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為什麼楊清不早點刺殺袁方
※ 引述《cherryhun (cherry)》之銘言:
: 官渡大戰打這麼久
: 耗費那麼多人力物資
: 為什麼不一開始就刺殺袁方就好
: 等到戰爭快結束時才刺殺
: 那麼之前打麼久都是在打辛酸的嗎
: 還是說曹操又想要藉此訓練他家的士兵和將領......
: 十分不解
爲什麼不一開始就刺殺袁方?
因為你光殺了袁方曹操照樣不會贏...
1.燒糧:在數量的絕對劣勢下,燒糧成為最有效的退敵方式
2.殲滅袁軍:光是燒糧還不夠,袁軍退了還可以重新重整再來一批人海,
所以一定要先袁軍深入曹營,再趁燒糧逼袁軍退兵時一併殲滅。
3.製造內亂:就算在官渡殲滅袁軍,袁紹的兵力還是源源不絕。
高覽曾經說過:『這就是曹操全數兵力,但看數目只有
我軍(應指袁方的兵力)一半,與我軍總數相比只及咱們河北一成』
也就是說袁紹的總兵力是曹操的10倍...
而袁尚和審配的對話又提到:
『十五路圍攻曹寨雖沒有馬上取勝之跡象,但仍將曹操壓的喘不過氣來』
『曹操有五大部隊,每隊皆要應付三隻部隊』
這表示袁紹只派出3倍的兵力,換句話說,袁紹的本錢厚到官渡輸了也沒差,
如果一開始就刺殺袁方,袁紹應該會瘋掉派出更多兵力要替袁方報仇吧?
所以光刺殺袁方曹操還是一樣輸定了..
所以還要先擴大袁譚和袁尚的內鬥,諷刺的是這點袁方自己就在做...
先刺殺袁方反而讓袁紹三子內鬥緩和,不利於曹操...
--
任何美得像首詩的遠大理想抱負在可能(並非一定)得以實現之前,
一定會經過一段慘得像坨屎的挫折困阨時期,且底子本錢越不足,
這段時期就會越加漫長悽慘,也越是難以離苦得樂。
然而在理想主義者心中只有對美得像首詩的遠景之無限想像與推崇,
對於慘得像坨屎的那段要如何渡過解決,其不是避重就輕,要不然就是乾脆視而不見。
by ----MDC論壇版主 toga---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4.38.213.44
推
10/16 19:31, , 1F
10/16 19:31, 1F
→
10/16 19:32, , 2F
10/16 19:32, 2F
→
10/16 19:33, , 3F
10/16 19:33, 3F
有『袁方掛了 袁軍也完了』這種設定?
只能說袁方太威,讓其他人沒有發揮的空間吧...更不用說一堆人連露臉機會都沒有...
何來『巴好玩』這種結論?
※ 編輯: sfsm 來自: 114.38.213.44 (10/16 19:37)
→
10/16 19:53, , 4F
10/16 19:53, 4F
→
10/16 19:53, , 5F
10/16 19:53, 5F
→
10/16 19:54, , 6F
10/16 19:54, 6F
→
10/16 19:54, , 7F
10/16 19:54, 7F
→
10/16 19:55, , 8F
10/16 19:55, 8F
三公子被耍,是袁方本身就有很多優勢...
這些優勢是曹操方不可能做到的...
(除了是袁家人,還是袁紹私生子,光這點曹操的三位奇人怎麼做?)
三位公子搶接班人也是袁紹放他亂,袁紹還是有決定接班人的絕對權力,
反正袁紹也是要三子內亂好讓袁方勢力壯大...
但是放任三人內鬥到官渡最終燒烏巢時,已經惡化到袁紹也已經無力干涉程度,
(譚、尚兩人都已經殺起來了,袁熙還放火燒自己人)
郭嘉太早刺殺袁方也只是逼袁紹再從三子決定繼承人...
火燒烏巢是三人真正撕破臉互幹的開端...
袁紹所以才會內心OS說:
『他們不可以存在-----而袁家,將會面對無可挽回的內亂!』
袁紹發覺已經無力挽回一切而再次倒地...
推
10/16 19:59, , 9F
10/16 19:59, 9F
→
10/16 20:00, , 10F
10/16 20:00, 10F
曹操這邊也不是一堆路人...
※ 編輯: sfsm 來自: 114.38.213.44 (10/16 20:23)
→
10/16 20:01, , 11F
10/16 20:01, 11F
→
10/16 22:56, , 12F
10/16 22:56, 12F
→
10/16 22:57, , 13F
10/16 22:57, 13F
→
10/16 22:57, , 14F
10/16 22:57, 14F
正確來說正在打的只有袁方一個。
其他人能不能打,應該要去問陳某,
看到漫畫其他人沒在打就說不能打,不是更偏頗?
這也是陳某的濫觴,為了強調某些人的強,只好把其他人路人化...
在火鳳很常見的...
(因為不這麼做就會有人吐槽說袁方不是很強嗎?不是魔王嗎?
不是水鏡還要培養七個奇人對付袁方嗎?怎麼現在還要靠其他人幫忙?)
反觀曹操這邊在官渡也是一堆路人呀...好像曹操只有郭嘉和張遼兩人...
怎麼沒人說曹操其他人不能打?
※ 編輯: sfsm 來自: 1.170.66.204 (10/16 23:12)
→
10/16 23:26, , 15F
10/16 23:26, 15F
濫觴之意很多,大多是指起源,但是也衍生到『氾濫』和『過度』的意思...
結合文獻,概括『濫觴』有如下義項:
1,指江河發源處水很小,僅可浮起酒杯。例如:北魏酈道元《水經注·江水一》:
『江水自此已上至微弱,所謂發源濫觴者也。』
2,指小水。例如:南朝謝靈運《三月三日侍宴西池》詩:『濫觴逶迤,周流蘭殿。』
3,比喻事物的起源、發端。這是最常見的一種。
例如:郭沫若在《今昔集·論古代文學》中指出:『中國文化大抵濫觴于殷代。』
4,波及,影響。這是『濫觴』的動詞用法。例如:宋代魏慶之在
《詩人玉屑·滄浪詩評》中評價盛唐詩時這樣寫道:
『盛唐人詩,亦有一二濫觴晚唐者。』
5,泛濫;過分。例如:《明史·史可法傳》:
『今恩外加恩未已,武臣腰玉,名器濫觴,自後宜慎重。』
※ 編輯: sfsm 來自: 1.170.66.204 (10/16 23:36)
→
10/17 00:31, , 16F
10/17 00:31, 16F
推
10/17 00:47, , 17F
10/17 00:47, 17F
→
10/17 03:35, , 18F
10/17 03:35, 18F
→
10/17 03:36, , 19F
10/17 03:36, 19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Chan_Mou 近期熱門文章
84
164
66
125
111
163
PTT動漫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