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豆子的碳硬化

看板ArakawaCow作者 (沒有靈魂的人)時間16年前 (2009/02/28 02:37), 編輯推噓1(101)
留言2則, 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5/7 (看更多)
※ 引述《evaandy (Belial)》之銘言: : ※ 引述《b00668880 (波奇)》之銘言: : : 現在流行自介嗎= =? : : 豆子學古利德將機械鎧表面做碳元素硬化 : : 可是這不就代表內部金屬碳成分下降嗎? : : 含碳量低=硬脆 : 錯了,正好相反~鐵的含碳量過高才會硬脆 : 事實上所謂的鐵還有鋼的最大不同就是內部的含碳量差別 : 古代鍛造師傅不知道這一點,他們只知道把鐵拿去煤碳中一直燒就可以變成鋼 一個疑惑,是生鐵 還是熟鐵 拿去煤碳中一直燒? 結果查到這樣 (看前面幾句就夠了) @__@ http://andrew0668.com/fcgi-bin/lb51/topic.cgi?forum=47&topic=71 是我的認知錯誤,還是古代人太強大呢?? 在我的認知中,之所稱之為『生鐵』和『熟鐵』 是因為『生』鐵經爐火『煮』過,成『熟』鐵 (和生石灰、熟石灰一樣道理) 而按常理,鐵是由鐵礦加入炭去提煉,產物應該先經過雜質較多的生鐵階段才對 如果生/熟鐵一詞,是依現代的煉鐵技術而言 古代人則確實先煉出熟鐵,再拿熟鐵去燒成鋼? 還是,引文對生/熟鐵下的定義是錯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2.244.42

02/28 19:46, , 1F
原文定義含碳量0.05%以下叫熟鐵,這個含量古人應該不太做
02/28 19:46, 1F

02/28 19:46, , 2F
得到...這在現代也是極低的規格
02/28 19:46, 2F
文章代碼(AID): #19g3BTeG (ArakawaCow)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本文引述了以下文章的的內容:
以下文章回應了本文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5 之 7 篇):
文章代碼(AID): #19g3BTeG (ArakawaCo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