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淺野一二O《虹之原》──如一場拼圖遊戲
在那段什麼都看的年紀,接觸到淺野一二O的作品,
成了我心目中近乎咒物般的存在,
觀看過程十分壓抑,心理與生理皆感疼痛。
年初不知受了什麼刺激,買了些他前期的短篇來看。
經歷多了點,口袋裡的分析工具也多了點,
作品能與自身經驗產生連結的情況下,
現在來看覺得也不錯,看完後有著相當的思考空間。
轉生題材的少年漫到 2025 年的今天仍如雨後春筍般。
或許因為這些題材提供了各式各樣的逃避場景,
又能透過主角的成功經歷,
讓讀者在心理上獲得某種補償。
相反,屬青年漫的淺野一二O作品截然不同,
是要讓人直視現實,無法輕易逃避內心的痛苦與掙扎。
作品中的角色們沒有一般漫畫讀者所期待的出口、轉化,
如老師是個完全停滯的角色,
沒推動劇情,而是強化了主題和情緒:
不是每個人都能逃離命運,不是每個懊悔都能帶來救贖。
在我的理解中,《虹之原》的中心思想並不艱澀──
勇敢打開那個可能象徵夢想抱負的錫鐵盒子,
人在回望人生時,你會希望過去的自己抱著那盒子。
而背後的敍事角度與時空交錯的「包裝」處理得很好,
虛實交錯的表現力,甚至讓我隱約想起《Perfect Blue》。
如果像以往那樣只著眼畫格上的表像 ,
很大可能會直接得出「一群神經病的故事」的感想,
把無法理解的痛苦貼上的標籤,推到「他者」的位置。
但很多時候,看得見的表像往往不是重點,
都是象徵性的符號,像「哥抽的不是菸,是寂寞」那類。
例如:
成了植物人的背後,可能象徵被社會與家庭所遺棄;
蝴蝶頸飾的重現, 可能象徵創傷已無法再被壓抑,等等。
這些解讀未必是最合理、最標準的「答案」,
但符號本身有著足夠的空間, 可以注入各種詮釋,
視乎讀者當下手上有著什麼工具或感悟。
另外,我也喜歡他的作品中
穿插在畫格之間很有詩意的字句。
淺野連載《虹之原》時只有 23-25 歲,
不禁讓我思索,他在成長階段究竟經歷了什麼,
以致今天的我仍無法充分掌握作品中各種符號的深意。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36.52.36 (香港)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758376377.A.4EB.html
C_Chat 近期熱門文章
11
16
PTT動漫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