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貼]舊的台大卡漫社刊EVA介紹稿重貼(三)
作者: ask (K.K.) 看板: ACG_Review
標題: 台大卡漫社刊十二期的EVA簡介(三)
時間: 中山大學[山抹微雲]藝文專業站 Tue Jan 6 20:11:14 1998
<前言中的前言>
感謝您將前二文看完 這一篇就是重點 以心理分析(包括古典的佛老和
現在那些奇怪人士都沒唸的客體關係理論)角度切入的評論 之所以那麼
切是因為很多人不明瞭EVA中間插入的英文SUBTITLE的由來及意義(再
加上偉大的衛視又給它剪了:<)故深有感觸.
綾波零獨白的部份相當重要 由於該文曾PO在本板過 據信應該在精華
區 請自行參考(或至台大計中站參考).又 影響九七年八月號的EVA
稿即脫胎自此文作略微修正 請參考之.
最後 聽說最近訂購這本社刊的讀友們都認為本文是該書的精華 在此謹
向各位讀友表示感謝 並且附帶一提 雖然本文寫作時間相當的老舊 劇
場版的部份幾乎隻字未提 但是要強調的是 庵野監督的想法並未因為重
作劇場版而有所改變 變的只是如何用故事的戲劇化手段來闡釋這份新世
紀福音 監督已經盡力滿足視聽者了 視聽者的回報在那裡呢?
另外一點 FILMBOOK劇場版二那兩本中譯本 我可以確定的是 那份在星
宿櫻花通信站的翻譯主體是在下作的 作的時間是去年八月 當時連日文
版FILMBOOK都還沒問世 我們是根據日本網站以劇場版對白為基礎的小說
作中譯並獲得日方網站授權 而那兩本中譯本經查除東販特製專有名詞翻
譯外保守粗估有百分之七十以上的文字因為集體潛意識的關係傳進了那位
艾澀先生的腦海中(苦笑)特此聲明.
新世紀EVANGELION
三、二十五~二十六話、心理分析與「新世紀福音」:
現在,來,讓我們在你我之間立約,作你我之間的
證據。(創三十一:44)
如果要分析「新世紀EVANGELION」的故事重心,可
以發現自第十四話、第一個總集編的「綾波玲獨白」(
譯文請見扉頁)之後,本作以宗教末世論及心理學為基
的兩大重心開始突顯。尤其在心理學的部份,在標題中
吾人時常看到一些心理學名詞,在劇情中也時常看到以
一連串問答的形式探討劇中角色的複雜心理狀態。甚至
還不惜在最後分別在二十二、二十三及二十四話中以近
乎殘酷試鍊般的事件分別將アスカ、レイ、シンジ三位
EVA 駕駛員的價值信念作完全崩潰式的粉碎而在最後以
兩話的長度徹底的用解釋「人類補完計畫」的形式將
GAINAX的「內隱心理學」(可解釋為個人對事物的判斷
原則)發揮的淋漓盡致。換句話說,二十五、二十六兩
話可說是「庵野秀明的心理教室」也不為過。是的,這
也就是本作TV版最大的爭議:「不按牌理出牌」的最終
話結局。
而本章,就是試著以心理學的觀點,去詮釋庵野監
督想藉本作傳達給視聽者的一些看法。
※ ※ ※
你,究竟是為了什麼去開EVA 呢?
是シンジ的話,大概會說:「為了不讓周圍的人困
擾,所以才去開的。」(參考第四話)
可是,真的沒有為了「自己」的理由嗎?
如果是アスカ,她會說:「你白癡啊?當然是為了
證明自己的能力才會去開的啊!」(參考第十六話)
然而,真的沒有為了「他人」的理由嗎?
※ ※ ※
在「新世紀EVANGELION」中,GAINAX用了不
少精神分析學派的觀點來處理劇中人物的心境。說起精
神分析還不知道是啥的人所在多有,可是說到創始人佛
洛依德大家就應該沒啥疑問了。不過庵野監督不愧是為
先進的おたく,不會像一些○○主義論者濫用本理論中
較早期關於性及潛意識的部份(這種人太多了,甚至也
有教授級的)。所以再強調一遍,他們用的是精神分析,
不是佛洛依德,請別任意誤會(笑)。
回題是岸,庵野秀明將精神分析學派的主要觀點之
一「衝突」(conflict )引進本作,並且似乎視為本作
人物行為背後心理機制的主要重心。個人以為,在「新
世紀EVANGELION」中少年在能成為「殘酷天使般的
神話」之前要先能妥善處理兩種類型的衝突。這兩個衝
突分別是人際關係層面的「親近︱被拒」衝突以及「自
我價值證明︱社會規範要求」的衝突。
基本上,在與他人的互動中,人都是希望能與他人
親近而害怕被他人拒絕疏遠的。當我們好小好小,還在
媽媽的懷裡吃奶的時候,個人與他人「客體」(object
)間的關係就已經開始建立並被自我所知道。心理分析
學派的客體關係論者認為第一個客體就是自己的母親,(作註:見TV26話對白中)
從母親對自己的反應中,我們會感受到不同的情緒狀態
:正向的愛(術語:好的胸部)及負向的恨(術語:壞
的胸部)。這種同一母親呈現的對立情緒影響我們也將
對這個世界事件的觀感以二分法分開:好的,不然就是
壞的。這種現象就是第十六話的英文副標Splitting of
the Breast (胸部的分裂)。另一方面,這時的我們
因一切都仰賴母親的撫養而發展出依戀(attachment)(作註:即TV25話反白"愛著行動")
情感,當她離開視線的時候,一般一歲前後的嬰兒會有
分離不安的表現,這時的我們也許已經將與客體間關係
的親近視為被愛:好事;而疏遠則視為被恨:壞事。
也在這個時候,自我的本能慾望開始產生。佛洛依
德的性心理發展論說自出生至二歲前是以滿足口慾為主
的口腔期(oral stage),吮吸母親的胸部不但維持了
生命,也為口腔帶來了快感,因此嬰兒會將其視為親近
的象徵。這稱為「本我」(id)的本能慾望遵循著享樂
原則,它的滿足對自身而言本屬理所當然。然而,當孩
童成長到了發現大小便的行為也產生快感的肛門期時,
外界客體對自身的要求正式開始介入。當他發現自己如
果滿足本我慾求而隨時拉屎尿床,他就無法與希望他自
我控制的母親親近時,原來快感與親近的連結反而變成
衝突,因而他陷入一種矛盾情感交織(ambivalance )
的心理狀態中,他必須要在滿足本我和親近他人中間作
一個兩難的選擇。
隨著年齡的增長,個體與客體間的互動開始成熟,
而客體再也不僅限母親一人而逐漸增多。根據客體關係
理論,這個時候由自身心中的「自己」會與他人心中的
「自己」產生一種互動,為此自己會想辦法將他人的形
象弄進心裡來,就像二十五話中ミサト與ミサト心中的
シンジ對談以了解シンジ心中的ミサト一樣。而客體對
自我的違反本我慾望的要求也愈多愈嚴格,因此到了約
六歲左右,代表他人及其價值觀的「超我」(superego
)成形,也在人心中與本我開始了一生的衝突。這個衝
突的最後仲裁者就是有意識的自我(ego ),它的行事
原則簡言之就是依照現實原則在本我的欲望及超我的壓
力間取得平衡,並且以一些稱為「防禦機制」的方法向
兩造解釋為何沒有完全遵照其要求。比如說在第十九話
中,(本我)已決定不再開EVA 的真嗣後來仍照加持的
建議(超我)去對抗第十四使徒的歷程中自我就是用內
射(introjection)將外界的要求短期的納入自我價值
體系中去向本我解釋這並不對其造成威脅。不過,自我
並不是完全中立的,有些人的自我傾向於遵照超我的規
範,也有人的自我靠攏本我的原始慾望。因此在自己與
他人心中自己(其實就是自己心中的他人)在某事件的
互動歷程中,個體會經驗到一些正面或負面情緒。比方
說真嗣為了不讓其父看扁而駕駛EVA 但其實自己卻有
被強迫的感覺而不快樂;這些早期經驗不但決定了自我
處事的態度,同時也藉由他人而將自我的形(image )
塑造出來。易言之,假如一個人面臨的情緒多半都是負
面的,那麼他看事情的態度也較悲觀,而他的性格也會
因而內向,就像真嗣一樣。
到了青春期,也是公認人生衝突最大的轉捩點時,
依照Erickson的心理社會發展論,衝突的兩方在性質上
都有相當顯著的改變。在自身的欲求上本我原慾的角色
不再是主要,自我「價值」(value )的追求及證明慢
慢的突顯出來;而外界客體對自身的要求也更多且更複
雜化,總括一句就是以整個社會所認可的規範與價值標
準為依歸。根據這個理論,人在這個時期的重要課題就
是如何成功的達成自我認同(identity),也就是找到
自己在社會中的正確角色定位的狀態。
現在,讓我們綜合一下上面那一大串人成長歷程的
精神分析。人從很小很小的時候就期待親近他人而畏懼
被他人排斥,所以我們不太可能不考慮別人的觀點,可
是他人的要求對自身的欲求是一種對立甚而壓制,所以
人一直都在如何處理這兩種衝突,不曉得該往那一方靠
攏的問題上面苦惱著,天曉得有多少少年因此無法成為
神話。在把過去人心隱誨處分析殆盡之後就得拿出具體
方案來解決由過去的因造成的現代苦惱,所以,在這個
距新世紀不過五年的現在,一個可稱為「新世紀福音」
的「人類補完計畫」藉著本作的最後兩話,開始在電視
上向視聽者傳播了。
※ ※ ※
衝突,讓我很不爽;不好的事情,讓我很不喜歡,
我渴望絕對的自由,一個可以從現狀逃開,無拘束的自
由世界。我覺得這樣我就可以「作自己」,會好過些。
可是使徒告訴我們,要達到唯一的絕對自由,只有死路
一條?
沒那麼誇張,不過本計畫給你一個完全空白的三度
空間,在其中你可以無憂慮的愛怎麼作就怎麼作。
可是,不曉得為什麼我覺得好害怕好不安,這,就
是「自由」?
好吧!那讓我給你一點你所認為的「不自由」好了
,現在我畫一條地平線,這樣子你就只能被拘束在在二
維空間活動而已,如何?
好奇怪,我可以「自由」的在地面上走動了。可是
這竟然是「不自由」換來的?我覺得心裡踏實安心不少
,可是這卻是由他人的「限制」得到的?
※ ※ ※
老問題再問一遍,你為什麼要開EVA 呢?是為了自
己,還是為了別人呢?
「當然是為了自己,為了證明自己有這能力呀?」
アスカ這樣說。
那你為什麼要證明自己的能力呢?這種事自己不是
最清楚,就夠了嗎?除非……你是想證明給誰看。
……。
「我想,我是為了不讓其它人困擾才去開的。反正
父親不是說了,除了我也沒別的駕駛員了嘛!」シンジ
這樣答著。
老實說,達成別人的期待如果那麼痛苦的話逃掉也
沒關係呀!你為何不逃呢?而且你自己不也聽到父親難
得的贊賞就高興的不得了。這麼說來,你也有為證明自
己價值的理由嘛!
……。
※ ※ ※
格言有云:「人是群居的動物」,由上述心理學的
觀點換句話說,事實上,如果沒有他人客體的存在,人
自身的形象就很難塑立。因為我們害怕,由於心中某部
份的缺陷。雖然青少年們需要以勝過幼年的特別的事件
來證明自己的成長,卻又因為我們害怕別人拒絕我們的
依偎,否定我們存在的價值,而不得不「隨波逐流」而
痛苦,這也是因為心中的缺陷。
而宣稱能補完這個缺陷的「人類補完計畫」到底是
怎麼個「補完」法呢?
在二十六話的最後,彷彿從「開EVA 惡夢」醒來的
真嗣發覺自己正被青梅竹馬明日香叫醒還一邊數落自己
每天都被她叫醒的不是。在因為被看到早上的「睡態」
(請自行想像,越邪惡越好:>)而被明日香打醒的真嗣
向自己的父母道早安後出門上學。這時候的碇唯也正在
數落自己的老公(不是司令了喔!)只會看報紙跟兒子
一樣懶……。
遷都完成後的第三新東京市。隨著人口的增加,轉
學生也多了起來。現在就有一個「不思議國的綾波玲」
一面叼著麵包一面跑著……。碰!和同樣跑著的真嗣在
路交叉處撞在一起。看到撞到她的人是一個男生,玲下
意識的遮住自己的裙子以後站起來繼續的跑,留下不明
所以的真嗣和不知為何原因生氣的明日香。
到了學校後,「白癡三人組」正在熱烈的討論真嗣
有沒有看到那個漂亮妹妹的內褲,而班長洞木光及明日
香也加入了爭執。忽然,開著法拉利的葛城美里「導師
」來學校了(遲到?),白癡三人組又在對老師的身材
品頭論足(有興趣的可以把這時真嗣的表現與第七話對
照看看)。非常平和的學園生活……(?)。
「高興吧,男生們!介紹一下傳說中的轉學生!」
「我是綾波玲,請多指教!」「啊?」「啊!你是今早
那個內褲偷窺狂!」「別講的那麼過份!不是妳先給他
看的嗎?」「妳是他的誰呀?那麼快就替他辯護,難道
你們已經那個過了嗎?」「只,只,只是兒時玩伴而已
啦,妳很吵喔!」「等一下,現在是上課中,安靜一點
!」「啊啦,這樣不是很有趣嗎?我也覺得很有意思呢
!請繼續吧別客氣!」(全班大笑)……。 (譯註:見TV26話)
又回來故事的現實了。真嗣發覺到其實在這個看起
來很有趣的另一世界中自己的角色扮演,價值證明都隨
著外界環境的差異而有所變化,換句話說,在現實的狀
況中開EVA 是一種必要的事件,跟在另世界中被兩個女
生煩是一樣的,那麼其實不管是那一個現實都沒有那麼
糟-只要看待的觀點改變一下。也許真嗣還是害怕別人
拒絕他,但是說實在的,別人那有那麼多時間去記這種
事呢?那都是自己那麼自以為是的結果。所以,只要照
顧好你自己,自然可以信任以及愛別人。作一個總結,
協助個人在「他人客體的期待」與「自我價值的證明」
中找到一個平衡點,也正是「人類補完計畫」的正體!
最後,GAINAX希望接受心之補完成功的你我都能像
真嗣一樣可以高興且滿足的跟大家說聲「父親啊,謝謝
了!母親啊,再見了!最後所有的孩子們啊!恭喜了!
」(啊!別還是丟雞蛋、扔番茄啊!)
※ ※ ※
你,又為了什麼去喜歡「新世紀EVANGELION」
呢?
我不知道,我又不是你。(笑)
※ ※ ※
不過,以創作者而言,他搞一件作品也許是要說一
個他想說的故事給看他作品的人,也許可能是想對讀者
倡導一些他覺得有趣、有益的想法。無論如何,隨劇情
的發展作者在有意無意間都會流露出對特定事件的個人
觀點,這些觀點就是所謂的「意念」,如果它可以被整
理的有條理而且對讀者有深遠的意義的話,那麼一般而
言有這種功力的創作者所得的評價也會比較高。
另外一方面,一個再想把自己的想法傳達給他人的
創作者如果就直接的把一堆理論或是專有名詞硬塞給人
家(就像前述的最終話情節),大概從文明開始以來就
被讀者證明連接受都不肯(果然),為了要讓多一點的
人能夠接受了解並贊同自己的抽象意念,在這個AC與多
媒體儼然成為新世紀主流藝術的現在,除了在作品本身
的體裁、所呈現的媒體要多樣化外,劇情中加入一些能
使讀者「看得下去」的「調味料」即所謂呈現作品的「
手段」也是必需的。但是,創作者藉作品以傳遞意念的
「目的」相信是不會改變的。總之,創作是為了表達個
人意念希望讀者至少、能夠了解。各位在某種層面上同
為創作者,應該可以感同身受。
那麼,回到原來的問題,我想答案應該很明顯了。
我們這些作讀者的看EVA 或者是其它的作品,也應該試
著弄清楚到底作者想在作品裡頭告訴我們什麼才對,這
種欣賞作品的方法,我稱它為「內容取向」。這樣作,
至少作者會覺得他的創作心血沒有白費。作品(有些人
喜歡很玄的叫它「文本」)本身的媒介功能也才能發揮
。(至於我們對此意念的贊成或反對等進一步的問題則
不在本文討論範圍之內)
可是,由於讀者本身也會有一些預設的想法以及觀
點,而且個體間的差別也很大,所以對於作品的欣賞角
度以及詮釋的焦點並沒辦法符合作者的一廂情願。比如
對「喜歡新世紀EVA 的理由」的實際答案可能就一大票
:美少(老)女、「服務鏡頭」、巨大機器人、熱血、
カヲル、使徒有幾隻、一堆愈深入愈繁殖的謎……,當
然,先前心理學的詮釋也許僅為其中一部份。筆者無意
討論那種觀點比較高階,畢竟連有些自命高格調的人都
為了要掩飾自己無法「內容取向」的事實而厚著臉皮高
舉「作品既出、作者已死」、「作品因讀者而存在」的
好笑論調,當然也沒有誰有資格說誰的觀點幼稚無聊。
不過,這並不意味讀者在與創作者的互動歷程中可
以完全不負責任。我的意思是不要被作品中吸引您的「
手段」給牽住了。比方說您喜歡EVA 與使徒的對戰場景
,那沒使徒出現的話數請別感到無聊而略過去;您如果
支持アスカ,那就不要覺得綾波玲像GK(笑,不過反之
亦然喔!);而若您真認為「人類補完計畫」是本作的
重心的話,那麼希望您看完二十五、二十六話後別用防
衛機制給「否認」掉或說這是在洗腦(哈)。更請千萬
不要以一種頑固獨占排他的負面心態看待創作,比如說
「AC都是小孩玩意」、「反應了小日本的不知反省」、
「這不過是××體制下對○○的□□」都是代表作。這
樣子不但對創作者極不尊重,也讓自己拒絕掉不少好的
東西。總而言之,如果看EVA 或是其它AC甚至非AC的作
品時,僅以一個觀點而排斥其他觀點的存在可能與對話
空間的話,作品意念傳遞的目的既已不存,那還不如不
看以免心煩。
我個人以為,如果要內容取向以理解作者本意的話
,最好的方法就是培養自己同時以不同的角度去欣賞它
,這樣作至少碰對的機率會大一點。可是這作法無法速
成,漸進的方式是至少試著去不反對其他人的不同觀點
。我想如果這樣作,惡趣味愈多,自然就無所不看,所
看到的也會愈接近作者所想表達的內容。
雖然,從讓視聽者了解意念表達的層面上,GAINAX
的企圖算是失敗了,但是,至少他們一直在朝叫好與叫
座間的平衡在努力而且也把他們要講的都丟出來了。不
過視聽者本身的反省呢?希望最後兩話的第二版本及劇
場版出來後能夠讓我們正視這個「新世紀福音」吧!
本文身為新品印象的第一篇,也算是替本書的「成
長專題」作個句點。限於篇幅,關於美里他們的成年困
境及神話學或使徒象徵的討論,就留給想發揮的人吧!
願每位少年都能成為現實的神話,阿們。
--
※ Origin: 中山大學[山抹微雲]藝文專業站 ◆ From: 140.112.252.120
--
------------------------------------
我是KK,KK就是我
一個一直在尋找鯰川圓形象的AC親衛者
------------------------------------ 97.06.18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1 之 2 篇):
EVA 近期熱門文章
21
21
PTT動漫區 即時熱門文章
128
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