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預言》觀後感─預知死亡記事(地雷勿觸)
片名:預言
原作:秦次朗的漫畫《恐怖新聞》(全九冊,長鴻出版)
腳本:高木登、鶴田法男
導演:鶴田法男
演員:三上博史、酒井法子、堀北真希
官網:http://www.j-horror.com/
電影介紹
《預言》這部電影是由鶴田法男導演以漫畫家秦次朗於三十年前震撼全日本的恐怖
漫畫《恐怖新聞》(中文版由長鴻出版)為構想,製作出這部令人陷入報紙恐懼症
候群的電影。整部片充滿了迷團和驚悚的氣氛,在日本被稱為恐怖版的《蝴蝶效應》
本片將於二○○五年五月廿日晚場上映。
幽靈式恐懼是日本恐怖片的不二法則,鶴田導演以日本恐怖片先驅者的大師身份參
與『日本恐怖電影館』的企劃製作。為了開創恐怖片的新紀元,以漫畫家角田次郎
於 30 年前震撼全日本的恐怖漫畫《恐怖新聞》為構想,製作出這部令人陷入報紙
恐懼症候群的電影《預言》。透過遭遇不幸預言報紙的夫婦間令人毛骨悚然的悲劇
與謎團,與曲折精采的劇情鋪陳,在日本被稱為恐怖版的《蝴蝶效應》!
故事敘述里見英樹(三上博史)與妻子立原綾香(酒井法子)帶著女兒奈奈,開車
在返鄉的路上,途中到路邊的電話亭裏收發電子信件。英樹不經意地發現一份奇怪
的報紙,報紙的標題竟然是『自用轎車被大貨車追撞,車上小女孩裏見奈奈(五歲)
不幸身亡』,而事故發生的時間竟是在幾分鐘後。沒想到一轉眼,一輛大貨車衝突
然撞上自己的轎車,而奈奈死亡的過程竟然和報紙裡記載的內容完全吻合!日後英
樹便不斷的收到預言報紙,死亡的人數不停的增加。
恐怖漫畫的先驅角田次郎先生,於 1973~1975 年在週刊漫畫少年 Champian 裡連
載了作品《恐怖新聞》。那衝擊性的表現手法及令人驚愕的結局,讓當時的讀者陷
入恐怖的漩渦之中,至今一直都還是讀者強烈支援的不朽名作。現在以《恐怖新聞》
的故事大綱為架構,用現代方式重新詮釋,且加上最新拍攝手法,導演鶴田法男善
用自己獨特的拍攝手法,如《七夜怪談之貞相大白》、《案山子》等電影都是他的
代表作。 (資料來源:東森新聞報)
觀影感想 文/銀色快手 原載於妖怪煉成陣
我和天使C去西門町絕色影城看《戰慄時空》The Jacket 的時候,看到《預言》
Premonition 的海報才知道這部電影,DM的宣傳文案寫著「恐怖新聞」預言所澤線
脫軌事件,使我想起前不久才發生過類似的日本列車脫軌意外,傷亡人數也是超過
百人以上,驚人的巧合性引發我的好奇,想一睹為快,不過當我看完這部電影之後
觀影前的預期心理彷彿垂直落體般盪到谷底。
還記得同樣由漫畫改編的電影《驚心動魄》Unbreakable。片中的不死之身(布魯斯
威利飾演),經歷了一場可怕的列車意外卻毫髮無傷,他並不知道將來會面對的大
魔頭居然是一位先天性成骨不全症(Osteogenesis Imperferta)患者,這種罕見疾
病俗稱「玻璃娃娃」,這位大魔頭(山繆傑克森飾演)以專業的手法製造人世間的災
難,為的是千萬分之一的機率,尋找到擁有不死之身的幸運兒,該片緊扣著「命運」
的主題,反諷意味濃厚,擁有敏銳如「讀心術」般的超能力,不見得是件好事,
布魯斯威利證明了這點,同樣地,擁有「預言」的能力只會讓人陷入無止盡的恐懼
深淵。
在《預言》裡頭,中學教師里見英樹,只因為他無意間發現了預言不幸事故發生的
恐怖新聞,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與死神做了近距離的接觸,片中主角隨時隨地都觸
摸著死亡的氣息。這不僅是人面對生命進行的殘酷遊戲,也是人對於死亡尊嚴進行
的踰越與踐踏。自動飛來的「恐怖新聞」感覺相當無厘頭,卻是本片唯一的賣點,
重點不在於命運背後的操縱者是誰(是誰來發行這份恐怖新聞?)也不在於討論預
言者被揀選的標準(在舊約聖經裡揀選先知與西藏密宗尋找轉世活佛的條件都相當
嚴苛),真正所要闡述的是,當一個人得知生命即將終結,他會做出何種抉擇?是
極力改變自己的命運,還是默默地接受命運的安排。
相似的類型在好萊塢的電影《回到未來》Back to The Future (1985) 系列首開風
氣之先,但其實這個點子最早是源自南美魔幻寫實小說作家馬奎斯的作品所改編的
《預知死亡記事》Cronica’de una muerte anunciada,近年來的耳熟能詳的佳作
則有《黑洞頻率》Frequency和《蝴蝶效應》 the Butterfly Effect。因為這類的
題材相當吸引人,韓國導演也借用《黑洞頻率》的創意拍了《八月照相館》。為了
吸引相同取向的觀眾,影片代理商將《預言》比擬作日本版的《蝴蝶效應》,恐怕
會讓觀眾失望了,因為《蝴蝶效應》已經成為此一類型的決定版,連動員了三位導
演合拍的《戰慄時空》也未能超越它的成就。依我之見,將《預言》視為《七夜怪
談》系列的衍生物或番外篇,比較符合這部片給人的第一印象,尤其是里見英樹為
了拯救自己的女兒奈奈免於車禍意外所引發的一連串行動,與《七夜怪談》的淺川
玲子(松松嵨菜菜子飾演),為了拯救自己的兒子,不惜一切找出奪命錄影帶的下落
以及特異功能者的實驗,都讓人有似曾相識的熟悉感。
關於特異功能者的實驗,必須回溯日本明治初期盛行的超心理研究熱潮:「當時有
位研究日本靈異現象的福來友吉博士為了證明特異功能的存在,找到千鶴子作研究
,並在媒體面前作實驗,沒想到在當時的社會中並不容忍受這種荒謬理論,紛紛指
稱她為騙子 ,年方二十五歲的千鶴子因受不了媒體如此批評而服毒自殺(指的就是
報紙輿論的抨擊)。另一位特異功能者長尾郁子則是日本首位能利用「念寫」能力,
將自己腦裡所想像的畫面或文字投射在影像底片上的傳奇人物,在千鶴子死後,福
來博士也找上她作研究,然而同樣的在媒體面前被認為是怪力亂神,而步上千鶴子
的後塵。」─以上摘自《七夜怪談》網站資料。
酒井法子飾演的妻子立原綾香,在大學裡負責超心理學的研究工作,擅長「念寫」
特異功能者的靈異專家告訴她說,這個世界不管是過去或未來所發生的事件,都被
存放在宇宙的某個角落,聽起來像是母體的龐大資料庫,有的科學家稱之為「訊息
場」,這種假設我是相信的,而擁有天眼的人,據說可以從額前的虛擬視屏,看見
過去或未來的片斷,如同《關鍵報告》Minority Report 利用夢境預知犯罪的先知
們,對於不可預知的命運,人絕對有選擇的自由意志,去對抗命運的不可逆轉性。
由於每個人不同的抉擇,產生不同的可能性,假使這些可能性在宇宙中都成立的話
,就會出現「平行世界」的科幻概念,《蝴蝶效應》、《雙面情人》Sliding Doors
或是《蘿拉快跑》Run Lola Run 就是在表現這些平行世界的因果論,任何一個小
小的改變或抉擇都可能引發巨大的變動,鶴田法男在本片的尾聲,對於命運逆轉後
所承擔的後果,安插的跳接畫面我覺得是本片最精采的部分,你已經分不清何者為
真?何者為幻境?一切彷彿輪迴池前的前世鏡,照映著過去悔恨的一切。里見英樹
無法彌補失去女兒的抱憾,才會不斷經歷車禍發生的痛苦,像是唐人傳奇〈杜子春〉
企圖斬斷塵欲潛心修行卻無法抗拒心魔的召喚,以為自己是母親,親眼目睹自己的
孩子被人用刀劍活活殺死,忍不住放聲大叫,頓時一切修行又回到原點,因無法根
除內心的七情六欲,當不成仙只好認命做個普通的凡人。
本片中描述「恐怖新聞研究專家」鬼形禮的末路,讓我有種自我投射的恐怖感,因
為我的妖怪書架上,也蒐集了許許多多怪奇事件的記錄,愈深入那裡面的世界,愈
覺得人生是如此荒蕪寂寥,對於自己孓然一身的命運感到惶恐。「鬼形禮」這個名
字,來自角田次郎漫畫中的靈感少年,當他得知「預言」想要對當事人提出警告的
實驗,或許改變了當事人的命運,讓對方幸運地逃過一劫,但是改變命運的業力卻
以烙印或死斑的不思議現象浮現在他的身上,後來里見英樹也步上了他的後塵,預
言了所澤線脫軌事件,適時拯救心愛的人之後,手臂上也出現了猶如被火紋身般的
可怕傷痕。還有得了早衰症的預言少年,在精神療養院才待了短短半年的時間,就
變成像是接受過化療手術的老人。據說如果每天持續閱讀恐怖新聞,每讀一次壽命
會縮短百日,因此預言少年才會得了早衰症吧。得知預言的人,會產生強迫症的行
為,不斷地去書寫、記錄纏繞在他心中揮之不去的預言訊息,如果遭遇了這種情境
真的會使人發狂。不過,預言少年在精神療養院的強迫行為倒使我想起《鵝毛筆》
Quills 的薩德伯爵 ,差別在於薩德終其一生書寫的是種種脫離常軌的異常性行為
、不倫關係,而預言少年寫的則是如咒怨一般的預言(時間、地點、人名、事件的
關鍵字)。
我覺得有預言能力的人下場都很可悲,他們經常被當作是精神病或瘟神,像是前幾
年的驚悚片《天蛾人》The Mothman Prophecies發現災難即將來臨的李察吉爾卻難
以挽回既定的命運;或是《見鬼》The Eye 女主角李心潔因移植眼角膜,發現自己
身上藏著另一個擁有預言能力的靈魂(原麗淇),最後因為難以承受村民的輿論壓力
憤而懸樑自縊。即使預言了自己死亡的時刻,仍無法擺脫拿著鐮刀的死神,突然間
割斷了生命的靈線,那麼預言又有何用呢?生命的無常,像是一種難以抵抗的自然
力,經常在我們的周遭顯現它的無情與殘酷,所有的抉擇指向命運的終點,也有可
能是無盡的當下,在我們心中反映的幻影,在這一世或許命定是如此,但在平行世
界裡也許又是不同的際遇,如果不能學習放下或解脫,終究無法跳脫出苦海輪迴,
《戰慄時空》和《絕命終結站》Final Destination 給了我們相同的啟示,所有人
都不願意去面對這樣的宿命論,那麼唯一的方法就是要跟死神競賽,遠離一切危險
的潛在因子,心無罣礙,無罣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
延伸思維>時空機的必需?
文字/小歐
現在的科幻作品很喜歡討論有關時空的的問題,不是可以回到過去改變什麼事,就
是跑到未來去做點什麼,凡是喜歡看"哆啦A夢"的,或是看過"回到未來"、"漂流教
室"、倪匡小說……的人大概都能透過這些電影或小說的情結想像一下來去過去與
未來之間是什麼樣的情況。
每次看到這樣的情節,我都在想,大雄每次坐著時光機到未來去看自己,和現在的
自己有什麼不同,那是不是同一個自己呢?如果人只有一個,但藉由時空儀器的傳
輸之後,那單獨而唯一的自己就不再只是一個了呢?現在的科技還沒有辦法完全的
證明這個問題。
儘管無法證明,但這議題中的精神我們已經可以好好思量利用了。我覺得過去的自
己、現在的自己和未來的自己,其實是同時存在的,只是都是以同一個身體在執行
一切的生活,過去的自己就是我們的記憶,未來的自己是期待,三者並存,讓我們
可以活得更為便利。
科幻作品中超越時空,多半只有一個目的,就是要改變什麼事,以挽回或阻止使不
好的事情不要發生,看起來這是非常符合邏輯的想法,只是我在想要讓不好的事情
不要發生,真的只有大費周張地回到另一個時空不可嗎?對於我們僅擁有的現在,
我們真的無計可施嗎?
我覺得那樣真的是非常麻煩的事,而且以後如果科技真的是這樣,那不是很麻煩,
我們原本都共同記憶某件事是發展成A狀況,但是我們之中有個傢伙覺得這樣不行
,就花了筆大錢坐進時空機回到過去去改一改,那是不是表示我們一群人跟著他轉
向另一個時空的叉路,或者一起重製記憶成B狀況了呢?這確實是我愚蠢的假設,
只不過我真的覺得那種違背自然的時空機器是很詭異的。
不過再進一步思考,或許對於時空焦慮的起因在於恐懼「後悔」,因為對過去的某
件事感到後悔,所以我希望可以回到過去,改變那一刻;因為害怕未來的我會後悔
,所以對於現在該怎麼做猶疑不定。對於「後悔」這個情緒的恐懼,似乎是這個問
題的一個重大關鍵。
如果問題推到這裡,那麼一切應該就簡單很多,只要我們對於自己的認同擴大一點
就行了。試著把過去的自己和未來的自己都當作自己,如果這樣反而看不清楚的話
,就把過去和未來的自己都當作自己最好的朋友吧,並且試著尊重它們。過去的自
己會決定什麼事,一定是當時的情況中那個決定是那個時空裡最好的決定,所以他
才會這麼做;同理,在現在猶豫不決的時候,就選擇自己現在最想試試看的那條路
去走吧,要相信未來的自己和現在的自己的友誼,他也會同樣尊重你的決定的。只
是這樣而已,只是這樣的話,「後悔」就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以前沒做好,現在
承擔些後果也是理所當然的事;現在沒有辦法完成的事,就麻煩未來多擔待一點,
三者之間有著美好的默契,人生也就會不再有那麼多的抱怨和悔意。
人生其實就真的像是一條河流一樣,上游水量稀薄、中游頑石深劣、下游泥沙汙積
,在不同的階段就會有不同的問題,這是一種因果,也是自然。過去現在和未來,
都一直在當下的階段努力著,試著寬待不同階段的自己,試著體恤自己的過去,試
著把握現在,試著相信未來,當生命中的遺憾減少,我們又何需時空機呢?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9.40.232
junji-ITO 近期熱門文章
PTT動漫區 即時熱門文章
28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