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Inner Universe

看板Ghost-Shell作者 (蟻天)時間19年前 (2006/10/10 18:43), 編輯推噓9(903)
留言12則, 1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1
從對過去日本與外面部不文化的接觸歷史,到現在日本動漫以至於音樂的呈現。 老實說我個人總是覺得日本可以說是一個對外來文化最開放,卻又是最保守的文 化。之所以說開放是他對於外來文化總是接受得很快,但是對於進來的外來文化 又總是時時想呈現自己本身不同於原來外國文化的內涵。從近代明治維新的「和 魂洋才」,到現在的動漫與迪士尼的呈現差別,都一直如此。 (註:例如同樣對「玩偶」的態度, 玩具總動員二與攻殼電影版二態度就非常不一樣) 比I do複雜,攻殼機動隊的Inner Universe和RISE混有更重的俄文與英文交雜地唱 ,並且用此兩曲當作第一和第二季攻殼的主題曲。演唱的Origa則是來自於俄羅斯 的歌手,然而儘管如此,整個曲調並沒有因此而有什麼俄國或英國風格,反而仍舊 的依照攻殼機動隊所需的動漫氣氛,唱出一種其實只是用英俄語發音的日式動漫曲調 ,當然能唱出這樣的感覺Origa那種演唱功力佔很重要的主因。然而用不同文化語言 的發音,唱出時而婉轉,時而激昂的表現來看,自己個人特別覺得佩服與欣賞的地方。 我介紹的這首Inner Universe是第一季攻殼機動隊的主曲,比起之後的RISE我個人 覺得音調起服給人的印象深刻。整個曲調在一開始是很急促的,尤其當用複雜的電子 合成的搖滾,會給人一種速度飛快,而且快的很不真實。 但是在Origa演唱之後幾句,立刻就緩了下來(所以覺得轉折起伏感覺很大), 並且急遽的的拉出高音。高音的轉折中,步調彷彿進入某種程度上的緩和,緩和地像 是自己一個人躺在床上的呢喃一般。呢喃了幾次之後,再度轉折到急促的語調,接到 原來一開始般急促的感覺。只是急促的語調之後,又開始緩和,整個語調所完的感覺 是想要緩中帶急,急中帶緩的氣勢。 值得一提的是,從第三分鐘以後,Origa接二連三在高音中轉折的感覺,個人覺地在 電子音樂的陪襯下,已經幾乎達到神的境地。我曾經試圖想在此段中,聽出Origa 真假音的轉化技巧,但請原諒我對音律能力不強,連哪時候他在轉化的是真音或假音 都聽不出來。能在配樂的細節上找到此演唱歌手,適當的藉助俄國歌手中高音的特長 來表現攻殼所需的氣氛,這恐怕是Inner Universe所最鮮明代表的特色吧! 到最後,先是電子背景音樂撤出,Origa在唱了個幾句,不用任何其他所有淡出變小的 聲音就結束,但是這樣音樂結束令人覺得可怕的就是在這,因為即使是這樣不拖泥帶 水的結束,傳到腦中地餘音反而都結束不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4.147.153

10/10 19:52, , 1F
很棒的評論,把聽歌的感覺都說出來了...Good Job!
10/10 19:52, 1F

10/10 19:56, , 2F
Origa不愧是被菅野評為她世界第一喜歡的歌聲
10/10 19:56, 2F

10/10 20:00, , 3F
專業音評!
10/10 20:00, 3F

10/10 20:04, , 4F
寫得很好 我想Origa確實做到了一般歌手沒辦法達到的遼闊感
10/10 20:04, 4F

10/10 20:08, , 5F
一開始覺得很詭異,不過聽久了卻覺得很好聽.....
10/10 20:08, 5F

10/10 20:48, , 6F
我一直都覺得Inner Universe比Rise好聽 @@
10/10 20:48, 6F

10/12 00:08, , 7F
我是覺得兩首歌給的感覺不同 要比誰好不太需要
10/12 00:08, 7F

10/12 22:48, , 8F
推 一開始就是聽到電視在放Inner Universe片頭才會去
10/12 22:48, 8F

10/12 22:49, , 9F
接觸攻殼 一開始聽到整個被吸引
10/12 22:49, 9F

10/13 10:24, , 10F
聽到Inner Universe整個人就被吸引過去了
10/13 10:24, 10F

10/14 15:16, , 11F
這首歌配上第一種版本的OP感覺很棒
10/14 15:16, 11F

10/20 17:19, , 12F
我跟樓上上上一樣 被OP吸引才開始看攻殼
10/20 17:19, 12F
文章代碼(AID): #15AtbNjN (Ghost-Shell)
文章代碼(AID): #15AtbNjN (Ghost-S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