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西遊記! 道教佛教的交叉點??

看板C_Chat (希洽)作者 (charlesgg)時間1年前 (2024/08/23 10:23), 1年前編輯推噓7(707)
留言14則, 7人參與, 1年前最新討論串3/4 (看更多)
※ 引述《goldman0204 (goldman)》之銘言: : 我先承認最近看了黑神話蠢蠢欲動~ : 讓我想起我睡著的那一堂課(無關緊要 反正只要有修教授一定會PASS的選修課!) : 西遊記推出是道教跟佛教在中原歷史上的一個交叉點 : 佛教式微~只好推出這部小說讓道教去西天(印度)取經,來刷自己的存在感! : 最後贏的是佛教!因為道教在當時(漢朝?應該不是~還是哪個朝代???)已經是深入人心~ : 佛教當時根本被壓在地上打,所以情急之下寫了這部四大名著~把道教的醜陋全部寫出 來! : PS:當時選修的時候只聽了不到幾堂就等於是手遊對戰課(只要不吵不鬧就好~)期中期 : 也只是交交報告就好~有人知道更細節的嗎?? 看你的論述,我覺得你上課有沒有睡著根本沒有差了。 佛教漢代傳入一直都很興盛根本就沒有以前很衰敗的說法,到魏晉更是達到鼎盛,主要是 佛教傳入中國是一種來世的思想,在亂世之下百姓沒辦法尋求今生舒服只能祈求來世。 反倒是道教(或是中原本土宗教)早期根本就沒有來世,就連死後世界都很模糊,像魂歸 泰山(古人相信死後是真的人的魂就是在泰山這個現世地點)、魏晉時代也有一些神怪誌 就描寫男人把女鬼接來住成親然後女鬼可以懷孕成人的故事。清明祭祖也是類似的概念, 簡單來說就是古人相信埋在墳墓的祖先是在現世跟子孫一同吃穿的,所以祀與戎就是古人 信仰的頭等大事。 最後,佛教昌盛的原因真正比較入世的就是古代僧侶是不用被徵兵也可以不用服勞役、耕 作的,甚至可以吃肉跟行房之事(古代佛教認為破色戒是你去找你老婆以外的女/男人) ,所 以一堆百姓達官子弟要避徵兵紛紛入教當和尚,佛廟一間比一間奢華。 到北周最鼎盛的時期,當時你是走幾步就可以巧遇出家人,佛廟京城到處都有。逼皇帝親 自出馬滅佛,也就是後世所謂的三武滅佛,最著名的就是北周武帝那句:只要百姓得樂, 朕何懼下地獄。 至於道教除了幾個沈迷煉丹揚道的皇帝以外,道教一直都打不過佛教,就是上面所說的道 教就不講來世,修仙那種離百姓太遠了,仙沒修成就餓死了。再來,道士古代一樣要你服 兵役根本逃不了,在儒法這些士大夫階級看來道教根本就江湖術士也沒佛教這種哲理跟洋 文化,本就不入流。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6.220.150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724379791.A.12F.html ※ 編輯: sxy67230 (49.216.220.150 臺灣), 08/23/2024 10:30:11

08/23 10:42, 1年前 , 1F
魏晉士大夫很流行道教阿
08/23 10:42, 1F

08/23 10:45, 1年前 , 2F
道教主流的修仙煉丹要有錢才玩的起 佛教比較能打
08/23 10:45, 2F

08/23 10:45, 1年前 , 3F
入平民 而且早期出家真的超爽
08/23 10:45, 3F

08/23 10:47, 1年前 , 4F
中日不都是上位者引進外來宗教壓制本土信仰來強化統治?
08/23 10:47, 4F

08/23 10:52, 1年前 , 5F
佛教以前的好處真的造就不少問題,日本戰國時也是被
08/23 10:52, 5F

08/23 10:52, 1年前 , 6F
荼毒過,還有人滅佛成了六道魔王
08/23 10:52, 6F

08/23 10:53, 1年前 , 7F
三武一宗的滅佛運動很有必要 周武帝是佛道一起抄
08/23 10:53, 7F

08/23 10:53, 1年前 , 8F
後周世宗更是你要當和尚還得考試背經一百卷
08/23 10:53, 8F

08/23 10:55, 1年前 , 9F
我也跟著補充一下,唐朝武宗有滅佛其中一個原因就
08/23 10:55, 9F

08/23 10:55, 1年前 , 10F
是銅錢發行去民間之後被拿去給宗教團體作法器(鑄
08/23 10:55, 10F

08/23 10:55, 1年前 , 11F
鐘、佛像…等)使得大唐銅錢不夠鬧錢荒,會昌滅佛
08/23 10:55, 11F

08/23 10:55, 1年前 , 12F
後的銅錢就是這個時代背景的產物
08/23 10:55, 12F

08/23 11:00, 1年前 , 13F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樓台煙雨中",六朝釋教興盛,可見一斑
08/23 11:00, 13F

08/23 11:03, 1年前 , 14F
黃巾賊不算道教嗎
08/23 11:03, 14F
文章代碼(AID): #1cn_AF4l (C_Chat)
文章代碼(AID): #1cn_AF4l (C_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