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柳龍光無氧空氣=劇毒理論

看板Baki作者 (法蘭痞)時間17年前 (2008/08/30 14:04), 編輯推噓2(200)
留言2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3/3 (看更多)
※ 引述《bajiman (魚)》之銘言: : 姑且不討論,掌中真空跟氧氣分壓比例的關係 : 無氧空氣=毒氣這個理論還真有根據的 : 中國生產力中心出版 : 勞工安全衛生教材第一本 P237 缺氧症預防規則裡頭如是說 : 如果氧的供給量減少,把所供給的氧在瞬間就使用盡了 : 其活動立刻呈現不活潑狀態 : 如果因心臟停止而使血流停止,腦的機能也會在瞬間停止,陷入假死狀態 : 若吸入的空氣缺氧,肺之血流即無法獲得必要的氧氣分壓 : 所以只要吸入一口無氧空氣,即會有喪失意識的危險 : P289表9.1氧氣濃度與症狀中也有提到 : 氧氣百分率6%以下的空氣會使人"一瞬間"昏倒 : 結論,那個理論不是髂吼蘭的 : 原來板垣還有上過勞安課程(笑) 一點氧氣的小知識,我工作地點的實驗室有用到兩個氧氣的sensor.平常顯示氧氣濃度 的確是21%左右,設定好像只要濃度低於18%就會警告(沒碰過) 所以應該不是6%以下才會掛點..只要低於17%就會有危險. 氧氣: 符號: O,英文: Oxygen,發現者:約瑟夫.普利斯特里(西元1774年)。原子序: 8,原子 量: 15.9994 (±0.0001),比重: 1.10535 (air=1),熔點: -227℃ -218.4℃,沸點: -182.5℃ -182.96℃在水中溶解度: 3﹪,大氣中含量: 21﹪,自然狀態: 無色、無臭、 無味,有助燃性,大量的氧氣,呈淺藍色,在攝氏零下183度以下,氧氣可變成蔚藍色的 液體,溫度更低些甚至可得到雪花般的固態氣。大氣中是自由態的元素,在水與岩石中則 為化合物。可由液態空氣分餾去除別種氣體 而得。水經電解而成。(正極)實驗室中,常 用氯酸鉀,混以少許二氧化錳加熱而得。用製氧缺焰、氫氧火焰以熔接及截斷金屬。供製 無煙炸藥。治呼吸疾病(缺氧’症狀)。作為化學工業上的氧化劑。 生命需要氧氣。氧參與體內的各種代謝過程,是生命活動必不可缺的元素之一。吸入空氣 中的氧氣通過肺內毛細血管壁擴散到血流中。氧氣進入動脈,由動脈帶到全身各處的毛細 血管內,然後經毛細血管壁擴散,穿過組織液到達細胞。在細胞內,體內物質與氧以化學 方式結合,將能量釋放出來,並產生二氧化碳。二氧化碳從細胞進入組織液,再進入毛細 血管,在呼氣時被排出體外。正常成年人在安靜狀態下,每分鐘約耗氧250毫升,即每日 需氧約360升。但體內儲存的氧僅1.5升左右,即使全部被利用也只夠5-6分鐘之所需。因 此必須不斷吸入氧氣才能維持正常生命活動。如果供應不足或由於體內氧的代謝過程發生 障礙,無法獲的足夠的氧或正常利用氧,就會造成“缺氧”缺氧嚴重時可導致死亡。 正常人體只需要一定濃度的氧,氧的濃度過低或過高都對人有害。常壓時,在氧濃度為14 %-16%(相當於氧分壓13.3-16kpa),會出現呼吸加深加快,脈博加快,血壓升高, 肢體肌肉協調動作變差。當氧濃度為10%-14%時,出現疲乏無力,精神不集中,反應遲 鈍,思維紊亂。在氧濃度為6%-10%時,出現頭暈,頭痛,噁心,嘔吐,意識朦朧,並 出現紫紺。氧濃度在6%以下時,血壓下降,呼吸停頓,脈博微弱,發生抽搐,瞳孔放大 ,繼而心跳呼吸停止而死亡。當氧的濃度過高時,也會發生不良結果。氧濃度超過40%時 ,就有可能發生氧中毒,吸入濃度為40%-60%的氧時,主要呈肺型氧中毒症狀。開始時 會出現輕度咳嗽,胸骨後稍有不適感,進而感到胸悶,胸骨後燒灼感和呼吸困難,咳嗽加 劇。嚴重時可以發生肺水腫,甚至出現呼吸窘迫綜合症。當吸入濃度在80%以上的氧氣時 主要呈神經型氧中毒症狀。開始多出現口唇和面部肌肉抽動,面部蒼白,胘暈,心跳過速 ,虛脫,接著出現全身強直性癲瘋樣抽搐,昏迷,直至呼吸 竭而死亡。值得注意的是長 期處於氧濃度為40%以上的環境中,可能發生眼損害,嚴重者可能失明。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8.171.123

08/30 19:10, , 1F
END
08/30 19:10, 1F

08/30 23:13, , 2F
只有第一段是用打的 XDDDD
08/30 23:13, 2F
文章代碼(AID): #18kEC6ko (Baki)
文章代碼(AID): #18kEC6ko (Bak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