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漫畫如何與博物館、影視合作?「蓋亞沙龍

看板C_Chat (希洽)作者 (goatcheese)時間4年前 (2021/01/29 08:30), 4年前編輯推噓2(205)
留言7則, 3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1/1
完整新聞標題: 漫畫如何與博物館、影視合作?  「蓋亞沙龍」邀35位講者跨領域對談 新聞來源:鏡週刊 記者:文/周文凱 攝影/李鍾泉 完整新聞內文: (2021.01.26 17:13) 今年台北國際書展再度因疫情影響宣布 停辦,部分原先計畫參展的出版社,也 改以舉辦小型活動因應。蓋亞文化宣布 與臺灣漫畫基地合辦「蓋亞沙龍」,今 天(26日)起至週日(31日),在於臺 灣漫畫基地登場。 「蓋亞沙龍」規劃了16場活動,其中包 含14場講座與2場漫畫創作分享會,活動 地點漫畫基地二樓空間也特別打造成客 廳沙龍,共邀請35位講者參與;其中包含 導演王小棣、文策院董事長丁曉菁、影視 聽中心董事長藍祖蔚、服裝設計師詹朴等 人,與蓋亞作者群跨領域對談。 在防疫考量下,現場將進行實名制登記, 人數限制40人,進場前要量額溫、酒精消毒,講者與聽眾也會全程戴口罩,並保持 社交距離,會後開放讀者簽書。至於無法 親至現場參與的民眾,蓋亞文化臉書專頁 也將進行現場直播,可透過網路觀看全程 對談。 首場「蓋亞沙龍」今晚7時登場,由知名 繪師蚩尤與新北市淡水古蹟館合作的《滬 尾畫帖:淡水古蹟擬人誌》打頭陣,邀請 館長柏麗梅、歷史學者戴寶村對談,暢聊 以西元1884年滬尾之役為主軸,歷史脈絡 作根基的《滬尾畫帖》,如何將淡水紅毛 城、海關碼頭等百年古蹟擬人化,那些關 於建築的細節與歷史的故事,又如何呈現 在擬人化的角色上。 「蓋亞沙龍」其他重點場次還包括: 博物館漫畫系列 博物館該如何讓觀眾重新走進博物館? 漫畫或許是一種可能的方式。近年博物 館與漫畫展開跨界連結,包括國立臺灣 博物館、國立臺中美術館、國立臺灣史 前文化博物館、國家電影與視聽文化中 心、淡水古蹟館等官方館所都與蓋亞文 化合作推出漫畫,打破傳統博物館的思 維,將視角拓展到漫畫領域。 在1月30日(六)下午2時至傍晚5時, 將有連續2場沙龍講座暢談此一趨勢。 第1場〈後疫情時代,博物館如何以漫 畫與讀者對話?〉以學者專家為主,邀 請文策院董事長丁曉菁、臺博館館長洪 世佑、台史博副館長楊仙妃、蓋亞文化 漫畫部總編輯李亞倫等四位專家,以文 化跨界合作為主軸,談談政策、博物館 與漫畫等領域如何彼此借鑑與合作。 第2場則是以漫畫為主,由漫畫家漢寶包 、曾耀慶、簡嘉誠與HOM暢談,過去一 年來,4位創作者分別創作《雲之獸:來 自遠古的守護者》、《玦:孿生》、 《畫電影的人:手繪海報的美好時光》 、《無價之畫:巴黎的追光少年》等博 物館館藏或故事為主題的漫畫,在作品 幕後又有著什麼樣不可思議的取材之旅 ? 影視漫畫再合作 2015年,〈植劇場〉一口氣推出4個系 列共8部劇,培育許多新演員、新導演 與新編劇,並且與蓋亞文化攜手展開 「漫畫植劇場」計畫,共推出10本漫 畫,其中的《天黑請閉眼》漫畫家英張 獲得金漫獎漫畫新人獎肯定,而漫畫家 HOM與金鐘編劇柯雁心合作的《魔幻時 刻THE ACTOR》也同獲金漫獎。 今年〈植劇場Ⅱ〉將再度啟動,1月30日 上午10時至12時將舉行首場暖身活動, 由導演王小棣、《孤村草人》作者醉琉 璃與漫畫家爛貨習作跨界對話,將被改 拍為〈植劇場Ⅱ〉系列電視劇的《孤村草 人》為什麼吸引王小棣?原著、戲劇與 漫畫之間會有什麼樣的想像? 漫畫與服裝設計的跨界對話 漫畫與服裝設計之間,有著什麼樣的關 聯?1月27日(三)晚上6時,漫畫《九 命人》作者阿推與知名服裝設計師詹朴 將進行跨界對談。經典科幻漫畫《九命 人》出版至今30年,影響無數創作者, 詹朴也是其中一位。阿推與詹朴在「蓋 亞沙龍」將分別從《九命人》漫畫裡的 宇宙觀,以及詹朴的線上服裝秀〈凝視 鏡中之花〉裡的世界觀分別談起。 線上直播網址: (下方是縮網址,連結是fb ) https://reurl.cc/1g222Q 「蓋亞沙龍」活動地址:台北市大同區 華陰街38號(臺灣漫畫基地2樓) http://i.imgur.com/0AGvy6E.jpg
因應今年台北書展停辦,蓋亞文化與臺 灣漫畫基地合辦「蓋亞沙龍」,將舉辦 16場講座活動。(蓋亞文化提供) http://i.imgur.com/WOdSJhI.jpg
漫畫《雲之獸》手繪原稿,現為臺博館 收藏。(本刊資料照) http://i.imgur.com/Gyrcyx4.jpg
導演王小棣將在〈植劇場Ⅱ〉改編醉琉 璃作品《孤村草人》。(蓋亞文化提供) 新聞連結: https://reurl.cc/0D22xY 備註、分享、心得: 下面是看到新聞提到的作品名字 和大家分享 http://i.imgur.com/IZRNvQ3.jpg
http://i.imgur.com/4cgoKAS.jpg
http://i.imgur.com/pqMi6XO.jpg
http://i.imgur.com/eSzuop9.jpg
《滬尾畫帖:淡水古蹟擬人誌》 http://i.imgur.com/Pqb9YR5.jpg
http://i.imgur.com/gqvh2GB.jpg
《雲之獸:來自遠古的守護者》 http://i.imgur.com/Q92MVYR.jpg
《玦:孿生》 http://i.imgur.com/EvcokQd.jpg
《無價之畫:巴黎的追光少年》 http://i.imgur.com/x1J1amF.jpg
《畫電影的人:手繪海報的美好時光》 http://i.imgur.com/n3kTgNi.jpg
http://i.imgur.com/CJlCQDJ.jpg
《天黑請閉眼》 http://i.imgur.com/ID8vh2x.jpg
http://i.imgur.com/MCnyqRx.jpg
http://i.imgur.com/PWtYTo7.jpg
http://i.imgur.com/H56FFfG.jpg
《魔幻時刻THE ACTOR》 http://i.imgur.com/ir3qnTk.jpg
http://i.imgur.com/bVgrlPb.jpg
http://i.imgur.com/vGBGO8f.jpg
http://i.imgur.com/tk0kg3K.jpg
《九命人》 大家有看過上面哪些作品呢? ----- Sent from JPTT on my OPPO CPH1920.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4.121.24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611880234.A.B7E.html ※ 編輯: goatcheese (101.14.150.209 臺灣), 01/29/2021 08:46:54

01/29 08:57, 4年前 , 1F
想到以前故宮鄭問紀念展還只是在旁邊獨立建築的別館就
01/29 08:57, 1F

01/29 08:57, 4年前 , 2F
有「文化人」嫌棄說不倫不類。
01/29 08:57, 2F

01/29 09:50, 4年前 , 3F
感覺大眾商業漫畫客群跟博物館客群就不太一樣
01/29 09:50, 3F

01/29 09:52, 4年前 , 4F
漫畫可以融入博物館這類元素,但把推廣博物館當主題就不
01/29 09:52, 4F

01/29 09:53, 4年前 , 5F
太能成為大眾商業漫畫,在台灣大概是淪為領補助的題材吧
01/29 09:53, 5F

01/29 15:47, 4年前 , 6F
大英博物館展過日本漫畫,2019年5月那次還是開館以來規模
01/29 15:47, 6F

01/29 15:47, 4年前 , 7F
最大的日本漫畫展,他們家的推特跟YouTube上都有介紹。
01/29 15:47, 7F
文章代碼(AID): #1W4rSgj- (C_Chat)
文章代碼(AID): #1W4rSgj- (C_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