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文化部:發展獨一無二具有台灣文化特色IP

看板C_Chat (希洽)作者 (修司)時間1年前 (2023/12/21 11:25), 編輯推噓4(4011)
留言15則, 8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12/25 (看更多)
※ 引述《Glamsight (安穩殘憶)》之銘言: : 我覺得如果拆解一下「發展獨一無二具有台灣文化特色IP」,可能會覺得不太有意義。 看得當下有點想說,你說的對, 不過仔細想想,觀點上好像有點差異? 衍伸到的輔助辦法可能會有所差異。 : 首先這個「台灣特色」就有點問題 : 怎樣算「台灣」? : 把日本漫畫裡的在地街景換成台灣街景如何? : 把日本漫畫裡的黑心老闆換成台灣慣老闆如何? : 好像很有台灣特色,又好像毫無意義?界線是什麼? : 而且太在地化是不是就「反國際化」? : 我姑且就當成目標是「國際對某類作品的標籤是『台灣』」好了 : 看個例子「『J』RPG」 : JRPG 是定位為日式電子角色扮演遊戲才出現的嗎?我想不是 : 是一堆堆 RPG 「熱銷」後,後人歸類整理而成的「類別」。 : 那為啥叫「『J』RPG」,不就是最快做精做深的國家嗎? : 把東西做成熟後,世人就記得你的名字。 : 這看起來就是某些人一直以來想要的,但這「冠名」有用嗎? : 我買 JRPG 才不會看是不是日本廠,是剛好買的是日本廠。 : 而且我想很多人以前買 JRPG 應該不少都不日本廠的。 感覺不對, 我覺得在於 量 ,而不是 做精做深, 就像美式奇幻到了日本,量 堆起來了, 出現了日本特有的特徵,之後被稱為日式奇幻, 其他像是 特攝的戰隊.假面騎士跟魔法少女, 也符合你提的「日式」的特徵, 但並非真的是做精做深,感覺上都是量到一定程度, 而 龍傲天 則是「中式」的例子, 也並非是用來形容做精做深的作品,而是爛的特徵, 但即使如此也還是「中式」的特徵, 而非日式.韓式.美式的特徵。 而追求 做精做深 ,還是追求 量, 本身就會導致輔助方向的不同。 : 接著看這個「獨一無二」 : 承上所述,特色本身是一種「歸類」結果 : 而且我們這裡還會進一步當成市場的競爭結果,也就是「熱銷」 : 「熱銷」伴隨著的就是會有個時期發生爛大街複製現象 : 這絕對不局限於某個地區,台中韓一直都有參與前例 JRPG 的競爭之中 : 或者換個說法,一旦限制於某個地區就表示沒有外來競爭 : 這代表至少有兩種可能:「爛到沒人想搶」或「默默無名」 : 這難道是我們要的? : 很顯然地我們要得並不單單是個「僅限於台灣的台灣」 : 看看早期韓劇那些家族內鬥劇,還不是愛學 : 我想心理話 87% 就是「能持續發展的『市場』」 : 才不是什麼「台灣特色」或者什麼培養消費客群 : (台灣的消費客群還能不夠多嗎 XD) 仔細想想 「爛到沒人想搶」也有可能是我們要的吧? 像是推文一直提的霹靂布袋戲, 照理說,中日韓要做也都能做吧? 但是沒人想搶 日本的戰隊.假面騎士系列,也是吧? (魔法少女好像已經變成各國都有各類題材了) 可以說幾乎只有日本一直做, 就是一直做到變成日本文化的特徵, 跟霹靂布袋戲類似沒錯吧? 有沒有可能這種就是台灣追求的呢? 真的是,那輔助方向就不是給文化部去審, 而是直接丟個平台,輸入身分證去投票, 1人10票,可以用平方投票法去投, 找出台灣人喜歡的作品形式就好, 不用管什麼國際化,有夠多人喜歡的就一直補助一直做, 哪怕是「爛到沒人想搶」的類型,變成下一個霹靂布袋戲, 那也是台式IP吧? : 之所以會被當成問題其實不外乎就是「沒賺到『高附加價值』的部分」 : 那哪裡是高附加價值呢? : 很多人可能會說是「IP」,我以前也會這麼想,但這幾年我有一點不同的觀點。 : 近年有幾部作品徹底改變了我的想法 : 86、OVERLORD、我想成為影之強者!、聖女魔力無所不能 : 這些作品的動畫版板上評價都不差 : 但如果去看小說的話...我覺得沒有動畫化的話,根本就不可能這麼火 : (我恰好都看過這幾部小說 @.@) : 「高附加價值」很大程度可以藉由這些 IP 的「呈現」或者說「改編」而得 有一點是「IP」並非代表高附加價值,有可能只有知名度 就像 四海遊龍 跟 八方雲集, 鍋貼、水餃的連鎖企業,具有一定的知名度, 但很難說這IP有高附加價值, 因為四海遊龍 跟 八方雲集都沒辦法賣的比對方更高, 甚至相較於其他一般的鍋貼、水餃價格也是類似, 鬍鬚張滷肉飯也是如此,曾經想漲價也是被大眾抵制, 因此這IP只是具有知名度而已,很難說有高附加價值。 經由動畫化傳播,其實是提高知名度, 但有時候可能並不具提高附加價值的性質, 甚至可能是反過來,小說時期已經有大量粉絲確認具有高附加價值後, 才進行動畫化,正是因為有小說的粉絲量對其附加價值作為保障, 即使沒有進一步提高知名度,也是可以回收成本。 : 然後還有一個例子「李子柒」 : 看起來很中國田園風,但我仔細看那個呈現手法,感覺就是妥妥的現代精品審美拍攝。 : 還有看看那個紅學 (紅樓夢),不就是一直加入現代視角所以一直有新花樣嗎? : 而且要論賺錢,好萊塢拍電影也給我們示範過幾十年了 : 很多也是便宜買老腳本花大錢加入一堆現代化元素來拍 : (當然,這裡說的便宜是相對製作經費與收入,老也不是說什麼上古,就十年前之類的) : 所以我就覺得啊 : IP/原作本身是可能個問題,但那應該只要過某個標準即可 : 而且這個標準還可能不是有多高,重點還是「呈現/改編」 : 現在該做的其實就是挖祖墳,把以前的舊東西通通挖出來 : 不用特地搞什麼台灣特色、教育民眾 : 好好改,好好做,就想怎樣能發大財就對了 : (然後別跟我說什麼忠於原作,保持原作精神,用現代「民眾」視角大改就對了) : 熱銷 => 爛大街 => 適者生存 : 政策就是誰的東西看起來有機會未來爛大街的,我就補助誰 然而這可能就是過去台灣輔助的常見問題, 評審覺得會熱銷跟台灣觀眾真的喜歡要是有落差呢? 就變成只是評審自爽而已。 是否真的能熱銷,終究還是要經過市場驗證, 會不會反過來,真的能熱銷反而被評審淘汰了? : 爛大街後就來個適者生存、練蠱 : 活下來就是我就叫它台灣特色 : 一開始就想玩小精品什麼的,品味都還沒建立,還是先不要吧 說的對,但要怎麼輔助才能找出爛大街的類型? 進而適者生存、練蠱呢? 可能又是要討論許久的問題。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70.115.13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703129144.A.704.html

12/21 11:27, 1年前 , 1F
確實 知名不代表能一定能順利把流量變現
12/21 11:27, 1F

12/21 11:28, 1年前 , 2F
找日本那些大出版社外審呀
12/21 11:28, 2F

12/21 11:29, 1年前 , 3F
當然是評審自爽而已啊 看看那些國片
12/21 11:29, 3F

12/21 11:43, 1年前 , 4F
其實不難 有沒有特色由市場決定 而不是幾個評審委員
12/21 11:43, 4F

12/21 11:50, 1年前 , 5F
沒有量要怎麼精,就跟足球沙漠的台灣要出一個梅西一樣
12/21 11:50, 5F

12/21 11:51, 1年前 , 6F
笑死 樓上說的也是
12/21 11:51, 6F

12/21 12:05, 1年前 , 7F
講得不錯啊 很多東西要把量堆出來以後才算發展
12/21 12:05, 7F

12/21 12:05, 1年前 , 8F
然後現在這裡是 作品還在長 每個月就要踩一次
12/21 12:05, 8F

12/21 12:06, 1年前 , 9F
那些ID想看的是一覺醒來台漫突然稱霸世界了 否則都是屁
12/21 12:06, 9F

12/21 12:07, 1年前 , 10F
要有夠多的普作才能夠養出佳作甚至神作 像棒球選手一樣
12/21 12:07, 10F

12/21 12:11, 1年前 , 11F
但是一旦承認了,那代表以前的輔助方向就是錯的
12/21 12:11, 11F

12/21 12:14, 1年前 , 12F
怎麼說?不是還給你文化幣嗎,用錢投票最準啊
12/21 12:14, 12F

12/21 12:20, 1年前 , 13F
查了一下,好像是去年開始,老人沒領過,不過感覺上是
12/21 12:20, 13F

12/21 12:20, 1年前 , 14F
正確的方向
12/21 12:20, 14F

12/21 12:32, 1年前 , 15F
不說我還以為是交通部說要發展 這個可能性比較高吧XD
12/21 12:32, 15F
文章代碼(AID): #1bWx0uS4 (C_Cha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bWx0uS4 (C_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