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田中芳樹《天竺熱風錄》
2008.11.10作
http://blog.yam.com/qilai/article/18148196
田中芳樹以唐初外交家王玄策的冒險為題材的近作《天竺熱風錄》,於本年九月由青
文在台出版。我過去曾在王向遠《中國題材日本文學史》一書中讀到對此書的介紹,於是
亦購置一冊拜讀。此書去年已在對岸出版簡體版,網上已有人批評,指出其不少變易史事
之處:如王玄策早年曾任縣令,並非一直擔任外務官僚;「王玄廓」其人是否存在;王玄
策在天竺與阿祖那(阿羅那順)三次交戰的經過,小說所描寫與史料所記完全不同,等等
。
我認為這些變更大致都可允許;畢竟小說本就是虛構。不過我想另外指出幾處自己發
現的時代錯誤,主要與唐代政治、社會制度有關——我認為這才是真正應當批評之處。歷
史小說的具體情節甚至人物均可虛構,但烘托出時代氣氛的種種歷史考證不應馬虎;就《
三國演義》來說,我認為最重要的時代錯誤不是過五關斬六將或借東風這類具體事件,而
是漢末根本不存在青龍偃月刀,也不流行「結義兄弟」這種習俗。
以下一一列舉書中問題所在:
一、
頁23「王玄策……官職為右衛率府長史。此官職相當於警備皇城的部隊副隊長……他
的官位是正七品,俸祿八十石,侍奉朝廷的官位由正一品到從九品共十八等級,正七品是
倒數第六位」;
頁271「任命王玄策為朝散大夫,此官職近似於宮廷內的書記官,並沒有特定的職務
……不過朝散大夫的官位是從五品。王玄策以前的官位是正七品,所以他這次升官是一次
跳過從六品與正六品,可說是飛昇三級,職等與武官的游擊將軍和游騎將軍相同,俸祿也
從八十石倍增至一百六十石」。
我對於田中芳樹竟寫下這兩段文字,感到非常驚訝而遺憾。這其中的錯誤以下分四點
述之:
(一)將官品分為十八等級,是南朝時代的事。唐代的官品分為三十等:一至三品僅
分正、從,但四品以下分為「正X品上」、「正X品下」、「從X品上」、「從X品下」四級
,2×3+4×6=30。這是極基本的事實,不知田中為何沒查清楚。
右衛率府長史為正七品上(倒數應為第十二位),朝散大夫為從五品下,相距並非三
級,而是五級。文中所提到的「游騎將軍」、「游擊將軍」則分別是從五品上與從五品下
,只有後者才是與朝散大夫同級的官位。
(二)更重要的是,從文中敘述看來,田中芳樹顯然完全沒注意「右衛率府長史」和
「朝散大夫」有何不同。
唐代官品結構包括「散官」和「職事官」(「勳官」與本文無關,此處不論),前者
沒有實際執掌,是一種類似今天軍階的制度,有時又稱散位、散階(但文、武官均有,且
有文散官、武散官之分);後者才是實際擔任的職務名稱。
舉例來說,唐蕃將阿史那忠為「鎮軍大將軍荊州大都督」,鎮軍大將軍是(武)散官
(從二品)、荊州大都督是職事官;這種散官職事官連稱的方式,有點類似今之「參謀總
長陸軍一級上將」之類稱呼法。同一人身上散官和職事官的品級,雖然不會相差太遠,但
也常常不一致(也許可以用今之「少校占中校缺」之類情形來理解)。
朝散大夫是從五品下的文散官,右衛率府長史則是正七品上的職事官;對此,再做一
個比喻以讓讀者更能明白:王玄策原任「右衛率府長史」,因功擢為「朝散大夫」,這段
敘述類似於說今天一位「連長」(軍階不明)升為「中校」(職務不明)。而上引田中芳
樹的文字,就是把「連長」和「中校」當作同一體系下的上下級職位,其對唐代官制的一
無所知在此完全暴露了。
(三)接下來談俸祿。唐代所謂的「俸祿」,其實是「正祿」和「俸料」的合稱;正
祿類似本薪,俸料類似額外的加給。在貞觀年間,正祿是官員最重要的收入(日後的變化
與本文無關,不論)。每一位文官雖然都一定會擁有一個散階(稱為「本品」),但散官
本身是沒有薪水的,只有同時擔任實際辦公的職事官才可領取俸和祿(正二品以上的高級
散官除外)。
官員俸和祿的多寡,在貞觀年間,主要按照散位的品級決定;但隨著每年考績的高下
,也有加減薪的可能。
然而,田中芳樹只根據唐武德祿制規定正七品(上、下均同)之年祿為八十石、從五
品為一百六十石,便簡單推算王玄策的「俸祿」倍增——就算我們不考慮俸料,甚至也不
考慮考績表現造成的俸祿加減,這也是毫無意義的比較:在王玄策的舊散位無從得知的情
況下,根本無法判斷他的正祿增加多少。
(四)最後,看看王玄策的職事官:「右衛率府長史」完完全全不是什麼「警備皇城
的部隊副隊長」。左右衛率府的全名是「太子左右衛率府」,隸屬東宮,是專職保衛皇太
子的衛隊,與禁軍並不相同;長史更不是副隊長,而是類似幕僚長的職位。對此可查閱《
舊唐書》卷四十四〈職官志〉與《新唐書》卷四十九下〈百官志〉,記載得都很清楚。
二、
頁31「唐朝的太宗皇帝本名李世民,關於他的年齡眾說紛紜,但是根據『隋唐演義』
的設定來看,他在此年為四十七歲」;
頁33「李勣雖比唐太宗年長七歲」;
頁279「唐太宗在那年五月駕崩,享年四十九歲。從十七歲說服父親,為推翻隋煬帝
舉兵以來三十二年……」。
唐太宗的年齡很明顯地寫錯(怎麼會有人正史資料不查去查《隋唐演義》的……這跟
捧著《三國演義》說關公有多威差不多)。唐太宗生於隋開皇十八年,活了五十二歲,只
比李勣小四歲,這沒什麼問題。另外,頁277「唐高祖,享年七十一歲」也是錯的(應為
七十歲,566-635)。
三、
頁35插圖:五十歲的唐太宗明顯畫得過老,相貌也與傳世畫像不似;圖中太宗所穿戴
的服飾也很成問題——那種寬衣大袖,頭上戴著有垂珠的「冕」的裝扮,是皇帝出席各種
重要典禮時才穿的,接見王玄策這樣的中低層官員穿常服即可,沒有動用高級行頭的必要
。對此,田中芳樹在新版後記中明言插圖內容是他和畫者藤田和日郎一同討論出來的,因
此該對此錯誤負責的也是他而非藤田。
以上就是我在《天竺熱風錄》中所發現的時代錯誤。另外,在頁69有「五兩」、「幾
兩銀子」的詞彙出現;我剛看到這幾句話時,直覺認為這是個大錯誤——「銀兩」成為中
國常用貨幣是明中葉大航海時代以後的事!但後來翻閱加藤繁《唐宋時代金銀之研究》後
得知,銀在唐代雖較稀少,但在官府與上層社會中仍有將之當成貨幣使用的案例;王玄策
身為一個外交使節,身上帶幾塊金銀也是很合理的,田中這樣寫不能算錯。
總之,上舉時代錯誤,大部分都可在兩唐書及唐史專門著作中查到正確資料;而本書
的正文後所列參考資料洋洋灑灑,卻還是犯了這些低級錯誤,實在令人惋惜。
當然,以上所論只能反映田中芳樹對中國史的學問不足,其文學造詣如何與此並無關
聯。最後還是回到小說本身來談談:藤田和日郎的插畫真的很棒,扣掉上面提到的時代考
證問題,他獨樹一格的畫風實在很適合表現故事中的印度風情,大大增加了本書的收藏價
值。
參考書目:
1.田中芳樹著,賴逸安譯,《天竺熱風錄》,台北:青文,2008。
2.[後晉]劉昫,《舊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3.[宋]歐陽修、宋祁,《新唐書》,北京:中華書局,1975。
4.王向遠,《中國題材日本文學史》,上海:上海古籍,2007。
5.王德權,〈唐代官制中的散官與散位〉,台北:國立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論文,
1989。
6.王穎樓,《隋唐官制》,成都:四川大學,1995。
7.加藤繁著,《唐宋時代金銀之研究——以金銀之貨幣機能為中心》,北京:中華書局,
2006。
--
Pray for Obama: Psalm 109:8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8.221.119
推
05/19 15:11, , 1F
05/19 15:11, 1F
推
05/19 20:56, , 2F
05/19 20:56, 2F
推
05/20 01:17, , 3F
05/20 01:17, 3F
推
05/20 21:15, , 4F
05/20 21:15, 4F
→
05/20 21:16, , 5F
05/20 21:16, 5F
推
05/20 21:20, , 6F
05/20 21:20, 6F
→
05/20 21:20, , 7F
05/20 21:20, 7F
推
06/04 03:54, , 8F
06/04 03:54, 8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TANAKA 近期熱門文章
PTT動漫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