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天空之城奧義書【轉生之章】

看板GHIBLI作者 (羽澤組)時間21年前 (2004/06/29 20:04),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天空之城‧奧義書 【轉生之章】 作者:銀色快手 zeoxchao@yahoo.com.tw   出處:飛翔咖啡屋 個人新聞台     網址:http://mypaper.pchome.com.tw/news/silverquik ——進入宮崎駿的動畫世界    (2002.11.14) ╭════════════════════╮   ║現代版冒險故事並不是找到寶藏或是打倒壞人║        ║故事就這樣結束,一場追尋自我最後肯定自我║ ║的冒險之旅才是宮崎駿作品想傳達的訊息……║ ╰════════════════════╯ ★照葉林文化論  如果看過宮崎駿早期的畫風與題材,可以發現到他的畫風與後來的動 畫電影有顯著的不同。幾部長篇動畫片拍攝下來,走出了另一個嶄新的 視野。宮崎駿面臨一個思考上的大轉變,是1970年代後半的事,當時他 接觸了植物學者中尾佐助所主張的「照葉林文化論」。  遠古的地球,從喜馬拉雅山麓一直綿延至日本,常綠的照葉樹林呈帶 狀分布,生長得十分茂密,在這個範圍內的,各地以森林為根據地發展 出來的文化,食衣住行的傳統有著許多共通點,可以視為相同的文化圈 。另外,照葉樹林只生長在溫暖潮濕地帶,再生力特別強,因此即使人 為加以破壞,隔了幾十年又能恢復原本的面貌,即使是屬於先進國家的 日本,照葉樹林仍能寬容地面對自然環境的破壞。這個理論的重心擺在 不論是國家或是民族,原生植物的屬性決定人類的文化。  這樣的觀點,為宮崎駿的思想注入了一股新鮮的活力,他發現原來自 己對於暗鬱的森林以及日本的繩文文化有著憧憬,好像找到了尋覓已久 的水源。對於祖國的歷史、與政治、經濟體制,他的看法比較偏向左派 ,反而對於中亞、東歐、歐洲諸國有著濃厚的興趣,從動畫片中故事發 生的地點和背景就可以看得出來。但是,當他確立了「把世界觀和森林 連繫在一起的子民=日本人」這套邏輯之後。他開始在自己的作品中融 入日本的風土以及照葉樹林的特色。  面對被獨裁者、軍火商和資源大量消耗的世界,唯一的做法就是採取 一種反其道而行的態度,世界的秩序終會被大自然的力量平衡過來,新 聞所見的天災僅僅是大自然反撲的一種手段,目的在調整生態環境達致 新的和諧狀態。宮崎駿作品的主題在進入1980年代以後,踏進了複雜難 解的思想領域。不再只是圍繞著冒險故事打轉,也希望在其中表達對人 與自然互動的課題。這時候,宮崎駿作品是以「照葉林文化論」為核心 ,開始朝植物學、考古學、民俗學探索,只是他始終不願被定位,仍持 續尋找新的可能。 ★人與土地共生  天空之城的片尾,抱著必死的決心要拯救希達的帕茲,最後兩人被天 空之城僅存的大樹樹根所救,暗示著財寶與武器爭奪戰的外部,應該還 有人與自然環境和諧共存的世界──「人與土地共生」的主旨昭然若揭 。雖然並沒有詳細說明,未來「人與土地共生」將會是什麼樣的形態? 但是從天空之城美好的空中花園,我們彷彿看見宮崎駿心中對於美好的 未來透視圖,從《風之谷》的殘破荒蕪又倒退,回到他早期的作品《未 來少年柯南》的時代,即使是高科技的帝國,還是被生命力強勁的大樹 所寄生,整個城堡中到處都是蔓生的植物,猶如原始森林一樣。暗喻著 文明破滅之後,人們依然可以找到新天新地,追尋自己的伊甸園,讓後 代子孫能延續下去。就好像身為公主的希達,雖然眼睜睜看著祖輩的基 業在瞬間瓦解,但是她澄澈的瞳孔中依然閃耀著希望之光。  從作品中,可以看出毀滅性武器如原子彈、核武的威脅,以及獨裁者 的嘴臉,甚至也預言了如果發動毀滅性武器,世界將藉由人類的手消滅 ,這部作品公開放映於1986年,當時各國仍在進行軍備擴張的競賽,也 是冷戰結構將要徹底崩壞的前三年,1989年柏林圍牆倒了,東西德宣布 合併,俄國共產體制瓦解,冷戰時代正式結束,進入了後冷戰時代。宮 崎駿的先知先覺,開啟了世紀末對於未來的美好憧憬,確實有激勵人心 的作用,即使單純地把它當作一個故事來看,也能夠領會故事的背後, 是一個人心所嚮往的桃花源。 ★冒險故事現代版  回到孩子們最喜歡的冒險故事,我們看到了帕茲和希達兩人互相扶持 ,彼此搭救對方,彷彿受到命運的主使,但是他們兩人毅然決然地接受 了這個命運,也沒有逃避也沒有放棄,當希達為阻止穆斯卡企圖用飛行 石及機器士兵來稱霸全世界,而唸出毀滅的亞語「巴魯斯!」,整個「 拉比達」旋即崩潰,好像解開了千年的咒縛似的,被王宮繁茂的大樹保 護的兩人,即使沒有了手中的飛行石也絲毫不以為意,縱身跳下原先停 在天空之城的飛行器與海盜們會合,這時候男女主角的表情和從前的冒 險故事有著極大的轉變。現代版的冒險故事,並不是找到寶藏或是打倒 壞人,故事就這樣結束,一場追尋自我,最後肯定自我的冒險之旅才是 宮崎駿作品中所傳達的訊息。  天空之城不只有活在記憶裡,只能在考古的素材中翻尋,看完這部片 我相信還有許許多多的天空之城,飄浮在未來的時空,向我們招手,也 許下一個科幻版的天空之城,會從你的手中浮現也說不定?  (天空之城‧奧義書 全文完)  參考文獻: 《格列佛遊記》斯威夫特著 蔣劍鋒譯 亦凡公共圖書館  《聖經》和合本 聖經公會印行 《神話學入門》大林太良 著 中公新書 昭和61年 3月15日 《改變你看卡通的方式》別冊寶島 寶島社 1997年 9月2日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9.84.1.132
文章代碼(AID): #10uLh9as (GHIBLI)
文章代碼(AID): #10uLh9as (GHIBL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