我做了十
幾年活動的經驗來看,現在很多人的確就是新手、菜鳥,而如果任由新手瞎搞,有可能鬧
出來的狀況連累到整個圈子,所以我就要儘量避免這種情況發生。
我做Live活動為什麼能做到主辦呢?因為我把包括打掃衛生在內的所有崗位,全部都做過
了,我才明白每個方面,才知道該怎樣調度人去辦事情。不然你自己都不知道怎麼辦,怎
麼指揮別人去辦?我做十幾年了,我的經驗也是真金白銀一次次積累來的,不是虛的。我
教給你,別人不一定肯教給你。
胡:那大米你有組建社團嗎?
米:我自己沒有社團,我就是到處做背後支持。我也不是特別喜歡露臉說我幹了什麼的幹
了什麼的,但我明白我做的事情都有什麼意義。我比較在意實在的東西,虛名對我來講不
是特別需要,但如果在宣傳上有用的話,我也不排斥。不可能所有人都明白你做的事情有
什麼意義,有些人做過幼稚的事情而被我訓過,這些人裡面肯定也有人黑我,那你們就黑
吧,我也不會太在意。
晚:就目前東方Only這種持續增長的態勢看來,未來會不會出現過多消耗同好熱情的情況
呢?
米:這你要反過來想。我們現在做的工作,都是在把這個蛋糕做大,以前我們每年幾個活
動,也就吸引幾千個人,現在我們每年十幾個活動,這下子就有一、兩萬個人了。所以重
點應該是:能不能把邊緣一點的東方眾,吸引到比較接近核心的圈子裡?把圈子做大了,
就不存在過度消耗的問題。就像我去年底在南京THO結束的時候就說:大家儘量參加你當
地的活動,不要太把錢消耗在旅費上。天南地北到處跑雖然也滿動人的,但這樣做對圈子
而言並沒有什麼實質性的作用,這也是看你站在什麼高度來考慮問題。
晚:還有一個問題就是目前THO很有同質化的現象,這個您是怎麼看的呢?
米:同質化這個問題,我告訴你,東方就是這麼一個東西,沒有什麼太大的不同的。每次
我們辦活動也會作出一點不同的特色,但都是很小的一部分;我們大家賣的東西雖然有點
不一樣,但基本都還是那些。所以同質化我想不應該是問題,我們分開地域就好,不同地
方辦的內容差不多無妨,因為我們社團一個東方受眾是當地的一批人,另一個地方是另一
批人,總體來看,我們每次面對不同的一批人,同質化就不成問題。
晚:那麼,就目前THO的發展態勢來看,您認為對於同人活動主辦方最需要注意的是什麼
呢?
米:我想應該是「服務」。怎樣算服務好?我覺得是兩方面,一是本次活動的體驗,讓大
家能玩得開心,另一個是怎麼把這活動一直辦下去。你要考慮:是大家這一次玩得爽了以
後就沒得玩了,還是要讓大家能一直玩下去?自然應該後者,那怎麼才能玩下去?很多主
催的考慮就欠缺了這個問題。不要完全用愛發電,一定要先考慮怎麼活下去,再想想怎樣
把愛發揚光大。就不說用愛發電吧,把愛發揚光大就好了。
還有,主催在立足本地的同時,也應該考慮一下對全國東方眾的影響。試舉一個簡單粗暴
的例子:A地、B地同樣花了30000元辦了一場THO,假設內容和觀眾數量差不多,A地覺
得我要為愛發電,我花15000塊成本,我門票賣50塊200張,貼錢讓大家來玩;B地則考慮
風險和持續,我賣80塊一張票200張,能保證回本。這樣,信息公佈以後,觀眾可能來問
為什麼賣不一樣價,明明這兩者的內容也差不多,然後這就很難回答,主催也很難辦。即
便他們不想打價格戰,但是造成了這種假像,那就對整個圈子會起到不好的影響。
胡:就像孔子教訓子貢的「贖買」故事。(注:子貢在外地贖買了一位淪為奴隸的魯人回
國,按習俗應該讓那家人出錢,但子貢有錢,沒讓人家出。孔子說你這樣不對,會給別人
壓力,讓別人不願意再幫人贖買。)
米:是的,他們本身沒有惡意,但就是大家應該多交流,站在整個圈子的角度上作考慮,
也要從長遠的方面考慮。以前的廣州THO,就是花了七八萬租了一個大場子,而那時門票
還在30塊錢的程度,結果就崩了,然後廣州四、五年都沒有東方活動。直到我們(包括這
三屆「東方遊劇天」的主催虫虫子)來辦,才又恢復。
葉紫蟬(以下簡稱「葉」):所以,如果現在在搞的人出於某種原因不搞了,那麼一個地
方的活躍度可能很久也活躍不起來。比如說現在很多活動是大學生甚至高中生在主辦,如
果沒有大米的支持,這些活動很可能是根本搞不起來的
米:我們就是支持一下,幫大家少走一些彎路。過去你可能辦三次甚至更多次才知道怎麼
辦比較好,現在可能一次就夠了。這種經驗的交流是很有意義的,我們多去問多去交流,
總比自己閉門造車要全面。現在我最害怕就是那些閉門造車的,閉門造出來車不合格,不
但會傷到自己還會撞到別人。
小型聚會其實是吃力不討好的事情,只要有人出來做就很好了。第一次就算做得不好,只
要你肯思考,聽得去別人的意見,那都是很有潛力的。
胡:那麼,各地賣票的數量怎麼抓?例如這次廣州THO,我聽說是600張?
米:我之前是估500到700左右,最後就是這麼多。如果說長假期間能到1000,平時大概就
是60%。我們問卷問過,如果你不能來,最大問題是什麼,答案就是時間。學生真的沒那
麼多時間。
葉:其實我想問地方THO太多會不會構成人數分流。
米:我覺得肯定是會的,所以大家一定要把握好各自的規模。就比如在長三角地區,不要
都想要像上海、南京這樣,辦成江浙滬最大什麼的,因為都是高鐵一小時嘛。其他,我建
議搞成茶會、例會的形式,或者介於THO和茶會之間,讓大家有個比較穩定的交流會。
剛剛胡博士問日本THO活動和中國的區別。日本其實就有很多很多的小活動,你根本看不
到宣傳,就是本地愛好者的小聚會,這也是活動。我們這裡為什麼那麼多奇形怪狀的漫展
,是因為我們有很多愛好者,但缺乏相應的線下活動場所,而東京就有秋葉原,那邊每週
甚至都會有幾十上百個各種主題的聚會,吸引各個圈子的愛好者,大家都玩得開心;我們
一直以來沒有這種小活動的氛圍,而是靠各種各樣的漫展來滿足這方面的需求。日本它這
樣就不需要太多的大型活動。
這些小活動,才真是每個地方需要去做的。例如你這個小城市就50個東方眾,那你這地方
有人來組織這個規模的活動,就行了。他們總要有地方去,市場有需求,你不辦就該有別
人辦。都沒人辦,愛好者也會自己組織,久了就會長成這樣的活動。
晚:我看到很多人都會抱怨THO的場地太小了。
米:他們都想要場地能大到可以躺在裡面睡覺,然而如果場地真的大,大家就會覺得人好
少、好冷清。反過來說,你看元宵燈會什麼的,不是每年都擠嗎,但是大家還是去,因為
熱鬧,人都喜歡湊熱鬧的。所以重點在於做好動線設計、熱點合理規劃,做到稍微有一點
擠,但大體順暢,大家能看到現場有這麼多同好,觀眾們心裡有個安慰:原來我們有這麼
多人。
展會內的動線設計是非常專業的東西,這搞得最好的就是日本的Comic Market,我建議
THO主催們都應該去觀摩一下。CM場館也沒中國的場館那麼大,為什麼他們不會出什麼問
題?都是因為設計得好。
有很多東西,是你要實際體驗,觀察過那裡面形形色色的人,才能學會的,這裡面也還沒
有什麼教科書來總結,雖然我也給人上過課,還做過PPT,但我也還在繼續觀察。
晚:我記得那個課最後你是佈置了作業的,我想知道最後有幾個人給你交了?
米:那個根本沒幾個人交了,我現在覺得,很多人還是要自己掉過坑才會學乖,我現在跟
你講不要這樣、應該那樣,人家還不願意聽。
晚:不撞南牆不回頭那種嘛。
米:對,熱情有時候還是要澆點冷水。
葉:我想問一個其他方面的問題。大米認為社團、作品、舉辦活動的風格和圈子風氣整體
上是更加傾向於日本已有的模式一些比較好,還是更加具備中國特色一些好?
米:必定是中國特色。國情如此,以前有些人想過照搬,幾乎都死了。以前中國買碟買東
西是當周邊買的,買了可以回去不聽。這是日本人不能想像的。當然現在YouTube起來以
後,版權保護要差一點,這對還比較缺乏互聯網思維的日本人來說影響是比較大的。日本
那邊跟我們消費模式、思維邏輯都不一樣。
中國版權意識低,也造成一些事情比較好辦;你在日本想搞什麼,這個那個版權方來搞死
你。所以我們現在的漫展,沒有版權方來管制,就變成這個也有那個也有。
五、從東方樂祭到LiveParty
胡:能不能再跟我們講講樂祭的情況?關於樂祭的事情我還不是很瞭解。
米:東方樂祭一直很不穩定,沒有穩定的基礎,除了上海那種每次的Live可以長期搞,其
他地方還不具備這個條件。
樂祭一開始就是非盈利性的,能夠支持我們運轉就OK了,所以票價的安全線也訂得比較
高,結果這事就給了我一個教訓:如果你這事不能讓你活下去的話,那就行不通。
我辦樂祭也是想帶一把國內同人社團。先前國內就只有Yonder Voice一家能上台,另外
2014年那個白狐茶會還是我請來的,後來他們也因為自身的一些問題停止活動了。我想我
們國家那麼大,為什麼就沒有多少能演的自己人呢?所以之後也頂住日團的壓力,堅持讓
國團上。
因此,後來才有東方LiveParty,也就是屬於中國東方同人音樂社團的Live。日團當然也
請,但還是要有國團。
胡:所以說,有一定的本地保護原則還是很重要。
米:日本一個社團主催有一天問我:你知不知道同人是什麼?當時我也不是很懂,就認為
是作品的愛好者大家一起來做它相關的東西,然後他把這東西說得很明白:同人就是一種
發行模式,這個我一聽就明白了,同人是可以不和成員、作品的專業程度掛鉤的。你可以
被它做得很專業,你也可以用業餘的方式來做,用業餘方式達到的始終是業餘的效果,用
專業的方式就可以達到專業的效果。
臺灣那邊的問題吧,一是本身專業,二是市場所限,成本大於收益太多。而且日本人來臺
灣太容易了,來大陸比較不容易。這情況下如果我們沒有一個壁壘,強的對手進來以後,
本地的東西就很難生存了。我學的是國際貿易,這是很淺顯的道理,而我現在做東方
LiveParty,就是讓本地社團能夠得到鍛煉,不然等兩年,日本大手都過來這邊,國內社
團的競爭生存環境就更加複雜了。
胡:還有文化民族主義的……應該說「不得其人」。一般在創作圈裡,電影圈也好,文藝
圈也好,ACG也好,誰講本地保護,要嘛被認為你是想借用政治力來排斥異端,要嘛在道
理上不反對你,奈何講這種話的人很少能拿得出真正像樣的作品,而所謂「真正像樣」就
是世界頂級的程度;也有人是真正做到了,而且還回來帶隊友,像李安,但那也只能帶一
小部份。
在這種情況下,再加上市場的問題,一般的創作者就得不到很多「本地保護」的同情分,
還是有,但是不會很夠。大陸的情況相對好一點點,雖然也是很多濫竽充數的專業人士在
消耗情懷與善意,但在同人社團和獨立創作者的層面上來看,你做中文的東西還是比較能
受到鼓勵和喜愛的,即便你並沒有做得很對、很好。
米:站在第三方來說,「東方SOS」表示日本社團已經愈來愈有前來大陸發展的趨勢了
。
當然對一般愛好者來說,日團會自掏腰包過來這邊表演,不用自己再去日本才能看到,這
當然是好事。不過對於社團來講,這就是一個壓力和挑戰,我怎麼去應對?我身為主辦方
,也不可能搞民族主義,要求大家一定要支持國產,我們只能要求自己拿出作品來比拼。
胡:沒錯。所以我們講文化民族主義、講本地保護,都必須把握好一個分寸,不能不講,
也不能太講。可以給你加分,但不能直接硬把不及格的東西說成及格。
米:國內這邊的專業水平是還有待提高。但就像前面講過的,「同人」是發行方式,如果
像二維鏡像那樣能組織起來那就很好了,我愛好這個東西,又能夠靠它吃飯,為什麼不能
往專業化的方向發展呢?
胡:我看今年的《東方華燈宴》上中文歌曲是有很大的進步啊,這裡就不說我的〈春光獻
祖國〉了。
晚:〈星光不夜天〉嘛。
胡:那談談這首〈星光不夜天〉的製作始末如何?
米:之前的樂祭不是幽閉的活動嗎,它每次最後都會唱〈月に叢雲花に風〉,也就是東方
版的〈難忘今宵〉,然後我們也想要唱,但我們的社團唱其他社團的歌,總是不好。於是
我們開始辦LiveParty的時候,就有想到要各團合作來做個LiveParty主題曲,大家都加入
到製作中來,這樣每個社團就都可以來唱啦。
然後就想到魔理沙的〈戀色Master Spark〉,感覺可以給大家炒熱氣氛,歌詞改過很多次
,都不好。也想要多一點民樂,當時是用的MIDI二胡,效果也不好,後來核彈阿茶來
LiveParty拉了二胡,之後我跟他談,他就聽我建議,自己建了一個社團,我們繼續合作
,而這首歌也就多了這一點特色。此外也融了其他一些社團的特點,如瘋帽子主唱欣姐學
過美聲,我們就給她設計一個適合發揮的片段。
晚:我看國內出中文東方同人曲的也不多啊。
胡:所以我就和瘋帽子合辦了「東方九聲壇」中文歌詞創作比賽,也請到大米來作評審,
用現場演唱效果的角度來作評分,希望可以催生出一些能真正紅起來、甚至紅到圈外的歌
。當然因為他最近太忙了,所以第一屆辦完,他評審意見還沒寫。有空的時候能補一下嗎
?
米:下個月會比較有空吧。(笑)當然東方是日本的東西,我們社團也要去日本發展,所
以日文也不能丟。
胡:所以就是「我全都要」。
六、對自己和社群的展望
晚:今後有什麼個人生涯規劃什麼的,可以跟我們分享一下嗎?
米:我現在想的就是好好把Live Party做下去、做起來,爭取讓大家能好好把音樂做好,
往專業化發展,我們也有一些這樣的渠道。日本也有很多社團是這樣做起來的。
胡:你現在是專職做這些,還是有別的什麼工作?
米:現在就是專職,因為活動確實很多,我現在都是一個月一個活動,和各地的THO配合
。
胡:那你會和THO這邊分成嗎?
米:我不和活動主辦分成的,東方LiveParty本身是個獨立的活動,我靠LiveParty的特典
和門票之類。相當於,我用東方LiveParty和THO合作,幫彼此做大,也讓我有一點收入,
畢竟人要吃飯嘛。
夏目的水經注(以下簡稱「夏」):我想請問一下關於THO辦成功的標準,怎樣才算是一
個成功的THO?
米:首先本地的觀眾要開心。二是社團要開心,他來玩得不錯,賣回本了,下次還來。三
是活動整體在資金上是平衡的,沒有出現巨額虧損,然後是以後還能辦得下去。四是能帶
出一個團隊,將來能在本地把類似的活動辦下去。
胡:所以是不是應該用「開拓」這個概念來做?
米:事實上應該說,是把我們早幾年沒有做好的事情做好。你可以看一下百度上那個關鍵
詞搜索的大數據,其實16到18年我們是在走下坡路,到18年暑假開始,又回到了15年的水
平。
晚:我這邊倒是覺得這個數據的參考價值有限。
米:我對比了一下和囧仙那邊的數據,還是非常的準確的。在圈層比較核心和比較外部的
人,大家需求是不一樣的。你可能是站在比較核心的位置來看的。我們做樂祭,收回問卷
,看數據大的趨勢,完全一致。寒暑假就是峰值,因為它的數據樣本量夠大。
晚:這樣啊,看來我們回頭得好好研究一下。
夏:目前國內東方圈是以學生為主的愛好群體,這樣下去的話,對圈子的發展是健康的趨
勢嗎?如果社會人士變得多一點了,會怎樣?
米:我是過來人。如果我自己去上班的話,我就沒有那麼多時間來關注這個了。學生還沒
有經濟和生活壓力,才比較能來玩這些東西。這決定了我們圈子以後還是會以學生為主,
我們當然也會儘量多爭取一些老人,但只能緩和一下。然而學生雖然會長大,以後還會有
新的學生。如今12年入坑都算早的了,大部份人是14,15年入坑。
夏:會不會造成某種文化斷層?現在我們已經很難想像07,08年東方愛好者的樣子。
米:我想這也是難免的。
胡:但時間也沒過去多久,大家還可以問嘛。我是學歷史和中文的,古代到現代的文化斷
層都有多少了,我們感嘆完,還不是繼續接。
夏:那當時留下來最寶貴的東西,你認為是什麼?
米:我之所以認為東方不會像商業番劇那樣速朽,主要是因為……這個圈子的生態,保持
了一種活力,一個金字塔型的增長性結構。這個活力是最寶貴的,它讓我們不至於變成「
蘿蔔圈」(機戰片)那種年齡偏大的衰退性結構。
夏:那你怎麼看特攝圈?
米:特攝圈基本上是一個偏穩定和增長的結構吧。偶像也是增長性結構,留存度也算可以
。東方真的算是留存度很好的了。入坑的除非現實原因,不太容易出坑,只要ZUN還在
。
夏:假如ZUN停止創作,東方會否到此為止?
米:會剩下一堆懷舊的吧,但也不會馬上變成那樣,它還是會有一個過程。
胡:我們還是先把現有的做好最重要。那你認為現階段我們應該用怎樣的心態來繼續走下
去呢?
米:現在東方沒有那麼熱也好,少了純粹跟風的人,各地的主辦也好來仔細規劃一下圈子
的發展,這樣的話得到的結果也會更加專業。
我們考慮的不是把東方再度弄火或是怎樣,只是讓這個圈子積累那麼多年的東西能存續下
去,並且有一些新血進來,不要走下坡路。
Ex. 關於正作
胡:你正作打得怎麼樣?
米:我打得很爛,《永夜抄》也就能通N,無聊時搞搞妖PH,雖打不過也可以娛樂。比
較愛《永夜抄》,不過《緋想天則》我不願意打,現在THO上都是《則》的比賽,為什麼
THO上辦比賽沒有人打《花映塚》?雖然《則》的觀賞性是比較好,不過《花映塚》這種
競技性的STG為什麼沒有人打?上次南京THO的時候我就說了,下次能不能有誰來辦辦看?
彈幕表演,只有一個人打;兩人對戰,大家才比較有得樂。
晚:我記得大米是出過鈴仙cos的吧,那本命就是鈴仙吧,我這裡再確認一下。
米:是的,是鈴仙。
晚:其實我也好奇為什麼沒人打《花映塚》,到處都是打《則》的。
米:我們那個時候是《非想天》和《花映塚》都打的,現在不知為什麼《花映塚》沒人打
了。東方到底還是個打飛機的遊戲啊,大家也回歸本心,打一打飛機吧!
胡:現在時間也比較晚了,今天就感謝大家長時間聊到這裡,非常感謝。
--
恆萃工坊
露天拍賣網店:http://class.ruten.com.tw/user/index00.php?s=youtien
流行詞話:https://zhuanlan.zhihu.com/streaming-lyrics
東方文化學刊:https://zhuanlan.zhihu.com/touhou-culture-studies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4.64.108.237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Touhou/M.1556588426.A.BF4.html
※ youtien:轉錄至看板 C_Chat 04/30 09:40
Touhou 近期熱門文章
PTT動漫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