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徵文] 阿普成長史

看板APH作者 (時之秒針)時間16年前 (2009/08/10 04:00),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Tbilisi (Amierkavkasia)》之銘言: : ※ 引述《AthrunZa (時之秒針)》之銘言: : : 照理說阿普是一定會消失的 1918普/魯/士/王/國就不再是王國了 而普/魯/士的名字一直延用到1945年為止 : 但就算到此時普.魯.士還在, 甚至到了1933年希.特.勒通過授權法案, 以納.粹.黨 : 架空整個帝國及旗下各邦政府時, 不論憲法或法律上, 普/魯.士.共.和.國仍存在, : 直到 1945 年德.國戰敗分割佔領時, 盟.軍基於普.魯.士領土太大, 且帶軍國主義 : 意含, 故正式解散普/魯.士.共.和.國, 並規定新的德.國各邦可以叫任何名字, 就 : 是不准出現普/魯.士之名 (所以柏.林外的邦就改叫勃.蘭.登.堡), 加上傳統上叫 : 普.魯.士的地方及其首都哥.尼.斯.堡, 被伊凡跟波波瓜分, 這時普.魯.士不論地 : 理還是法律還是名義, 都真的滅亡了. 普/魯/士是個軍事強國 就算拿先生戰爭大輸 但卻懂的用整個民族來改革 然後又成為一個更強的國家 繼續在戰爭中馳騁 1806-1813 萊/茵/邦/聯 會員國 巴/伐/利/亞 列/支 黑/森 薩/克/森etc 德/意/志地區內只有奧/地/利、普/魯/士、丹/麥控制的荷/爾/斯/泰/因和 瑞/典的波/美/拉/尼/亞地區未有加入邦聯 1813 萊/比/錫/戰/役 拿/破/崙/戰/爭中最激烈的戰役,拿/破/崙的戰敗代表著 拿/破/崙/統治德/意/志的最後希望已經幻滅。隔年元/老/院宣告廢除拿先生 的帝位 (維/也/納/會/議只能維持約40年的無大規模戰爭之和平) 1815 拿先生失敗後列強瓜分義/大/利 1815-1866 德/意/志/邦/聯 約同法/國/大/革/命時期的帝國領域,只少了比/利/時 邦聯成員國由神/聖/羅/馬/帝/國時期三百多國劇減至三十九國。 由於奧/地/利與普/魯/士都怕對方坐大,所以讓邦聯的組織鬆散,難以支配。 奧/地/利操控德/意/志/邦/聯,逐漸引起民族主義分子的不滿。 奧/地/利境內大量匈/牙/利人與斯/拉/夫/人一旦壯大,足以威脅奧國的統治。 1818 普/魯/士倡建關稅同盟 奠定經濟統一基礎 1832 青年義/大/利黨爭取國家統一 1834 普/魯/士成立德/意/志/關/稅/同/盟,促進貿易與工業發展。這些改革衍生了 支持統一德/國的聲音,除奧/地/利以外的大部分德/意/志/邦/國,建立了 德/國經濟的雛形。 1848 德/意/志/邦/聯在法/蘭/克/福召開以中產階級為主的國民大會,推舉普/魯/ 士國王為德/意/志皇帝來統一建國。普王不願與奧/地/利為敵,也不願自人民 議會取得皇冠而拒絕。德/意/志民族統一運動失敗。 1848.1849 北義國王對貴族宣戰 在西/西/里發生革命 在貴族和法/國攻打下 北義失敗 1850 普王自立憲法,他決定要成立一個團結北方德/意/志邦國的聯盟,讓他與上產 階級掌握實權。奧/俄兩國深恐普/魯/士壯大並主宰德/國事務,於是對普王施 加壓力。普王惟有妥協,暫時放棄統一德/國的計劃,簽訂奧/爾/米/茨條約。 1853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即向露西亞宣戰 1854-1856 克/里/米/亞/戰/爭 露西亞 對 英/法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 薩/丁/尼/亞 王國 露西亞看出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崩解 覬覦地/中/海和巴/爾/幹 半島而出兵 1854 英/法強烈反對而對露西亞宣戰 奧/地/利和普/魯/士簽署防禦聯盟協議,這 個協議在這場戰爭內有效。在奧/地/利的壓力下俄/羅/斯撤出多/瑙國家。 英/法聯軍在克/里/米/亞登陸並開始圍攻 英/法和奧/地/利在維/也/納 簽署反俄同盟。 1855 薩/丁/尼/亞加入戰爭(北義…)。英/法聯軍圍攻 俄軍戰敗。 1856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俄/羅/斯、薩/丁/尼/亞王國、法/英、奧/地/利和 普/魯/士簽署巴/黎/條/約,正式結束克/里/米/亞/戰爭。俄/羅/斯放棄所有 佔領地區 鄂/圖/曼/土/耳/其帝國的領域被保證,黑/海內不得駐軍。 *戰後奧/地/利、普/魯/士和俄/羅/斯之間的神/聖/同/盟終止。普/魯/士在這 場戰爭持中立,戰後普/魯/士與俄/羅/斯的關係變好,與奧/地/利的關係變壞 而俄/奧之間的關係惡化。英/法在戰後也開始與俄/羅/斯修好,因此貴族日趨 孤立,而普/魯/士的地位則日益增高。由此歐洲各強國之間的勢力均衡開始對 奧/地/利不利。奧/地/利的削弱同時也使北義不斷增強。北義在義/大/利統一 運動中起了支配性的地位。 弗/羅/倫/斯·/南/丁/格/爾改善了野戰醫院的衛生條件 大大提高受傷戰士生 存率 戰後南/丁/格/爾在倫/敦創辦了第一所護士學校。 1858 法叔和北義簽署反奧密約 貴族對北義宣戰 1859 奧薩戰爭 北義和法對抗貴族 收復兩西西里 1861 普/魯/士/國/王/威/廉/一/世即位 鐵血宰相俾/斯/麥 1861-1865 美/國內戰 1863 普/魯/士協助俄/國鎮壓波/蘭革命 1864 普/魯/士發動丹/麥戰爭 俾/斯/麥想測試新組普/魯/士軍隊 並評估貴族戰力 普/奧聯軍大勝丹/麥 阿普取得什/列/斯/威地區 好/斯/敦由貴族接收 1866年 普/奧戰爭 (七/週/戰爭) (德/奧間稱德/意/志內戰) 阿普對貴族宣戰 阿普和北義結盟 俾/斯/麥密謀法叔中立 亞瑟光榮孤立中 (套用某說法) 阿普: 我要統一德/國,不說德語的民族我不要. 貴族: 我要統治這一帶,在我周圍的國家都屬於我管 阿普: 你若硬要把其他民族也扯進來,那就連你也給我滾出去. 薩/多/瓦/大/會/戰 阿普連同北/日/耳/曼對抗貴族與南/日/耳/曼 (巴/伐/利/亞、薩/克/森、漢/諾/威、黑/森etc)激戰 普/魯/士大敗貴族 成立北/德/意/志/邦/聯 德/意/志/邦/聯正式解體 義/大/利取回奧屬威/尼/斯 1868 西/班/牙發生革命 女王被推翻 阿普提議同族王朝候選人 法叔不滿 1870 普/魯/士對法宣戰(?) 北義趁駐羅/馬的法軍徹軍而佔領 義大利統一 1871 普/法戰爭 法/國驚覺阿普統一的威脅 且阻礙法叔覬覦萊/因/河地區 埃/姆/斯/密/電激發出普、法兩地人民的民族仇恨 色/當/會/戰 40萬普軍包圍法叔於色/當 法/國發生政變 法叔投降損失12.4萬人 普/魯/士勝利只損近一萬人(很威~) 普王威/廉/一/世在巴/黎/凡/爾/賽/宮/鏡/廳(結怨世仇...)正式加冕為 德/意/志帝國皇帝;由普/魯/士/霍/亨/索/倫家族統治的這個嶄新帝國,成為 真正統一的德/意/志民族國家。(除了荷/蘭的林/堡、奧/匈帝國相關領地 盧/森/堡與列/支/敦/士/登之外) 1871-1918 德意志第二帝國 1887 普/奧/義三國同盟 義/大/利後來倒戈 1900 八國聯軍 1907 法/俄/英三國協約 1914-1918 第/一/次/世/界/大/戰 塞/拉/耶/佛事件為導火線 導致奧/塞戰爭... 戰後東歐因土/耳/其、奧/地/利、俄/羅/斯三大帝國瓦解 新建芬/蘭、愛/沙 尼/亞 拉/脫/維/亞 立/陶/宛、波/蘭、捷/克、南/斯/拉/夫七個獨立國家 1919-1933 威瑪共和國 1933-1945 德意志第三帝國 1939-1945 第/二/次/世/界/大/戰 希老闆的戰爭etc. 1950-1990 美/蘇/冷/戰:越/戰 韓/戰 殖民地戰爭 1990 東/德/西/德統一 結論: 阿普間接促使義/大/利統一...拿出氣魄來好嗎..義呆..一戰你還倒戈... 以下就是本家主要描述的一戰二戰故事 有些戰事是很有意思的Ex敦/克/爾/克/大/撤/退 總之阿普和阿西就是很威就是了 在此向本家致敬 參戰的國家實在很多(含民族獨立國家) 要畫完所有人設 恐怕要花頗多時間 光土叔就有分鄂/圖/曼和塞/爾/柱了 還有古世紀一些已經消失但強大過(如果要畫的話)的國家Ex波斯 嚴格來說日耳曼應該不是阿普阿西貴族的專用名詞 但已經有這樣的趨勢了 聽說二戰時希老闆還跟亞瑟攀關係說是同血緣請亞瑟結盟 亞瑟很乾脆就拒絕掉了 連維基都說阿普很像亞瑟的翻版 阿西家的國旗也很有意義 芋兄弟大好(sm6932269偷推) 閒聊完畢 以上 謝謝. -- 看著樹枝上的兔皮 大概是希望雪地遇難時會有人伸出援手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8.51.168

08/10 10:35, , 1F
結論的義/大/利忘了加避國名檢索符號喔
08/10 10:35, 1F

08/10 13:17, , 2F
認真 好多斜線XD
08/10 13:17, 2F
※ 編輯: AthrunZa 來自: 114.38.56.36 (08/10 21:21)
文章代碼(AID): #1AVoheXl (APH)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3 之 3 篇):
文章代碼(AID): #1AVoheXl (AP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