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維尼的版本

看板Winnie作者 (icemuffin)時間20年前 (2005/09/04 23:43), 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9/10 (看更多)
嗯.... 當初只是想知道..為什麼有分有嘴巴跟無嘴巴的.. 因為總是好奇嘛~~想做個徹底的維尼迷.. 古典就是當初克理斯多夫的生日禮物.. 有嘴巴的就是迪士尼買了版權過來的進化版.. 像ccmmss文中提到的 迪士尼為了區分而1996前的叫古典維尼... 每每有朋友在問..有嘴跟無嘴的..他們到底有什麼不一樣.. 我都不知道要怎麼回答.. 都只能說... "管他那麼多哦..可愛就下手了啊... 又不用餵他吃東西...管他有沒有嘴巴.." 後來實在自己好奇心太重.. ( 我對很多東西都超有好奇心... 例如..簡體字誰發明的我都會上網找...) 加上..之前在某節目上有某女主持人說.. 真的喜歡一個東西..是要去了瞭他.. 而不是一味的跟流行及看他可愛~~ 就像買名牌..不單單是有錢去買他... 而是要去瞭解他的歷史背景... 我想想這句話很適合套在我身上.. 因為我常常因為好奇心..而去找資料來看.. 所以才想說要來研究一下維尼史.... 就開始去找一些中文網頁來看~~ 之後都沒有很滿意所看到的訊息.. 才又google找找找..就是沒有.. (國內外網站我都有去找過...) 才想說來這裡問問各位維尼迷... 知不知道相關的訊息~~ 我真的上網找不到..才到這兒問問滴~~ 就像..我看了朋友送給我的軟木留言版.. 我才知道~~ 原來迪士尼的維尼是1:1:1的身材... 全身是由三個圓組成的.. 像這個在網頁上都沒有看到.... 自己真的想要去了解維尼的背景....是這兩年才開始的.. 以前只是單純的覺得維尼很可愛...沒有很瘋狂的喜愛他.. 這幾年才算看到維尼也瘋狂~~ 想要發揮一個真正迷家的力量..去了解所有能了解的事~~ 就像真正的kitty迷跟泰迪迷一樣... 有誰知道哪裡有能脫離一般維尼網頁的介紹.. 也就是ccmmss大大所說的介紹以外的資料嗎??? 順便回應一下ccmmss大大的問題.. 變裝維尼系列... 都有嘴巴..所以是我所謂的第二代.. 也就是在古典維尼之後的迪士尼版本... 不好意思哦.. 請大家體諒我真的很想知道維尼的歷史背景.. 讓大家那麼的混亂~~ 哎!~~~~一切只因維尼啊~~ 補充一下.... 那個在www.disney.com.hk.. 可以印維尼的月曆..很可愛哦~~ 我去印了好多個月的了~~ ※ 引述《ccmmss (有人能幫我收集維尼嗎?렩》之銘言: : 我也覺得不用刻意分代別 : 只能說發行的國家、廠商和設計師不同 : 所以有各式不同風貌的維尼 : 如果真要分代別的話 : 有一陣子維尼還流行過變裝系列的維尼 : 那這又屬第幾代呢? : 或許有很多大大已經知道了 : 不過還是補充一下elssi大大的內容 : 1921年當克理斯多夫‧羅賓滿1歲生日時,他的母親(註) : 在倫敦著名的哈洛德百貨(Harrod's Department Store)買來送他的生日禮物, : 是還沒有被稱被維尼,只被叫作熊熊或是泰迪熊, : 而大人們則稱為愛德華熊(Edward Bear) : 1925年A.A Milne為了刊登在《晚報》聖誕節號(Evening News, the Chriatmas Eve : Issue)適合小孩的故事煩惱時,突然想到小熊的故事─常被他的兒子拖著到處走, : 腦袋一面碰碰碰地撞到樓梯,一面下樓的情節。 : 而這個故事就成了維尼開頭的第一章,當時負責插畫的是多德(J.H.Doed,1884-1956) : 1926年10月24日維尼的故事書正式以<Winnie the Pooh>的書名出版 : 1928年作者又為維尼寫了第2本故事書《The House At Pooh Coner》及 : 第3本故事書《Now We are Six》。直到這個時候才由我們現在熟知的 : E.H.Shepard(1879-1976,柳林中的風聲也是其代表作)負責插畫的工作, : 也就是我們現在稱的古典維尼。 : 因為Mr.Walt Disney 的小女兒很喜歡維尼故事, : 直到1996年維尼才受邀加入迪士尼家族。 : 因此,才會稱96年前的作品為「古典維尼」,以示和加入迪士尼後的作品有所不同。 : (註):多數的文獻是說母親,但也有文獻是說父親 : <以上內容參考くマのプ-さんと魔法の森へ一書,中文版由台灣麥克翻譯發行> : 另外.....還有一件事.... : 不才小妹....能不能申請自願當副板啊?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70.146.79 ※ 編輯: icemuffin 來自: 218.170.146.79 (09/05 00:12)
文章代碼(AID): #136nOXWK (Winnie)
文章代碼(AID): #136nOXWK (Winni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