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唐玄宗是怎麼把大唐盛世一口氣搞爆炸?
安史之亂
藩鎮崛起
在初唐之時,節度使僅負軍事之責,而且人選都為德高望重之臣,並有不久任、不遙任、
不兼任之原則。但經唐太宗、唐高宗時期屢次開疆拓土,先後討平東、西突厥、高句麗等
,使初唐時期建立起很遼闊的邊疆區。中央朝廷為加強對邊疆的控制、鞏固邊防和統理異
族,便於唐玄宗開元十年(722年)在邊地設十個兵鎮,由九個節度使和一個經略使管理
。然而,此等每以數州為一鎮的節度使不單管理軍事,而且因兼領按察使、安撫使、節度
使等職而兼管轄區內的行政、財政、人民戶口、土地等大權,令原為地方長官之州刺史變
為其部屬。據《新唐書·志第四十·兵》言:「既有其土地,又有其人民,又有其甲兵,
又有其財賦。」軍事與行政的統合使得節度使因而雄據一方,成為唐室隱憂。
外重內輕
唐初,全國實行府兵制共置634個折衝府,當中261個位於保衛京師長安的關中,故軍事戰
略相對來說是外輕內重,保證唐室有足夠的兵力保衛京師及其政權。唐玄宗開元十年(
722年)設置節度使,許其率兵鎮守邊地,軍力日漸強大,漸有凌駕中央之勢。開元十四
年(726年)時,京師守衛改由彍騎負責。而天寶中期,邊鎮兵力達50萬。而安祿山一人
更兼任平盧、范陽、河東三鎮節度使[6][7]。這三地之間地域相連,兵力又於諸鎮之中最
強,光是帳面上的兵力即達18.39萬,實力強大。相反,中央兵力則不滿13萬,形成外重
內輕的軍事局面,漸漸形成地方反過來威脅中央的危機。
以上來自wiki
簡單來說就是唐玄宗以後地方已經強於中央 而且節度使也往往掌握地方軍民財三大權力
一個人兼任好幾個節度使
不出事才奇怪。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4.43.152.57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756132189.A.96C.html
※ 編輯: HarunoYukino (114.43.152.57 臺灣), 08/25/2025 22:30:56
※ 編輯: HarunoYukino (114.43.152.57 臺灣), 08/25/2025 22:32:05
推
08/25 22:38,
12小時前
, 1F
08/25 22:38, 1F
→
08/25 22:39,
12小時前
, 2F
08/25 22:39, 2F
推
08/25 22:40,
12小時前
, 3F
08/25 22:40, 3F
→
08/25 22:42,
12小時前
, 4F
08/25 22:42, 4F
推
08/25 22:45,
12小時前
, 5F
08/25 22:45, 5F
→
08/25 22:46,
12小時前
, 6F
08/25 22:46, 6F
→
08/25 22:50,
12小時前
, 7F
08/25 22:50, 7F
推
08/25 23:39,
11小時前
, 8F
08/25 23:39, 8F
→
08/25 23:39,
11小時前
, 9F
08/25 23:39, 9F
→
08/25 23:40,
11小時前
, 10F
08/25 23:40, 10F
→
08/25 23:42,
11小時前
, 11F
08/25 23:42, 11F
→
08/25 23:43,
11小時前
, 12F
08/25 23:43, 12F
→
08/25 23:44,
11小時前
, 13F
08/25 23:44, 13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完整討論串 (本文為第 2 之 4 篇):
32
79
C_Chat 近期熱門文章
9
12
11
26
PTT動漫區 即時熱門文章
12
15
14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