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討論] Remember 11角色象徵──Archetype(雷)

看板C_Chat (希洽)作者 (())時間13年前 (2012/08/01 01:44), 編輯推噓2(201)
留言3則, 2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出處:Remember 11-the age of infinity-設定解說Fan Book Remember 11的角色設定,使用anima與animus。這正是榮格所構築的「原型」概念。這裡 闡述它作為劇情基礎,所蘊含的意義。 無法觸及的所有物──『心』 被人們稱為『心』的東西,究竟以何種形式,存在於身體哪個部位?又是由什麼所構成? 這些問題,至今仍然未能判明。但矛盾的是,心確實存在,誰都能認識這一點。那麼,唯 心來說,『心究竟是什麼?』,研究這個問題的理論,就被稱為『心理學』。心理學作為 自然科學,它需要使用誰都能證明的客觀事實作為基礎。但正如前面所說,心只能在主觀 上感知得到。因此,心理學以人類行動作為論據。也就是說,它也有利用行動進行推斷的 統計學一面。正因為這種模糊性,可以說,心理學現在仍然處於探索階段。 研究心因疾病的心理學 心理學的目標,不僅僅是究明心本身。事實上,它在醫學方向上的需求反而更大。即使身 體沒有病症,人與人之間也存在差距。因此,心中會產生憂慮。這種憂慮,準確來說,是 以自身或者他人為對象。即使如此,只要不在行動上面表現出來,就不能算是疾病。但如 果憂慮加重,可能會導致社會適應力低下。在極端情況下,有可能導致對社會的厭惡與自 我隔離。人們這種對他人(或者說是對難以理解的現象)產生的抗拒反應,在幾百年前,還 被認為是『惡魔附體』。這種不明原因的問題,被強加上冠冕堂皇理由,從而使人們遭到 迫害。進入近代以來,隨著國家政局逐漸穩定、法律實行強化,以及心理學的普及和精神 醫學的創建,這種暴行終於得到抑制,不會再浮上社會表面。但即使現在,也不能保證這 種行為已經被根絕。無論如何,隨著以心理學為基礎的精神醫學出現,這種心理不健康的 情況,已經被認識為一種疾病。相對,治療也已經進入嘗試階段。想要治療或預防一種疾 病,首先,要搞清楚它的成因與機理。這種疾病的成因為何?這個難題,至今也沒有得出 結論。但大約一百年前,意見大致上分成兩派。一方認為,是大腦的功能障礙引發疾病, 也就是病因屬於物理性;另一方,主張心理疾病的病因在於精神層面。其中,支持後者的 ,包括佛洛伊德和榮格。 佛洛伊德與榮格對心靈的解釋 西格蒙.佛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猶太人)創立的『精神分析學』,基 本上,就是他對心的解釋與理解方式。這是他身為精神科醫生,利用實際臨床經驗提出的 概念。注重細節,具有說服力。他指出心理學的一個發展方向。至今,其理論仍然是精神 分析的重要基礎。卡爾.古斯塔夫.榮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瑞士人)和 佛洛伊德一樣,是精神科醫生。他在『心理疾病的原因,在於精神之中』這一點,和佛洛 伊德意見一致。但她在心的詮釋與理解方式上,則有自己獨特的見解。這點,導致榮格離 開導師──先驅者佛洛伊德,自己創設『分析心理學』。在『心理由意識與無意識構成』 這一點上,兩人觀點是一致的;與Remember 11有較大關係的地方,同時,也是兩人觀點 的差別,在於佛洛伊德認為無意識下行動的原動力,在於性的衝動;榮格則將無意識分為 個體無意識及集體無意識。前者,指代已經忘卻的經驗與感情等因素;後者,則指代人類 作為生物,天生就具有的行動規律。人類在這兩種因素的驅使下,進行無意識的行動。 集體無意識的共同點 集體無意識包括與生俱來的知識。它會使人類進行例如眨眼、呼吸等本能的生理活動。除 此之外,榮格還認為,決定人類心理活動的方式,也屬於集體無意識。在不能確定其具體 內容的情況下,榮格給予其『原型(Archetype)』的定義。榮格在做精神科醫生的時候, 認為治療精神疾病,需要理解患者的深層思想。因此,對很多精神分裂患者進行徹底的調 查與分析。調查出來的結果,是很多患者在其精神之中,為自己創建一個安寧平穩的理想 世界。這個世界與現實間不可逾越的鴻溝,為患者帶來無盡的痛苦。這種行為,也就是所 謂的逃避。但榮格的著眼點不在於此。他認為,即使是沒有罹患精神疾病的人,也會為心 理健康,或者說,為尋求平衡,創建這麼一個世界。逃避行為本身是否有將現實逐漸向理 想靠攏的傾向?在很久以前,能夠想到當今社會體制的人,也不過是妄想而已。榮格認為 ,無論是否有精神疾病,人類自太古以來都會進行相同構想,藉此尋求心靈平靜。也就是 說,無意識會為心靈帶來安寧,與心靈進行相互間的補償。為說明這一點,榮格導入原型 的概念。 原型概念的創建 榮格將集體無意識中的一部份,定義為原型。其根據,除去上述的精神病患者與大多數正 常人所構築世界觀共同性以外,還包括完全沒任何接觸的文化神話中,令人驚訝的相似性 。榮格從中推斷出,創作神話傳說的人們,構想應當也是大同小異。他以此為由,進而認 為人類的集體無意識中,擁有一種抽象根源。同時,將這種抽象根源──也就是原型── 這一概念,按照對精神影響進行分類。於是,出現anima與animus。 代表性的原型 Remember 11中心等人,均對應代表性的原型。最後,讓我們列舉出來。 「anima」(こころ的原型):在拉丁語中為『靈魂』之意。是男性無意識中的女性根源, 也就是以感性為主的理想女性特徵。 「animus」(悟的原型):是anima的陽性形式。與anima相對,是女性無意識中具有理性思 考能力的男性特徵。 「shadow」(犬伏的原型):指的是能夠讓人們實施邪惡行動的衝動。它可以讓人拋棄無用 的東西。 「trickster」(ゆに的原型):不僅包含孩童般的純真,與shadow般的殘酷;同時,也能 夠作為打破桎梏超越常識的一種衝動。 「persona」(黛的原型):在拉丁語中意指『面具』。它使人在社會中,必須按照地位和 理念,扮演某種特定角色。 「great mother」(カーリー的原型):具理想母性特徵,能包容、提攜、養育她人。 「old wise man」(黃泉木的原型):充滿睿智的根源。 -- 一個人的見識,        決定他的視野;               一個人的氣度,                      決定他的作為。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8.168.250.20

08/01 01:46, , 1F
先推再看,鮮感謝資料補充,這本設定集好難找...
08/01 01:46, 1F

08/01 01:46, , 2F
08/01 01:46, 2F

08/01 10:32, , 3F
08/01 10:32, 3F
文章代碼(AID): #1G61bzSw (C_Chat)
文章代碼(AID): #1G61bzSw (C_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