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波音リツ 連續音@V.connect

看板Vocaloid作者 (Eji.Warp)時間15年前 (2010/02/18 15:48),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3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http://db7.voiceblog.jp/data/hal-the-cat/1266423543.mp3 修羅場P的作品、完整的作品得再過幾天。 TANDEM-STRAIGHT實作、VCV morphing實作、 精確度再提昇,老實說聽起來和VOCALOID真的沒什麼差了。 不過容量就差遠了: 本來的波音リツ連續音的大小是解壓縮後128MB、 但是V.Connect轉完的library容量達50GB(!!) 嘿這會不會太誇張。 部份的波形沒有改成執行期間動態產生的話, 整個容量大概沒有什麼壓縮的空間。 當然v.connect的最初開發目的還是對單獨音作morphing,而不是VCV收錄.... VCV收錄在大部分case底下作簡易morphing就可以相當漂亮沒錯, VOCALOID也是這樣作;但是VCV收錄畢竟還是比CV收錄要麻煩很多,負擔也比較大, 如果工具的精確度已經允許的話,其實減少人的辛勞這件事情應該是值得的。 只是特徵點可能就會需要一些人手介入,沒辦法全交給軟體。 截至目前為止v.connect都還沒有太多「人手」介入,盡可能套論文找到的公式.... 這種偷懶的作法當然就造成計算量轉嫁、容量膨脹等等後遺症, 可是畢竟玩票而已,要人家去K太硬的理論回頭作車輪好像又有點不切實際。_A_ 反過來說也和自己的預期一樣: 基本上UTAU的resampler.exe,也就是合成技術本身是音質面最大的限制, 而不是在錄音....說起來包含免費release的UTAU音源在內, 肯花錢的錄音品質其實都很嚇人,畢竟錄音室可以租,不少人也有優秀的器材。 特別是ニュース速VIP的三個project(重音テト、欲音ルコ、波音リツ)都算精英匯聚。 只是UTAU本身還是有點Lo-Fi文化(不追求高音質)之故, 不是錄得好就一定會很多人用,而是特質。 VOCALOID官方網站FAQ裡面「(錄製VOCALOID)需要專業know-how」那段話也拿掉了。 也許未來VOCALOID也會把引擎直接販賣列入考量吧,UTAU本身不見得有這麼大的力量、 但是學界(Sinsy)和社群(UTAU)的一些壓力、還有市場需求的改變, 都有助於整個生態轉換到下一個階段。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204.43.10

02/18 16:11, , 1F
推リツ!第一次聽到以為是新來的VOCALOID XD...
02/18 16:11, 1F
※ 編輯: Artx1 來自: 123.204.43.10 (02/18 17:42)

03/01 18:11, , 2F
一直想問Eji是何人,每一篇文章都好專業、篇篇長知識……
03/01 18:11, 2F

03/04 18:06, , 3F
歹勢寫得這麼難懂orz
03/04 18:06, 3F
文章代碼(AID): #1BVF2qOb (Vocaloid)
文章代碼(AID): #1BVF2qOb (Vocalo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