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板友都如何對抗過敏性鼻炎?

看板C_Chat (希洽)作者 (道可道非常道)時間2天前 (2024/06/28 21:59), 1天前編輯推噓6(6016)
留言22則, 12人參與, 1天前最新討論串7/7 (看更多)
過敏性鼻炎基本上就是免疫失調,而免疫系統和內分泌、自律神經常會互相影響 ,形成俗謂「體質」。 「體質」一部分來自基因,目前醫學技術還無法改變;一部分是後天環境與生活 習慣長期塑造而成。如果想治本斷根,就必須從後者下手。 一般來說比較相關的因素有: 1.睡眠不足:一般人每天要有7~9小時的高品質睡眠,高中以下大概要8~10小時。 睡眠應盡可能規律(每天差不多時間上床,如果上床時間難以固定,至少固定時 間起床),否則容易造成生理時鐘紊亂而影響睡眠品質。 睡眠品質不佳者,可以查「睡眠衛生」做相應調整,必要時尋求醫療協助。 2.壓力、負面情緒:這些都容易刺激壓力荷爾蒙釋放,直接或間接造成自律神經 、免疫失調。 現代人普遍壓力大、身心緊繃,因此需要安排適當的放鬆、休息。 最基本的是要知道,許多常見的耍廢或娛樂,比如激烈的電競,燒腦的書籍,容 易上癮或沉迷(看完還想再看)的影劇、動漫、短影音,興奮性的音樂等等, 果無法讓身心更舒暢放鬆,就不是真正的休息。(這類活動或可帶來滿足感、自 我實現,或有益社交,未必無價值,但切勿和休息混為一談) 理想的休息可以考慮比如散步、和緩的伸展操、氣功、腹式呼吸、靜坐冥想、和 緩的音樂、輕鬆的書籍、影音等等。(並且注意看書看片要避免姿勢不良及久坐 不動) 可以參考《好好休息》一書。 3.飲食習慣: (1)211餐盤原則:把正餐餐盤切成4分,理想的比例是大致是蔬菜約佔2份,碳水 佔1份,蛋白質類佔1份。 一般而言蔬菜和五穀雜糧是比較好的益生元,有助於養出好的腸胃菌;動物性蛋 白、脂肪則容易養壞菌。而腸胃菌相會影響免疫、代謝、內分泌調控。 碳水盡可能以米飯為主,糙米、胚芽米雖較營養,但腸胃不好的人容易消化不良 ,那就寧可吃白米或適度混搭。亞洲麵包(即使是白吐司)經常加太多油鹽糖, 比較偏向糕點,不適合長期作為主食。水餃、包子往往肉多碳水少,也不適合。 蛋白質建議豆>魚>蛋>肉,植物性和動物性蛋白質最好都攝取一些。 可參考國民健康署的每日飲食指南。 (2)多攝取原型食物:加工食品較容易造成免疫、內分泌失調,有的還會增加心 血管疾病風險或致癌。(目前已知加工肉是1級致癌物,反式脂肪對心血管風險 遠大於一般脂肪) (3)忌重口味、刺激性食物:這些容易造成免疫失調或養壞菌,也和多種慢性病 有關。 (4)忌甜食、含糖飲料:精製糖容易搞壞腸胃菌相,造成免疫、代謝、內分泌失 調。人工甜味劑雖然熱量少,但也有類似疑慮,且可能加重糖癮。水果雖較營 養,但熱量較高,不宜吃多。 (5)忌茶、咖啡:二者傾向活化交感神經,讓人不易放鬆,加重焦慮,影響睡眠 品質,也容易造成消化不良,間接造成營養不良,並且有成癮性。 此外有些成份會誘發過敏性鼻炎,一般茶比咖啡容易發生。 這點比較因人而異,可觀察自身反應,如有上述問題,就不建議多喝,尤其睡眠 品質不佳者應避免依賴此類飲品提神,以免形成惡性循環。 (6)忌牛奶製品:亞洲人很多有酪蛋白或乳糖不耐,牛奶容易造成消化不良,間 接影響腸胃菌叢和免疫調控。 發酵過的乳酪、優酪乳,或精製的乳清蛋白,影響小一點,但還是奶製品,也要 注意。 這點比較因人而異,可觀察自己喝牛奶的反應決定。中醫認為牛奶容易生濕,濕 性體質的較不適合。 (7)忌菸:菸基本上就是一種空氣汙染 (8)忌酒:酒精對睡眠品質有不良影響,另外就是酒傷肝,影響解毒,毒素累積 就會養壞菌……。中醫認為嗜酒容易造成「濕熱」體質,讓體質更亂更難處理。 (9)忌冰品:(冰箱拿出來未退冰都算冰品) 嚴格來說這點要看體質,不過過敏性鼻炎病人很多是「冷底」,就算看起來像「 燥熱體質」,往往也是冷底+燥熱+濕氣的混合型態,命中率87%。 中醫所謂冷底,大抵是指「不活躍」的狀態,冰冷刺激會讓器官活性、氣血循環 效能下降,間接造成「濕氣」(代謝廢物、毒素堆積)和「局部燥熱」(慢性發 炎)。(燥熱和濕氣當然還有其他可能來源,這裡且不贅述) 一般而言如果會怕冷或怕吹風(比如難以忍受電風扇直吹)大多就是冷底,而過 敏性鼻炎患者也經常吃冰喝冷飲後容易打噴嚏流鼻水鼻塞。如果有這類狀況,就 要考慮少碰冰品。 4.規律運動:養成規律的運動習慣,可以減少負面情緒,並且能改善免疫、代謝。 著眼於過敏性鼻炎,較建議有氧運動或氣功。 5.環境整理:比如室內除塵、除濕、除黴、避貓狗等寵物、避開空汙或戴口罩等 等。畢竟要是一直持續有外在刺激,發炎反應就不容易穩定。 6.避免濫用抗生素:抗生素會快速摧毀共生菌生態系,對體質造成長遠影響。想 調回來往往需要長時間維持良好飲食生活習慣(大概半年起跳);習慣也不好就 會階梯式體質劣化(比如越吃抗生素越容易感冒、過敏)。 至於益生菌產品,不建議抱太太期待,因為天然菌相種類龐大,一般益生菌產品 遠不足以代表,更何況吃進去的益生菌能否持續生根茁壯也是水很深……。(有 研究嘗試把正常老鼠的糞便植入病鼠體內看能否改善菌相及治療疾病,或許未來 有望搞出有效的「吃屎療法」,但目前還早) 面臨生命危險時用抗生素是不得已,至於一般健康人生小病就吃抗生素,往往就 不太划算了。很不幸地,國內很多西醫傾向有一點風險就開抗生素,牙醫傾向沒 啥風險的拔牙也開抗生素,這點唯有民眾自覺去瞭解和溝通了(可參考國外抗生 素醫療指引,比如感冒通常不建議用抗生素)。 以上是一些比較常見的變數,不是每個人都一樣,但是大體上可以觀察自己的狀 況往這幾個方向嘗試,有抓到重點體質就會慢慢進步,對相同刺激的敏感性會慢 慢減少。 如果能找到好中醫師,治療方向正確,可以比較快改善體質;中醫師也可以協助 分辨體質屬性,找出需要重點努力的方向,會比亂槍打鳥嘗試有效率。不過就因 為體質是可變的,往後還是要持續維持健康生活型態(當然,體質改善後會多一 點偶爾放縱的本錢),否則還是可能退步和復發。另外就是中醫師很良莠不齊, 這部分只能看緣份……。 至於西藥,基本上都是治標,藥停效停,無法真正改善體質;不過症狀嚴重導致 睡眠品質差或身心壓力太大時,適當用藥可能利大於弊,原則上就是盡可能用最 少、最輕的劑量改善症狀,並且持續探索、執行適合自己的體質改善之道。(一 般而言洗鼻最少副作用,其次是抗組織胺、去充血劑之類,再來是類固醇;如果 有吃中藥要按醫師指示與西藥分開服用) -- 《終結內容農場》瀏覽器套件 https://bit.ly/CFTINFO 適用 Chrome 系及 Firefox 系桌面瀏覽器 適用 Android 手機瀏覽器 (Kiwi Browser, Firefox for Android 等)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59.115.5.131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719583144.A.173.html

06/28 21:59, 2天前 , 1F
以前壓力大的時候皮膚狀況真的差到哭
06/28 21:59, 1F
※ 編輯: danny0838 (59.115.5.131 臺灣), 06/28/2024 22:05:01

06/28 22:04, 2天前 , 2F
你說的我都懂 但我做不到啊
06/28 22:04, 2F

06/28 22:06, 2天前 , 3F
我也做不到 +1
06/28 22:06, 3F
我也沒辦法完全做到, 慢性病盛行本來就是因為很多人無法做到完全理想的生活型態, 所以醫生才有生意XD 不過也不是每個人體質都那麼極端, 有時只要把握住幾個重點, 還是足夠把問題改善到比較不會造成太大影響的程度。 共勉之。

06/28 22:09, 2天前 , 4F
主要是飲食和空氣汙染使基因受損,壓力也會使基因受損
06/28 22:09, 4F

06/28 22:14, 2天前 , 5F
拜託不要唬爛,中醫沒有屁用
06/28 22:14, 5F
中醫是很良莠不齊沒錯, 不過抓對治療方向的話,會有一定的治標或治本效果, 有些複方甚至有RCT研究支持,雖然整體證據品質還不到很完整。

06/28 22:15, 2天前 , 6F
去充血劑最不能用,類固醇沒啥後遺症,因為是外用,
06/28 22:15, 6F

06/28 22:15, 2天前 , 7F
不是內服,拜託不要亂教
06/28 22:15, 7F
就像皮膚塗類固醇塗久會變薄變脆弱, 吸入性類固醇用久了也會讓口鼻呼吸道黏膜功能劣化, 雖然進展慢,但比較不可逆。 至於去充血劑確實有其興奮性及風險, 但劑量適當的話反而不太會有長期性的健康危害。

06/28 22:29, 2天前 , 8F
那我活著幹嘛
06/28 22:29, 8F
※ 編輯: danny0838 (59.115.5.131 臺灣), 06/28/2024 22:32:39

06/28 22:35, 2天前 , 9F
呼吸胸腔科的醫生說類固醇可以吸保養的是豪洨的嗎?
06/28 22:35, 9F
類固醇的藥理作用就是把發炎反應壓下去(以及一些不想要的副作用), 但是整體而言還是只有治標, 停藥後發炎反應通常會暫時不活躍一陣子, 藥效完全退了以後症狀還是會回來, 如果病人沒有另外做些什麼去改善體質(免疫調控)的話。 這樣算不算豪洨,取決於你怎麼定義這個詞。

06/28 22:35, 2天前 , 10F
這些我都知道,但我想知道的是天天吃油炸甜食熬夜打電動
06/28 22:35, 10F

06/28 22:35, 2天前 , 11F
不運動也能保持身體健康的方法
06/28 22:35, 11F
基本上要嘛您基因異於常人; 要嘛就是下很大的工夫把體質從60分提升到90、100分, 可能就有資本放縱相當長一段時間, 甚至到壽命盡頭都還不會有可見的影響; 但嚴格說來也不是真的「保持身體健康」, 只是有比較多存款可以扣而已。 而且大多數人是無法做到的,可能從60分提升到65、70分就上不去了; 真的能一直爬上去的,大概也已經習慣成自然了,不太會回到那種放縱的生活XD ※ 編輯: danny0838 (59.115.5.131 臺灣), 06/28/2024 22:48:57

06/28 22:59, 2天前 , 12F
中醫治過敏性鼻炎有用啦,只是一般人可能要換過幾十個
06/28 22:59, 12F

06/28 23:00, 2天前 , 13F
醫生才能找到真正會治過敏性鼻炎的那個
06/28 23:00, 13F
中醫如果能做到吃藥幾天幾週讓症狀明顯改善, 接著調理一陣子後能減掉西藥、停掉中藥相當一陣子還症狀穩定, 就算是有相當水準了。 (排除某些巧合,例如治療一陣子恰好過了症狀好發季節之類XD) 至於要說長期的話,我沒看過哪個厲害的中醫或西醫是不在乎衛教的。 厲害的醫師,往往就只是比較有手段讓病人乖乖聽話, 也許是一開始判斷體質及衛教很精準,讓病人只要重點做一、二件事就大幅改善問題; 也許是有一些方法能幫助病人排解心結及障礙,讓病人心甘情願去徹底執行; 也許是四診超強,比如每次偷吃冰都會被抓包,然後就不好意思再吃etc。 如果病人的期望是生活習慣完全不用改變, 吃幾個月中藥就「根治」過敏,一輩子不發作, 我個人認為恐怕看一千個一萬個中醫都做不到啦。

06/28 23:01, 2天前 , 14F
經常用除濕機處理房間,偶爾整理房間
06/28 23:01, 14F

06/28 23:01, 2天前 , 15F
要用點心思找自己病灶,我就是對高溫高濕不耐
06/28 23:01, 15F

06/28 23:03, 2天前 , 16F
慢性氣管炎在夏天更嚴重,冬天明顯覺得活力提升
06/28 23:03, 16F

06/28 23:03, 2天前 , 17F
偶爾睡覺開除濕機,讓身體至少有1/3天處於低濕環境
06/28 23:03, 17F

06/28 23:04, 2天前 , 18F
連帶皮膚發炎的毛病都少很多,反觀當兵時就很慘
06/28 23:04, 18F

06/28 23:05, 2天前 , 19F
太多發炎+高溫環境容易免疫力衰弱,幸好當完了
06/28 23:05, 19F

06/28 23:06, 2天前 , 20F
記得睡覺都在咳,半小時醒一次,還吵到別人
06/28 23:06, 20F
調整環境其實比較偏向治標,但也是治本的重要環節。 如果體質真的有改善, 應該是可以在多數人不會有症狀的溫度濕度下,像其他人一樣不會發作。 如前所述,在體質調好以前, 多少還是要調整環境,減少刺激, 否則過敏、發炎反應不容易穩定下來。 但如果只做這個,基本上並不足以改變體質。

06/29 06:25, 1天前 , 21F
這麼一大篇我可以總結兩字:出家☺
06/29 06:25, 21F

06/29 11:09, 1天前 , 22F
類固醇用完早上都不會狂噴嚏了,去充血劑才是最要不得的
06/29 11:09, 22F
※ 編輯: danny0838 (59.115.5.131 臺灣), 06/29/2024 12:38:06
文章代碼(AID): #1cVi6e5p (C_Chat)
文章代碼(AID): #1cVi6e5p (C_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