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現實挖礦是不是很枯燥無聊已刪文

看板C_Chat (希洽)作者 (做過頭主義)時間5年前 (2020/09/14 23:54), 5年前編輯推噓0(001)
留言1則, 1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7/7 (看更多)
大家好我是「沒魔法資質的我在異世界靠科技成為救世主」的作者 繼續來蹭熱度了~(好像越來越有youtuber的intro感 Orz) 這個話題很不幸的,我還真沒研究過(那你來幹嘛的) 不過我挖過的礦是,現代的加密虛擬貨幣。 ---- 那虛擬貨幣要怎麼挖? 又為什麼被稱為挖礦呢? 我大概說明一下。 一、原理 為什麼叫挖礦,過程是這樣的: 最初,有幾個人下載了錢包系統。 這錢包有點像是emule那種P2P程式,沒有中心server, 而且要互相連線來更新節點上有誰。 首先,世界上有幾個人、拿了虛擬貨幣進行了一些交易 好比(從帳戶A付到B、從帳戶C付到D) 這些交易會被更新到大家錢包系統上的池中, 準備進行打包。 好,那誰有資格打包呢?大家來比賽, 看誰先用雜湊來滿足出份打包的條件。 簡單來說是這樣-- [X打包交易:A->B C->D] 這樣一份資料去跑雜湊函式,會得到一個 xxxx值, 但這樣不會滿足打包條件, 於是大家就開始往這份資料去加料, 好比 [X打包交易:A->B C->D]001 ,會得到一個不同的 xxxx值, 這 xxxx是近乎隨機且不可反推的。 那滿足條件,可能是指定 xx 前兩位必須是 56, 那大家就得在那邊不停的試,看誰先湊到這個條件, X就有了打包權,也就是記帳權。 第一個找到這個條件的就會在網路上喊, 嘿,我是某X,我找到了值,給你們驗證。 驗證就很簡單,跑一次雜湊函式就好。 大家驗證完無誤,就承認這次的記帳, 然後X也會獲得對應的打包獎金。 這樣一來,看上去就像是這樣的東西: [X打包交易:A->B C->D]987 就是區塊鏈的上的「一塊」。 你說那「鏈」上哪去了? 事實上是這樣: [上一個區塊的雜湊值Z, X打包交易:A->B C->D]987 那是不是就串起來了,而且不可修改。 那怕你在任何一個區塊修改了1個BIT, 都會導致這個「鏈」,整個完全不同了。 所以區塊鏈可以去中心化的安全記帳, 除非網路上有超過半數的人承認壞人的鏈才是對的。 以上,拚出(猜測)這個雜湊值的行為就很像在茫茫礦坑中找寶, 所以被稱為挖礦。 二、具體要怎麼挖 上面是理論,現在講實際怎麼挖。 如果是 "比特幣" 這個最老牌的加密貨幣, 用電腦挖已經沒有獲利的可能, 現在都是用ASIC(專屬功能積體電路)來跑雜湊, 他們是直接被設計成挖比特幣最有效率的電路, 不是CPU/GPU/DSP/超級電腦可以比擬的。 (他使用的雜湊是SHA256) 那其他的虛擬幣呢? 有些演算法被設計成了抗ASIC式, 也就是用ASIC挖沒有辦法獲得太高的效益。 這種的用CPU/GPU還有機會,我們現在討論的是這種的。 那麼開始挖礦吧,首先是硬體。 要有一台電腦,但不是你想像的有機殼、什麼的, 而是一個架子,有的人是用專門的架子,有的人是自己搭的, 總之,一張主機板上的PCIE插滿了延長線,再連到一張一張的顯示卡, 這個架子是為了能夠掛鎖這麼多張顯示卡用的。 那到底是多少張呢?我經手過的機器,好玩的不算,從6張起跳, 到12張吧(挖礦專用主機板)。 電源的選擇就變得十分重要,而且可能需要並聯啟動。 再來就是裝系統了。到後來有出隨插即用的Linux base挖礦USB, 但當時我們仍然是用Windows base的,因為資源最多。 系統裝完後要裝顯卡驅動,這時候就見真章, 很多靈異現象就在這時候發生,因為插了太多顯卡, 有時抓不到、有時無法驅動,什麼狀況都有。 如果是Nvidia的卡,那就開始準備用afterbuner調整超頻參數, AMD的卡則毛更多,要用特殊軟體去編輯BIOS、給驅動打patch, 至少我當時是這樣啦,現在怎樣不清楚了。 但一般主要都是降低GPU時脈與電壓、拉升記憶體時脈這樣。 等到一切就緒,那再來就是純挖礦軟體的部分了。 到後期,像我們這種小礦工,自己搞個錢包挖礦肯定是不划算的, 因為你的算力很低,可能挖到老也什麼也沒挖到, 於是就有人推出了「礦池」的概念。 (好奇怪,又礦又池) 簡單來說,就是你跟著大家一起在同一個地方挖,集合眾人之力, 挖到再來分潤。當然這又分很多種,有的是挖到才分攤, 有的是礦池老闆要預期平均、然後先墊,也是各種玩法。 那麼你下載回來的程式可能就會像這樣執行: ETH挖礦機.EXE 顯卡1 顯卡2 顯卡3 去哪挖礦 你的帳戶 這樣就是挖ETH類貨幣、調用顯卡123來挖、去你指定的礦池挖、 並且會將獲利支付到哪個帳戶。 程式一般會顯示,你各顯卡能挖多快啦、 有沒有挖到指定的雜湊上傳了等等。 有人就會問,那礦池主怎麼知道誰挖多誰挖少呢? 所以礦池本身也對各礦工要求雜湊猜測, 好比說打包要很長一串, 1F55ACBA0618243A6D 可能礦池只要求你能猜中前面一段,1F55ACBA 就可以上傳、代表你有幹活,就能領賞。 好了,到這邊就沒事了嗎?其實後面毛還滿多的, 好比說要長時間觀察,超頻穩定嗎?溫度控制得住嗎? 整個「礦場」的用電是否安全? 有沒有顯卡掛了的什麼的... 當時我們的礦場小小的,不到50張卡吧, 就搞了個窗戶大的風扇裝在窗戶上進氣,那是真的手伸進去會斷指的... 風扇開啟時的畫面與音浪,以那樣大小的房間,可說是十分的震撼 如果不是用這種風扇,在夏天可以超過四十度。 所以辛苦不辛苦,認真說,如果像我當初那樣什麼卡都有, 真的滿辛苦的...如果有管道去進一樣的卡、一樣的主機板, 也有合宜的場地,那管理上的複雜度就會小很多。 以上就是現代「挖礦」的簡介了。 ---- 然後我曾經想過,將這樣的技術搬去異世界發揮看看, 結果是怎樣也想不出來要做什麼用。 Orz 有人能出點點子嗎? 果然文明與科技不發展到一個程度, 很多東西連派都派不上用場...........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8.161.3.11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600098849.A.646.html

09/14 23:55, 5年前 , 1F
不管怎樣,希望有更多人能關注本作品<(_ _)> 感謝
09/14 23:55, 1F
※ 編輯: overdoingism (218.161.3.113 臺灣), 09/14/2020 23:56:47
文章代碼(AID): #1VNv8XP6 (C_Chat)
文章代碼(AID): #1VNv8XP6 (C_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