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 政確不會毀了遊戲,大資本才會──專訪《電玩即政治》作者

看板C_Chat (希洽)作者時間1周前 (2025/07/08 18:15), 1周前編輯推噓76(8812133)
留言233則, 110人參與, 1周前最新討論串1/1
政確不會毀了遊戲,大資本才會──專訪《電玩即政治》作者瑪麗亞姆・迪特 政確不會毀了遊戲,大資本才會──專訪《電玩即政治》作者瑪麗亞姆・迪特 當遊戲變得無聊,與其將戰犯指向政治正確(簡稱政確)風潮,瑪麗亞姆・迪特(Marijam Did)認為真正應該關注的,是遊戲產業壟斷和過度集中所造成的傷害。圖為在日本成田機 場,一名旅客走過展示任天堂經典遊戲角色瑪利歐的宣傳看板。(攝影/Eugene Hoshiko/ AP Photo/達志影像) 「政治正確」正在毀了遊戲嗎?遊戲充滿bug(程式漏洞)、未完成就推出、變得愈來愈無 聊,玩家們到底該怪誰? 來自立陶宛的遊戲評論家瑪麗亞姆・迪特(Marijam Did)在她的新書《電玩即政治:駕馭 改變世界的電玩之力》中毫不避諱:玩家們真正該打的仗,不是針對「遊戲呈現了什麼內容 」,而是「遊戲是怎麼做出來的」。 -- 瑪麗亞姆・迪特是徹頭徹尾的遊戲圈內人。她是英國遊戲產業工會(The Independent Work ers Union of Great Britain [IWGB] Game Workers Union)創始成員之一、在《衛報》( The Guardian)寫遊戲評論,更是一間金獎電玩工作室的行銷總監。 -- 對迪特來說,遊戲與她生命中最美好的記憶連結。童年時代,她玩《毀滅戰士》(Doom)、 在《雷神之鎚》(Quake)裡大殺四方,電玩是她與不善言辭的父兄連結的窗口,也是文化 與階級矛盾的縮影。 迪特在後蘇聯時代動盪的經濟氛圍中成長,金融海嘯讓她家成為英國的經濟移民。青少女時 期她在咖啡店打工、與十幾位東歐移民們合租度日,她從年少便理解:「富人總能毫無代價 地持續有錢,窮人卻得為富人的錯誤買單。」她在大學參與左派政治社群,與無政府主義者 、工會、難民組織一起倡議,奠定了對階級與資本的深刻批判立場。 2016年,她注意到電玩產業的全球收益即將超越了音樂和電影的總和,卻仍被主流媒體邊緣 化,於是她開始寫遊戲評論;2018年,遊戲圈掀起史上頭一遭的工會運動(Game Workers U nite),她加入行動,和數百位從業人員對話、了解產業內部情況;也關注全球其他工作者 在Twitter(現為X)上的分享。 從倡議者、行動者,到成為產業內部的觀察者與批判者,迪特親眼看見創意如何和預算、進 度需求、及高層決策反覆對撞,奠定了她的論述基礎。迪特以《電玩即政治》大膽闢出觀點 :當玩家們覺得遊戲愈來愈不好玩,針對「遊戲角色、內容、主題」抗議恐怕是見樹不見林 ,跟著「金錢流向」走,才能直搗黃龍。她指出產業底層更關鍵的問題:玩家真正的不滿, 來自遊戲產業極端壟斷與壓榨的機制,遊戲要變好,需要勞權、民主決策、反壟斷等更根本 的結構變革。 以下為與《電玩即政治》作者瑪麗亞姆・迪特訪問紀要。 遊戲產業中的政治與權力流變 《報導者》(以下簡稱「報」):作為玩家,我們為什麼應該意識到遊戲與政治密不可分? 瑪麗亞姆・迪特(以下簡稱「迪」):政治歸政治,遊戲歸遊戲的說法,早就過時了,政治 無所不在──尤其是談到錢。遊戲是一個建立在巨大利潤之上的娛樂產業,如今,玩家社群 和遊戲公司間屢屢爆發衝突,玩家反對遊戲中的逼課機制、類賭博設計,群起反抗,這是政 治。此外,現在也能看到政治人物為了自身利益參與遊戲社群、激化民眾;遊戲公司會遊說 政治人物,希望獲得稅收減免、放寬賭博機制法規,積極地與政治權力互動與溝通。 有些人認為,只有討論遊戲主題、角色或劇情時,才會觸碰到政治──拜託,那只是整個脈 絡裡非常小的一部分!在我看來,流行文化往往跟隨現實中的政治角力:遊戲裡有更多女性 、多元角色呈現,是因為現實中有堅實的社會運動、女權抗爭,然後遊戲公司才把這些內容 「資本化」,拿來包裝銷售。 報:在台灣,一些玩家會批評遊戲產業裡的DEI(多元、公平、共融,Diversity, Equity, Inclusion)政策,認為那是一種新風潮,並且持反對立場。你能否和我們談談遊戲產業中 追求多元性的歷史脈絡? 迪:我在書裡有提供一條清楚的時間軸,描繪遊戲產業中「誰有權成為遊戲創作者」的演變 。 二戰時,大量男性上戰場,科技業的程式工作大部分由女性負責,當時寫程式被視為需要高 度細緻與耐性的工作,人們憑刻板印象認為「只有女性適合做這種事」。後來出現轉變,科 技業爆發式成長後需要招聘大量員工,標準化的職業性向測驗出現──最有名的案例是IBM 旗下部門委託心理學家坎農(William M. Cannon)和佩芮(Dallas K. Perry)設計的程式 設計師職業興趣量表,調查對象有1,378人,但其中只有186位是女性。調查結論是:喜歡寫 程式的人通常內向孤僻、不喜歡與人接觸──而當時大眾普遍認為女性比較喜歡和人互動, 於是,「程式設計師」等於「孤僻男性」的形象突然從天而降,這些結論也套用在遊戲業上 。 1971年發行史上第一款商業發行電玩的遊戲公司雅達利(Atari),一開始的客群不分男性 與女性,但他們後來有意識地用性別歧視的方式行銷,舉例來說,他們在辦公室裡辦色情攝 影棚,還把大型機台以胸部豐滿的女祕書為名。後來1983年遊戲產業經歷大蕭條,經費有限 ,公司瞄準的客群就要更針對,當時美國電玩產業工作者已變得幾乎都是年輕男性,並全力 製作瞄準年輕男性的遊戲。 1990年代,掀起第一人稱射擊遊戲革命的《毀滅戰士》橫空出世,某種程度上對女性玩家造 成了很大的負面影響。它的玩法非常創新,加上陽剛味十足的視覺風格,塑造出遊戲玩家等 於「軍武系男孩」的形象,美國國防部甚至開始投資遊戲產業,開發出一整代的射擊遊戲。 但後來遊戲開發成本下降,個人電腦普及、遊戲開發引擎授權變便宜,於是2000年代末期出 現「獨立遊戲革命」,「誰能創作遊戲」民主化了,一些原本無法進入這領域的族群,如今 可以做出成功的作品,由女性、LGBTQ、非白人創作者製作的遊戲廣泛出現在市場中。 2014年「電玩門(GamerGate)」爆發,互相攻擊的兩方一邊是喊著「政治不要介入遊戲」 的男孩們,一邊則主張「遊戲該屬於所有人」。當時玩家和玩家、開發者與玩家互相攻擊, 我看出一個盲點──「男女對立」這類討論永遠不會有出口,這裡缺乏唯物主義的分析,關 注誰從這場文化戰爭中得到了最大好處?答案是:遊戲公司,他們反而藉此擴張了自己的產 品數量與市占率。 在表面的「多元」之外,關注遊戲產業的勞動幕後 報:那你對現在那些大型遊戲公司加入多元角色、LGBTQ角色的做法有什麼看法?你覺得這 算是一種進展、還是只是一種手法? 迪:確實社會如今對LGBTQ+有更多認知與理解,人們願意出櫃、自豪地表達自己的身分,女 性也更有自信講述自己的敘事。我認為人們會觀察自己身邊的世界,重現到他們製作的遊戲 裡。 但讓我厭煩的是,這類角色在遊戲裡總是被塑造成完美形象:「強大的女性」、或「很酷的 同性戀」,但作為女性玩家我可能更能和男魯蛇角色共鳴,我其實想看到會犯錯的女人。現 在很多這類角色的存在沒有什麼實質理由,只是為了讓製作公司在「多元」清單上打個勾勾 ,玩家是感受得出來的。我唯一的希望是──我們現在所說的「多元」,未來真的能夠變得 真正多元。 我一直覺得困惑,玩家常把放入這些角色的責任歸咎於某一位編劇、某一個開發團隊,但事 實是,遊戲公司才是決策者,他們知道塞入什麼內容可以吸引受眾、進而賺錢,對吧? 事實上我們應該都同意,如果編劇寫得好,不管什麼角色都可以成立。但如今很多情況是, 寫得平庸的劇情、美術,搭配極度利益導向的製作邏輯,與缺乏創意的行銷操作,最後作品 就推出。 在我看來,真正應該關注的,是遊戲產業壟斷和過度集中所造成的傷害。現在遊戲產業幾乎 由6間大型公司主導──索尼(Sony)、任天堂(Nintendo)、Valve(世界上最大電子遊戲 平台Steam母公司)、騰訊、微軟、Apple,惡果就是遊戲故事愈來愈樣板、開發方式制式化 ,實驗性作品不被鼓勵。它造成更爛的工作條件、遊戲售價飆高,甚至連行銷策略都變得保 守。遊戲公司只是觀察文化趨勢、資金流向,然後試圖複製他們認為的「主流流行文化」。 想要讓比較小眾、在地化的遊戲獲得資金支持,幾乎不可能。此外,關於遊戲機制的創新更 已經完全停滯了。 大型工作室、3A遊戲公司讓員工加班爆肝,推出充滿bug的遊戲,只想榨乾IP價值、縮減成 本,一切都是為了季度財報好看。我直說了:指望這些由幾千人組成、靠血汗生產的大型工 作室,能提供什麼在政治或文化意義上「真正美好的東西」,本身就是一種錯誤的期待。 對我們玩家來說,真正該打的仗,不是關於「遊戲呈現了什麼內容」,而是「遊戲是怎麼被 做出來的」。事實上這兩者互相影響。如果遊戲的製作過程不再需要這麼多血汗與代價,如 果它是由開源軟體、或是由不同團隊跨界合作產出,那麼最終自然會產出更有趣、更真誠的 作品。 報:那我們該怎麼改變現狀?畢竟現在整個產業的權力都集中在那些大型公司手上,我們有 辦法改變這個事實嗎? 迪:當然可以。如果有一家公司同時掌握了「權力三角」──製造硬體、經營販售平台、以 及負責發行與開發遊戲本身──那它基本上就是無敵的。而現在壟斷遊戲業的這6家公司幾 乎全都掌握了這個權力三角。現在歐洲正在對Meta等社群平台採取反壟斷措施,我覺得也應 該針對這些遊戲公司與硬體公司行動。 再來,工會運動是極其重要的。2018年時,遊戲產業幾乎沒有任何一個像樣的工會,但現在 ,全球都有遊戲工會組織,甚至有些國家有好幾個,這是非常驚人的變化。掌握權力的工作 者,能迫使管理階層做出更經過深思、更負責的決策。現在已可看到工會不再只是「被動防 禦」,幫大家爭取資遣費、抵抗裁員,而是開始主動發起行動、提出訴求,發動各種倡議。 此外,遊戲開發者和玩家其實是在同一條船上,他們也希望把遊戲做到最好,但問題是他們 被設下各種限制、被扼殺創作自由的公司高層所控制。所以,永遠要支持遊戲開發者,也可 以多去了解一下購買的產品背後的工作環境,跟創作者保持對話。 我個人的「最終魔王級目標」,就是希望遊戲軟體開發者能主動與那些遊戲硬體業的勞工建 立連結,想出更永續、更負責的產業模式。 拒絕資本壟斷做出「無聊」遊戲的在地行動建議 報:您現在是遊戲產業勞工中的一員,能否談談最近業界有什麼值得關注的變化? 迪:整體來說,遊戲產業的氛圍都很糟。疫情那幾年,大家都被困在家裡玩遊戲,所以遊戲 銷售暴漲,很多公司大量招人。但疫情過後熱潮不再,光去年(2024)就有超過萬人失業, 公司也停止開新職缺。另外,獨立遊戲圈正經歷20年來最慘時期,以前做個簡報就可能籌到 百萬美元來做遊戲,現在連做出demo(試玩版)都不夠,得把整個遊戲做出來,也許才會有 公司願意簽約。 我觀察,今年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上任後展現對大科技企業的偏好,助長了一種 信仰:覺得遊戲產業的未來是靠AI工具、只需要更少的人力完成──現在真的有一些遊戲因 此獲得資金。但我推測,最後結果要不是遊戲做不出來,要嘛就是產出一堆粗製濫造的垃圾 ,而大量資金正流向這一塊,這是未來很大的隱憂。 報:您談到了高度壟斷的遊戲產業現況,那作為消費者,我們到底該怎麼做?試圖抵制有用 嗎? 迪:很多抵制運動都是自我投射,我們在網路上說「我不會買這款遊戲」,好像要塑造一種 「我有道德意識」的形象,但本質上這些行動是做給自己看的。從企業層面來說,這類抵制 幾乎是最沒效果的抗議方式之一,甚至有時變成對開發者的霸凌,我認為要非常小心。我們 常說「在資本主義底下沒有道德消費」,你不太可能單靠消費行為就去改變整個產業,所以 更重要的還是參與真正的制度變革與政治行動。 所以如果我可以給個建議,那就是:每個人都做一點點,就足夠了。你可以推薦當地的電子 遊樂場能不能進一些由小型工作室製作的遊戲。或者,如果集結夠多人,也許可以寫信給某 款遊戲的團隊,請命希望創作者獲得更好的報酬。你可以從非常小的事情開始,從非常在地 的地方著手。不需要覺得自己現在就要改變整個世界,那反而會讓你失去所有動力。 遊戲之所以美好,是因為我們可以真的「活在」裡頭,實現我們最深層的渴望,訓練恐懼、 焦慮,或經歷難以置信的體驗,這些體驗真的會改變我們。遊戲更提供了一種前所未有的社 群感,這裡有太多東西值得捍衛。我們應該問:我希望遊戲產業是什麼樣子? 我相信,這個產業不必被6間公司壟斷,不需要虐待它的工作者,也不必不停地製造那些「 換個皮」的遊戲。 https://www.twreporter.org/a/everything-to-play-for-author-interview-marijam-did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8.166.24.25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751969718.A.16E.html

07/08 18:18, 1周前 , 1F
原來apple也有主導遊戲啊
07/08 18:18, 1F

07/08 18:20, 1周前 , 2F
蘋果問號
07/08 18:20, 2F

07/08 18:20, 1周前 , 3F
市場機制
07/08 18:20, 3F

07/08 18:21, 1周前 , 4F
那政確結合資本呢
07/08 18:21, 4F

07/08 18:22, 1周前 , 5F
放個網易都比蘋果合理
07/08 18:22, 5F

07/08 18:22, 1周前 , 6F
那這個加上這個
07/08 18:22, 6F

07/08 18:23, 1周前 , 7F
我也是從小地方開始 例如不要買大資本強推的DEI遊戲
07/08 18:23, 7F

07/08 18:23, 1周前 , 8F
但政確都先找大資本寄生啊
07/08 18:23, 8F

07/08 18:23, 1周前 , 9F
任跟V社又中槍了,劃重點:她在大學參與左派政治社群
07/08 18:23, 9F

07/08 18:23, 1周前 , 10F
問題是現在連樣板都搞爛了啊,刺客教條一路過來不就是
07/08 18:23, 10F

07/08 18:23, 1周前 , 11F
最好的證明
07/08 18:23, 11F

07/08 18:23, 1周前 , 12F
你現在連樣板都做不好然後說是因為沒有創新,不是內容
07/08 18:23, 12F

07/08 18:23, 1周前 , 13F
的問題,這才是反了吧
07/08 18:23, 13F

07/08 18:23, 1周前 , 14F
最好,明明就硬要政確變無聊的好嗎
07/08 18:23, 14F

07/08 18:24, 1周前 , 15F
政確要素對遊戲還是有影響,他影響遊戲劇情甚鉅
07/08 18:24, 15F

07/08 18:24, 1周前 , 16F
看人啦 大資本也有好遊戲 小資本也有爛遊戲 最終還是看有
07/08 18:24, 16F

07/08 18:25, 1周前 , 17F
不有趣
07/08 18:25, 17F

07/08 18:25, 1周前 , 18F
轉移炮火而已 都是資本的錯 標準左
07/08 18:25, 18F

07/08 18:25, 1周前 , 19F
重拳出擊大資本 對大資本究竟強推什麼狗屎輕輕放下
07/08 18:25, 19F

07/08 18:25, 1周前 , 20F
出戲的對話,愚蠢的糾正代名詞
07/08 18:25, 20F

07/08 18:25, 1周前 , 21F
是政確"也"會,講得好像政確不會一樣
07/08 18:25, 21F

07/08 18:25, 1周前 , 22F
差低
07/08 18:25, 22F

07/08 18:26, 1周前 , 23F
政確不一定會啦,但硬要政確就一定會
07/08 18:26, 23F

07/08 18:26, 1周前 , 24F
政確理念粗暴的往玩家臉上砸
07/08 18:26, 24F

07/08 18:26, 1周前 , 25F
壟斷啥?steam滿滿的獨立遊戲阿,ns上也一堆
07/08 18:26, 25F

07/08 18:26, 1周前 , 26F
感想 太長 消費者不會想那麼多 完
07/08 18:26, 26F

07/08 18:27, 1周前 , 27F
這作者要不要先證明自己沒有轉移戰火,呵呵
07/08 18:27, 27F

07/08 18:27, 1周前 , 28F
搞臭一個產業現在要開始洗白搞切割囉
07/08 18:27, 28F

07/08 18:27, 1周前 , 29F
以索尼來說 死亡擱淺 劍星和星鳴特攻都索尼發行的 也不能一
07/08 18:27, 29F

07/08 18:27, 1周前 , 30F
概而論
07/08 18:27, 30F

07/08 18:28, 1周前 , 31F
問題是DEI就是找大資本寄生啊
07/08 18:28, 31F

07/08 18:28, 1周前 , 32F
看起來就是想無視市場反應 一意孤行
07/08 18:28, 32F

07/08 18:29, 1周前 , 33F
ㄏ 左膠
07/08 18:29, 33F

07/08 18:29, 1周前 , 34F
報導者難得會有我不認同的,一方之言就看看吧
07/08 18:29, 34F

07/08 18:29, 1周前 , 35F
蘋果還是有在審查手遊吧
07/08 18:29, 35F

07/08 18:29, 1周前 , 36F
比較像是大資本追逐他們以為的主流才往DEI走去吧
07/08 18:29, 36F

07/08 18:29, 1周前 , 37F
不過作者有嘴LGBTQ+塑造角色很爛就是了
07/08 18:29, 37F

07/08 18:30, 1周前 , 38F
笑死
07/08 18:30, 38F

07/08 18:30, 1周前 , 39F
懂了 都是資本家害的 玩家請支持共產主義
07/08 18:30, 39F
還有 154 則推文
還有 1 段內文
07/08 23:53, 1周前 , 194F
錢 才讓遊戲變無聊 dei頂多是誤判主流 但背後依然是想
07/08 23:53, 194F

07/08 23:53, 1周前 , 195F
靠模板跟安全牌獲利的心態
07/08 23:53, 195F

07/08 23:54, 1周前 , 196F
偏偏遊戲是創作 它本來就該有獨特性跟提供特別的趣味
07/08 23:54, 196F

07/09 00:12, 1周前 , 197F
不就是大資本護航才會讓遊戲公司充滿DEI人士嗎
07/09 00:12, 197F

07/09 01:08, 1周前 , 198F
玩家只管好不好玩 買不買單 誰在乎你們競爭==
07/09 01:08, 198F

07/09 02:05, 1周前 , 199F
硬要扯
07/09 02:05, 199F

07/09 05:37, 1周前 , 200F
這完全就是沒經歷過從FC以來的主機大戰歷史才會講出
07/09 05:37, 200F

07/09 05:37, 1周前 , 201F
動屁話
07/09 05:37, 201F

07/09 05:37, 1周前 , 202F
「講出的」
07/09 05:37, 202F

07/09 05:38, 1周前 , 203F
而且很明顯是把日本亞洲這塊完全忽略掉了
07/09 05:38, 203F

07/09 08:20, 1周前 , 204F
在左派社群服務超過6年的心得:左派信徒是標準的「先射箭再
07/09 08:20, 204F

07/09 08:20, 1周前 , 205F
畫靶」,她們信奉一套壓迫者理論,千錯萬錯都是父權、男性
07/09 08:20, 205F

07/09 08:20, 1周前 , 206F
、異性戀、白人、殖民者、順性別、資本家、傳統、宗教等「
07/09 08:20, 206F

07/09 08:20, 1周前 , 207F
壓迫者」的錯,而她們能用各種華麗包裝、政治正確的語言來
07/09 08:20, 207F

07/09 08:20, 1周前 , 208F
將任何事物扭曲成是上述這些「壓迫者」的問題,所以弱勢要
07/09 08:20, 208F

07/09 08:20, 1周前 , 209F
鬥爭、要反抗。她們陷入一個「手中拿著槌子,所有東西看起
07/09 08:20, 209F

07/09 08:20, 1周前 , 210F
來都像釘子」的狀態,卻發自內心沾沾自喜認為自己在實現社
07/09 08:20, 210F

07/09 08:20, 1周前 , 211F
會正義。
07/09 08:20, 211F

07/09 08:22, 1周前 , 212F
左派支持者通常反對宗教(因宗教通常為保守派),但是真的
07/09 08:22, 212F

07/09 08:22, 1周前 , 213F
進入左派社群跟她們相處後,你會發現左派社群遠比任何一個
07/09 08:22, 213F

07/09 08:23, 1周前 , 214F
宗教團體還要像宗教團體,不講邏輯證據,只有非常強烈的意
07/09 08:23, 214F

07/09 08:23, 1周前 , 215F
識形態信仰...非常諷刺
07/09 08:23, 215F

07/09 09:31, 1周前 , 216F
翻譯: 都是資本的錯 玩家不該錯殺遊戲創作者 嗯 很標
07/09 09:31, 216F

07/09 09:31, 1周前 , 217F
準的去脈絡化左派大鍋炒戰術
07/09 09:31, 217F

07/09 09:32, 1周前 , 218F
廢話一堆,連她講的建議都是虛無縹緲根本就是空談以後要
07/09 09:32, 218F

07/09 09:32, 1周前 , 219F
怎麼做推給人那種人,想看一下訪問來源是不是那幾間,結
07/09 09:32, 219F

07/09 09:32, 1周前 , 220F
果源頭被這記者很高竿的遮斷來源
07/09 09:32, 220F

07/09 10:45, 1周前 , 221F
看到政確就不想玩 還不是摧毀遊戲喔
07/09 10:45, 221F

07/09 10:45, 1周前 , 222F
DEI死不認錯
07/09 10:45, 222F

07/09 10:50, 1周前 , 223F
google搜尋照片 果然是政確臉 滿意離開
07/09 10:50, 223F

07/09 11:15, 1周前 , 224F
就是要一個有趣遊戲搞的這麼複雜?
07/09 11:15, 224F

07/09 12:23, 1周前 , 225F
首先,我好奇的是,電子遊戲一開始真的是女生也愛玩嗎????
07/09 12:23, 225F

07/09 12:24, 1周前 , 226F
真的是陽剛的DOOM把女性玩家排擠在外嗎?還是她在幻想?
07/09 12:24, 226F

07/09 12:27, 1周前 , 227F
這本書是什麼背景,為什麼台灣媒體會千里迢迢採訪她?
07/09 12:27, 227F

07/09 14:10, 1周前 , 228F
通篇空談只是想搞鬥爭 別有用心的廢文
07/09 14:10, 228F

07/09 14:39, 1周前 , 229F
用Google 找到作者真相了 就是DEI毀掉遊戲的
07/09 14:39, 229F

07/09 15:22, 1周前 , 230F
點了記者 女權dei文一堆
07/09 15:22, 230F

07/09 15:29, 1周前 , 231F
標準左膠女,你的標題我當然認同啊遊戲跟政治和資本確
07/09 15:29, 231F

07/09 15:29, 1周前 , 232F
實息息相關,但除此之外你的內容邏輯跟論述全部亂七八
07/09 15:29, 232F

07/09 15:29, 1周前 , 233F
糟一直在問A答B偷換概念
07/09 15:29, 233F
文章代碼(AID): #1eRE-s5k (C_Chat)
文章代碼(AID): #1eRE-s5k (C_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