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東漢軍陣
※ [本文轉錄自 Warfare 看板]
作者: PANZER (裝甲流浪犬) 看板: Warfare
標題: 東漢軍陣
時間: Thu Nov 25 19:07:27 2004
※ 引述《Cimon (Simon)》之銘言:
: 4.那列國紛爭時就真的有騎-步-騎的陣形嗎?
: 我目前看過的資料還太少 所以究竟有沒有我也不敢斷言
: 但我覺得騎-步-騎的陣形可能沒那麼想當然爾
因過去兩年來撰寫學期報告的緣故,個人目前資料察閱的重點放在西元
前三世紀至西元二世紀,環地中海地區與東亞地區兩地軍事組織的沿革,
所以以下的討論以東漢為主。
東漢正規軍的組織架構:
在此引用赫治清與王曉衛合著的《中國兵制史》部份內容:
東漢以募兵制為主,應募而來的士兵分為中央軍與地方軍。
中央軍的職責為防衛首都和皇城。地方軍除了在州郡執行治安任務外,
還有負責邊境警戒。如果狀況緊急,中央與地方政府會以臨時募兵的方
式組成部隊應付,但這些部隊往往狀況結束後就會解散。
在一般部隊的組成上,引用李訓詳所撰《古陣新探--新出史料與古代陣
法研究》第47~48頁的內容:
依《青海大通上孫家寨漢簡》所載:漢代編陣是由二進制和五進制搭配
而成,部隊基本上為二進制,須構成獨立單位時則為五進制,陣形的
排列,先前後再左右。其制為:
五人為伍 一伍為 5人 基本單位
二伍為什 一什為 10人 基本單位
五什為隊 一隊為 50人 獨立單位,亦為編陣時的最小單位
二隊為官 一官為100人 基本單位,分為前隊、後隊
二官為曲 一曲為200人 基本單位,分為左官、右官
二曲為部 一部為400人 基本單位,分為前曲、後曲
五部為校 一校為2000人 獨立單位,編為左部、前部、中部、
後部、右部
同前引文,第162~165頁:
東漢正規軍列陣以校為主,將五部橫列編為左、前、中、後、右部,五
部共十曲,將之編為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曲,是
為最基本的方陣:
↑
左 前 中 後 右
部 部 部 部 部
或
↑
乙 丁 戊 壬 庚
甲 丙 己 癸 辛
借著各曲的移動,可以變換陣形,例如圓陣:
↑
丁
丙
乙 戊 庚
甲 己 辛
壬
癸
或者雁行陣:
↑
戊
丁 己 壬
丙 癸
乙 庚
甲 辛
從李訓詳博士的論文中可以看出,東漢正規軍的陣形以方陣為基本,藉著校
內各曲或各部的移動,來組成合適的軍陣以發揚遠射火力或快速移動。至少
在演練中證實可以使用。
實際戰例
藉電子文獻 http://www.sinica.edu.tw/~tdbproj/handy1/ 還有柏楊所著
《柏楊版資治通鑑15 黃巾民變》、《柏楊版資治通鑑16 東漢瓦解》
首先是發生於西元168年,東漢建寧元年鎮壓羌人叛亂的逢義山之戰,可見
於《後漢書 段熲傳》:
「建寧元年春,熲將兵萬餘人,齎十五日糧,從彭陽(甘肅省鎮原縣東)直指
高平(甘肅省固原縣)與先零諸種戰於逢義山。虜兵盛,熲眾恐。熲乃令軍中
張鏃利刃,長矛三重,挾以強弩,列輕騎為左右翼。淚怒兵將曰:"今去家
^^^^^^^^^^^^^^^^^^^^^^^^^^^^^^^^^^
數千里,進則事成,走必盡死,努力共功名!"因大呼,眾皆應騰赴,熲馳
騎於傍,突而擊之,虜眾大潰,斬首八千餘級,獲牛馬羊二十八萬頭。」
^^^^^^^^^^^^^^^^
從上面記載可知,東漢正規軍的排列如下:
圖例: 騎: 輕騎兵,可能為弓騎兵,使用弓箭與環首刀。
矛: 長矛兵。
弩: 強弩兵,使用弩具與弓箭。
步: 一般步兵。
↑ ↑ ↑
騎騎騎 弩弩弩弩 矛矛矛矛矛矛矛矛 弩弩弩弩 騎騎騎
騎騎騎 弩弩弩弩 步步步步步步步步 弩弩弩弩 騎騎騎
弩弩弩弩 步步步步步步步步 弩弩弩弩
步步步步步步步步
段熲總共動用騎兵五千人,步兵一萬人,戰車三千輛。前後近兩年殺掉羌人
三萬八千餘人,指揮的部隊僅死亡四百餘人。
第二個戰例是發生於西元192年,東漢初平三年的界橋之戰,袁紹與公孫瓚兩
軍在界橋南方發生激戰,可見於《後漢書 袁紹傳》與《三國誌 袁紹傳 引英
雄記注》:
《後漢書 袁紹傳》:
「....瓚兵三萬,列為方陳,分突騎萬匹,翼軍左右,其鋒甚銳。紹先令麴義
^^^^^^^^^^^^^^^^^^^^^^^^^^^^^^^^^^^^^^^^^
領精兵八百,強弩千張,以為前登。瓚輕其兵少,縱騎騰之,義兵伏楯下,一
時同發,瓚軍大敗,斬其所置冀州刺史嚴綱,獲甲首千餘級。」
《三國誌 袁紹傳 引英雄記注》:
「紹自往征瓚,合戰于界橋南二十里。瓚步兵三萬餘人為方陳,騎為兩翼,左右
^^^^^^^^^^^^^^^^^^^^^^^^^^^^^^^^^^^^
各五千餘匹,白馬義從為中堅,亦分作兩校,左射右,右射左,旌旗鎧甲,光
^^^^^^^^^^^^^^^^^^^^^^^^^^^^^^^^^^^^^^^^^^^^^^^^^^^^^^
照天地。紹令麴義以八百兵為先登,彊弩千張夾承之,紹自以步兵數萬結陳于
^^^^^^^^^^^^^^
後。義久在涼州,曉習羌鬥,兵皆驍銳。瓚見其兵少,便放騎欲陵蹈之。義兵
皆伏楯下不動,未至數十步,乃同時俱起,揚塵大叫,直前衝突,彊弩雷發,
所中必倒,臨陳斬瓚所署冀州刺史嚴綱甲首千餘級。瓚軍敗績,步騎奔走,不
復還營。」
從記載中來看,這是東漢正規部隊相互對戰,雙方可能列陣如下:
圖例: 騎: 騎兵,可能是槍騎兵(Lancer),使用長矛,並配有弓箭。
白: 白馬義從,公孫瓚直屬精銳部隊。
步: 步兵。
弩: 強弩兵,使用弩具與弓箭。
(感謝ThomasJP老大對於陣形的修正)
步步步步步步步步步步
步步步步步步步步步步
步步步步步步步步步步
公孫瓚軍: 步步步步步步步步步步
騎騎 步步步步步步步步步步 騎騎
騎騎騎騎 步步步步步步步步步步 騎騎騎騎
騎騎騎騎 騎騎騎騎
騎騎騎騎 白白白白 白白白白 騎騎騎騎
↓↓↓↓ ↓↓↓↓ ↓↓↓↓ ↓↓↓↓
袁紹軍先
鋒,麴義
部隊:
弩弩弩 步步步步 弩弩弩
弩弩 步步步步 弩弩
界橋之戰是戰史上少見,以寡擊眾,以步兵擊敗騎兵的戰例,公孫瓚看不起麴
義只有1800人的步兵部隊,所以他要求步兵不動,只派騎兵去衝陣,但是麴義
利用近距離弩箭射擊,讓公孫軍騎兵隊隊形大亂,再以步兵衝鋒將騎兵擊潰。
從以上兩個戰例可知,東漢正規軍的野戰列陣方式就是很典型的 騎-步-騎 陣
形,也許還可能細分為 騎-弩-步-弩-騎 陣形。只要士兵經驗、訓練充足,指
揮官指揮得宜,這種陣形往往可以發揮減少傷亡、以寡擊眾的效果。
--
「沒有人願意看到現實的全部,大多數人只希望看到他們想看的部份。」
-蓋烏斯.朱利斯.凱撒-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1.228.2.48
推
140.112.250.145 11/25,
140.112.250.145 11/25
※ 編輯: PANZER 來自: 61.228.2.48 (11/26 01:39)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3.178.113
推
61.228.17.2 01/22, , 1F
61.228.17.2 01/22, 1F
推
140.112.25.159 01/22, , 2F
140.112.25.159 01/22, 2F
推
220.141.19.252 01/22, , 3F
220.141.19.252 01/22, 3F
推
218.166.208.215 01/23, , 4F
218.166.208.215 01/23, 4F
推
61.230.25.84 01/23, , 5F
61.230.25.84 01/23, 5F
推
218.169.241.54 01/23, , 6F
218.169.241.54 01/23, 6F
推
220.139.13.220 01/25, , 7F
220.139.13.220 01/25, 7F
推
211.22.218.128 01/26, , 8F
211.22.218.128 01/26, 8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Chan_Mou 近期熱門文章
66
116
113
219
85
165
PTT動漫區 即時熱門文章
10
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