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為什麼以前的動畫監督敢亂改劇情

看板C_Chat (希洽)作者 (巴納共和國)時間4年前 (2021/07/28 00:41), 4年前編輯推噓9(9021)
留言30則, 9人參與, 4年前最新討論串2/2 (看更多)
※ 引述《gino0717 (gino0717)》之銘言: : 最有名的大概就新房了 : 魔法老師除了名字和人物之外整個改掉 : 諷刺的是他亂改的那部還賣最好 : 也沒有說很久啊 : 也就十年前幾乎沒有動畫是沒原創的 : 動畫追上漫畫進度後隨便弄個結局把系列直接卡掉根本是家常便飯 : 現在沒有人敢做這種事了 寧願弄一個開放式不知道有沒有結局的結局 : 然後還有監督抱怨說現在動畫都不能亂改了 : 欸不是 覺得自己可以亂改人家原作才是心態有問題吧 : 最近看到heyayayayaya的肌肉男主角一開始就被戳死 : 剩一個黑人女在那邊黑來黑去 : 然後動畫導演還一副 你們沒有SJW嗎的態度 : 想到日本也曾經是這樣呢 : 有沒有 : C洽 想提出幾個發想 但,我不太了解業界實際情況 有待前輩補充或反駁了 一、回應動畫化變更原作的問題 把作品轉換至不同媒體, 大部分時候都會出現變更原作的情形。 例如小說改成電影、漫畫或動畫, 或是新聞報導改編成其他作品。 只要經歷媒體的跳轉, 而由另一位具有獨到技藝的創作者, 操刀進行改作, 那就一定會出現變更原作的情況。 小如加速、拉長節奏, 大到刪減劇情、新增章節。 以小說改編電影為例, 李安從來沒有在遵照原作的啊(欸 我們對上述的改作也習以為常, 並沒有原著一定不能改編, 或是「要尊重原作者」這件事。 這有兩個基本因素: 1.再次創作者(改作者)的創意 改作者的創作, 也被視為一種偉大的發明。 畢竟所有人類的創作, 都是來自歷史上其他作者的思想碎片, 大家都是重新組合, 用A的素材接上B的手法, 再用C的表現方式, 在人類文化裡找些新花樣。 2.改變媒體的天生條件 文字、圖像、聲音、動畫和真人電影...... 都具不同的天生條件或限制, 這在改作時是不可避免的事情, 觀眾也期待特定媒體的效果, 假設動畫只是把漫畫一格格放出來, 完全沒有聲音, 大家還不把製作公司拆了嗎 這兩個基本因素, 使得改變原作是必然的。 二、為何現在的動畫不再大量改編呢? 我猜想,應該要回到產業界的話語權 以電影為例, 電影導演超囂張,大家都知道。 輕小說《All You Need Is Kill》, 改編成《明日邊界》。 那是把企鵝改成北極熊的程度啊 除了都不怕冷之外,幾乎認不出來。 但大家欣然接受, 大多數人完全不會吵說不尊重原作。 那為什麼現在漫畫或小說改動畫, 會盡量遵照原作呢? 可能是因為動畫界擁有的資源和權力, 已經不如2000年前那麼豐富了。 譬如說鉅資打造的《阿基拉》, 或是耗費人力、成本的機人番, 這類花費高昂的動畫已近黃昏。 現在的動畫界, 是不是已經因為某些產業的結構因素, 而不再具有權力和資源, 以足夠的底氣和態度跟觀眾說: 把詮釋權交給動畫,可以給你不輸的作品 我想動畫製作公司以及產業界的衰退, 可能是動畫不再大幅改編原作的原因。 ----- Sent from JPTT on my iPhone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23.136.199.6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627404069.A.B3B.html ※ 編輯: BanaRepublic (223.136.199.66 臺灣), 07/28/2021 00:45:33 ※ 編輯: BanaRepublic (223.136.199.66 臺灣), 07/28/2021 00:47:08

07/28 00:48, 4年前 , 1F
我覺得劇場版跟TV要分開來看
07/28 00:48, 1F

07/28 00:48, 4年前 , 2F
兩個產業模式不同
07/28 00:48, 2F

07/28 01:08, 4年前 , 3F
對耶,這兩邊的資源應該差很多
07/28 01:08, 3F

07/28 01:17, 4年前 , 4F
以前的動畫版根本借ip再創作,而且觀眾也很接受"動畫
07/28 01:17, 4F

07/28 01:17, 4年前 , 5F
××"和漫畫xx"是不同作品。現在的"動畫化"就只是彩
07/28 01:17, 5F

07/28 01:17, 4年前 , 6F
色會動的原作
07/28 01:17, 6F

07/28 01:21, 4年前 , 7F
還原就很好了 自以為是的魔改根本不需要
07/28 01:21, 7F

07/28 01:27, 4年前 , 8F
突然想到,以前的年番動畫受眾都是合家歡,勢必被改
07/28 01:27, 8F

07/28 01:27, 4年前 , 9F
到變晨間劇或八點檔。現在的季番動畫對象是動漫迷,
07/28 01:27, 9F

07/28 01:27, 4年前 , 10F
那必定要顧及漫畫粉絲吧
07/28 01:27, 10F

07/28 01:30, 4年前 , 11F
想想大家的童年回憶庫洛魔法使,雖然我自己是漫畫入
07/28 01:30, 11F

07/28 01:30, 4年前 , 12F
坑,但畢竟身邊還是看動畫版的人多超級多。
07/28 01:30, 12F

07/28 02:21, 4年前 , 13F
想太多了,雖然媒介與詮釋差異是原因之一沒錯,但絕對要
07/28 02:21, 13F

07/28 02:21, 4年前 , 14F
記得,動畫是商業產品,是生產者花成本製造出來,要賣給
07/28 02:21, 14F

07/28 02:21, 4年前 , 15F
消費者的東西,所以成本控管、風險評估和利潤預期才是主
07/28 02:21, 15F

07/28 02:21, 4年前 , 16F
因。在一部動畫製作裡,最可以省下來的就是當屬有現成摹
07/28 02:21, 16F

07/28 02:21, 4年前 , 17F
本的劇本,同時再怎麼差,也頂多是「不到原作程度」,而
07/28 02:21, 17F

07/28 02:21, 4年前 , 18F
不是原創後整部有崩解危機。
07/28 02:21, 18F

07/28 02:24, 4年前 , 19F
看看FF7 Re就知道,同樣的遊戲媒介,光是整個劇本重新詮
07/28 02:24, 19F

07/28 02:24, 4年前 , 20F
釋,就引來多少的評價風險,當然SE是有成熟體系的大公司
07/28 02:24, 20F

07/28 02:24, 4年前 , 21F
,這點風險他吃得起也咕的出來,但多少動畫公司其實規模
07/28 02:24, 21F

07/28 02:24, 4年前 , 22F
小到根本禁不起太危險的生產
07/28 02:24, 22F

07/28 02:51, 4年前 , 23F
小紅帽恰恰是動畫版比較好的類型
07/28 02:51, 23F

07/28 03:05, 4年前 , 24F
日本動畫公司的小,大概是資本額幾千萬日圓的公司去生產一
07/28 03:05, 24F

07/28 03:05, 4年前 , 25F
部12集的動畫大概2億日圓成本的這種大小規模
07/28 03:05, 25F

07/28 03:06, 4年前 , 26F
是可以一年生產個幾部甚至十幾部,但是成本不是動畫公司出
07/28 03:06, 26F

07/28 03:06, 4年前 , 27F
的,收益也不是動畫公司拿的
07/28 03:06, 27F

07/28 04:01, 4年前 , 28F
敘事被改跟媒介轉換還是不一樣吧
07/28 04:01, 28F

07/28 07:34, 4年前 , 29F
如果有奇怪改動,原作粉一定會覺得不滿的
07/28 07:34, 29F

07/28 07:35, 4年前 , 30F
不滿的程度有差而已,小紅帽恰恰也是有人比較喜歡漫畫
07/28 07:35, 30F
文章代碼(AID): #1X03Sbix (C_Chat)
文章代碼(AID): #1X03Sbix (C_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