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影評]Innocence的哲學

看板Ghost-Shell作者 (who?)時間16年前 (2008/10/28 21:17),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4/4 (看更多)
: "人偶的「人」性", 在劇中描述的不夠多. 連續弒主的機器人, 最後也證實 : 了這個"連續弒主"其實也是人為(改寫程式)的, 以及動機--為了拯救被強制複製 : ghost到機器人上的小孩, 意即這些機器人原本是沒有ghost, 或者說, ghost並 : 沒有被製造出來. 甚至, 擁有人類ghost行為(不代表有ghost)的機器人, 似乎也 : 沒出現在劇中. 劇中的機器人只是有人類外貌的機器. 沒錯! 所以我批評這部電影的哲學很零散 前面這邊可以帶出人/人性的討論場,但是後面卻未見有什麼延續, 這也罷了,我還可以去想成說是作者起了個頭,然後有多路, 他走了其中一條路往下go 但是即使如此,最後真相大白卻還回馬打了一槍:原來這個程式也是人寫進去的 : 以劇中的背景而言, 我反而覺得德古沙才是理性的. "機器人只求不要將他用 : 完就丟"只是哈樂葳自己的幻想.-- 除非機器人在製作時就賦予這種行為. : : 這時,人/人偶之分,將電影帶進了主題。 : "人/人偶之分"是很好的題材, 但是在Innocence中的機器人表現, 實在很難 : 體會"很精緻的人偶跟人沒有行為上的差別", 甚至是"人其實就是很精緻的人偶". 即使我們先假設哈樂葳只是自己在妄想 然而她就她的看法講了很多話,我們可視為她說這些用以支持 (或者說藉由提問來反對人/人偶的區分) 但德古沙這廂並沒有什麼闡述 而是僅僅只是以他的認定作回應 「應該說自我毀滅才是」 尤其最後他顯然有點惱怒的說:「孩子不是人偶!」 這個過程看來,哈樂崴是理性的,因為她正在走一個支持她的看法的論述過程 而得古沙卻僅僅提出他的觀點。 所以我認為,從「這場戲」來看, 關於人/人偶之分,沙樂崴是理性的,德古沙不是理性的 但你說「以劇中的背景而言」 是指綜觀全劇而言嗎? 比方說,最後的真相,明顯的否認了沙樂崴對人偶的看法 因此縱貫全劇,我們透過「作者的」看法得以看出 反而德古沙是理性的 我想我應該沒理解錯誤吧 回到原文 我想我仍維持原本的說法 因為我在這裡的前提是從這段話開始看到的 但是同時我也要說的是 不管德古沙和莎樂崴在這裡對人/人偶有什麼看法 也都不重要了.... 德古沙和莎樂崴這段話引發可以討論的點 後面作者根本沒有去接........ 所以誰理性誰不理性,也沒人care了.....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30.194.129
文章代碼(AID): #191n3IEi (Ghost-Shell)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91n3IEi (Ghost-Shel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