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模型]紅蓮二式日本發了
※ 引述《shadeowna (shade)》之銘言:
: ※ 引述《sbax8186 (幌幌)》之銘言:
: : http://www.1999.co.jp/10068471
: : 台灣應該這幾天會到貨吧...
: : 封面看起來不錯,實體的話就看個人製作功力吧..XD
: : 另外看過R2 OP之後,大概跟蘭斯洛特一樣還會再出一隻強化型吧
: : 蘭斯洛特都可以再出一隻附大型火器的版本了XD
: : 補充一下說明書上提到紅蓮貳式所搭載的機構:
: : 輻射波動機構>這個應該大家都很熟悉,就是那隻右手
: : 高機走駆動輪>等同於不列巔系kmf的ランドスピナー,位置在雙腳後方
: : 飛燕爪牙>等同於不列巔系kmf的スラッシュハーケン,位置在機體右胸
: 看起來好像是左胸的樣子
: : 呂号乙型特斬刀>特殊鍛造合金製的小刀,平時收納在背部,使用時由左手手持
: : 統合環境情報処理特殊体>就是紅蓮的頭啦XD 相當於不列巔系kmf的ファクトスフィア
: : 還有一個被說明書遺忘的左手小槍...
: : 以上
: 剛剛發文按錯鍵= =
: 感覺板上有點冷啊,來發篇文衝人氣吧
: 大家覺得紅蓮這台機體實用性如何呢?
: 雖然說紅蓮擁有那隻全機最大特徵的輻射波動右手,看起來好像是很威,可是我總覺得
: 實際威力似乎沒那麼大說,以機體性能和出力相同的蘭斯洛特來說,近戰有兩把劍,
: 遠攻有那把藍色的超長砲,加上好像有四條スラッシュハーケン(好像吧),雙手和
: 腰部各一條,屬於中近距離的武器
: 可是紅蓮感覺就遠遠不及了,飛燕爪牙只有一條(平衡不會有問題嗎?),看起來似乎
: 沒有用來攻擊過,近戰的小刀似乎只能牽制和防禦,雖然右手有隻紅蓮腕,可是我認為
: 這隻手才是大問題,
: 重點就是雖然近戰裡不論攻防一體和威力都一等一(被抓到除了脫出幾乎必死),但
: 是問題就在於硬直時間實在是太長了,一開始成田連山戰役時因為都是PK所以我才沒想
: 過,但是23話時看到那長的嚇人的攻擊時間(抓住敵機,停頓3~5秒,後面的友軍一
: 一超過紅蓮),這種攻擊方式實在不適合打團戰吧?光是抓住的時間只要有幾台過來補
: 刀或是開槍不就完了? 紅蓮腕雖然威,但似乎還不如拿普通的槍來作戰,具有連射型
: 的槍打中幾發對方也行動不能了吧?
: 蘭斯洛特的武裝不但遠中近距離通吃,配上機動性還適合打群戰,手上更配有光盾(我
: 不知道那叫什麼),最強機體名副其實,可是反觀紅蓮呢.....遠攻武器沒有,近距武器
: 不多主武裝硬直又太大,群戰放這招簡直找死......武裝也沒人家多,感覺紅蓮這台機體
: 根本只是拉克夏塔做來和洛伊德PK用的單挑機嘛
: (不過人家還有浮空裝置耶.....配備完全不平衡這樣是要怎麼打啊)
首先......
把這兩架單獨放在一起討論有點怪.....
這兩架一開始的取向本來就不同
蘭斯洛特最一開始的定位其實是實驗機
除了當作後續第七世代機種量產型的基本架構以外
還有各種裝備的使用評估(電磁加速槍,MVS劍,光盾,飛行裝備)
既然是要當做量產機跟裝備的各種評估
本來做成泛用型就很正常
紅蓮二式則是屬於特化機
針對特殊的戰場需求而做出來的
很明顯這是近距離格鬥戰特化機
比較大的特色在輻射波動裝置
以動畫中的表現來看
這玩意無法把能源長時間聚集住
所以沒有辦法當成火器使用
自然只能在近戰用
所以紅蓮二式一開始擅長的領域就被限制住了
各有優缺點
單就目前劇情來看
一但被紅蓮二式抓到
直接就掰掰
也沒有防禦手段
所以柯內利亞在成田那一戰完全敗給華蓮
朱雀沒事的理由在
蘭斯洛特本身機動性跟速度不輸紅蓮
如果駕駛員技術不錯的話
當然可以與之抗衡
反之蘭斯洛特的優點是
可以對應任何情況
至於飛行系統方面....
拉酷夏塔一開始就說了
FLOAT系統的開發她慢了洛伊德一步
這一點紅蓮會輸理所當然的
至於硬直時間方面......
老實講......
對於近戰特化機要追求一對多還打的很輕鬆
前提是兩邊的技術力落差太大
導致另外一方的機動性或火力,速度....等方面完全拿紅蓮沒辦法
才有可能
--
我是人妻控老王!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3.195.134.169
→
04/13 21:21, , 1F
04/13 21:21, 1F
→
04/13 21:26, , 2F
04/13 21:26, 2F
推
04/13 21:26, , 3F
04/13 21:26, 3F
推
04/13 22:28, , 4F
04/13 22:28, 4F
→
04/13 22:32, , 5F
04/13 22:32, 5F
→
04/13 22:32, , 6F
04/13 22:32, 6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CODE_GEASS 近期熱門文章
PTT動漫區 即時熱門文章
11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