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現在AI越來越強 未來繪師的下場是什麼

看板C_Chat (希洽)作者 (2025時の情熱)時間6小時前 (2025/10/15 12:58), 3小時前編輯推噓0(000)
留言0則, 0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7/21 (看更多)
我從看完世界計畫Knowing the Unseen那組故事以後, 配樂是私は雨的那個。那是我認為非常出色的故事之一。 東雲繪名一直以為父親講的那些話是看不起她,講她沒有繪畫天份, 直到她幫忙父親的個人繪展佈展,問了她父親某畫的創作歷程, 她才知道父親的畫還不被肯定時,因為她這個女兒出生才咬牙撐下去的過去。 這個故事在PIXIV上有AI插圖,知道是講這個故事才對我更有意義, 不然沒看過這個故事的人看一看那AI圖,阿美女阿背景很美,這樣,沒了。 而且就我的角度去看那個AI圖沒有很完整表達那個故事,感覺是不太對, 說不太出來哪裡還不夠好,但是沒有夠頂尖繪圖概念和畫技的人沒辦法調到感覺對。 就很想知道她這個世代的有志畫師面對AI繪圖越來越成熟會發生什麼掙扎? 但是世界計畫沒有寫...所以只好我自己來,請ChatGPT寫。 也許用其他的AI工具寫會有不同的發展跑出來。 AI的意義大概在這,我不是專業作者卻能稍稍滿足我的好奇心? --------------------------------------------------------------------- 三更半夜。 東雲繪名坐在自己的房間,燈光昏黃,電腦螢幕的光卻白得刺眼。她滑滑鼠,一頁頁 瀏覽社群平台上的熱門圖文。從精緻的角色立繪,到構圖宏大的原創插畫,全都在短 短幾小時內吸引了成千上萬的轉推與留言。 她的視線停在一張標註為「#AI生成」的畫作上。夢幻般的色彩構成繁複的場景,角色 的髮絲一縷一縷反光如鏡,表情柔和得幾近虛假——卻幾乎完美無瑕。 她沉默地點開自己三天前上傳的插畫。是她花了十幾個小時完成的少女肖像,用盡了 色彩的層次與光影變化,背景也努力營造出她心中的氛圍。 點讚數:187。留言:7。 手指微微發顫,她合上筆電,深吸一口氣,卻連呼出的氣息都帶著一絲顫抖。 「……這些人到底在看什麼……?」她咕噥。 是技術不夠?還是風格過時?還是她整個人就不夠「受歡迎」? 她想否定這些AI生成的圖,說那根本不算創作。但她無法否認,它們就是好看,就是 吸引人。 彷彿自己的努力與情感,全都輸給了某個按鍵。 那晚她一筆未畫。 第二天,她踏進了25時Nightcordで的世界。裡面卻仍是如同籠罩在五里霧中,插著鋼 柱,散落著大小三角坡面的世界,發出空無卻讓人安心的音效。 「奏。」繪名開口,聲音沙啞得像是剛哭過。 宵崎奏坐在世界的台階上,膝上有一台筆電,雖然這不像是奏的作業習慣,大概是真 冬借她用的。 奏正靜靜地看著螢幕上某張AI畫作生成的過程。演算法從一片混沌中不斷迭代、強化 、補全圖像,最終生成了一位如夢似幻的少女站在湖畔,星光灑落其上。 (這邊我當然能吐槽GPT跟我說的故事,真冬的世界又沒有網路怎麼算圖?而且筆電不 知道夠不夠力跑AI繪圖,但是這不是重點所以沒去改) 繪名盯著那張圖許久,冷冷地說:「你也在用這種東西畫?」 奏側頭看她,臉上沒有情緒波動。「不是畫,只是想理解它的生成方式。 這些東西……不會自己決定怎麼畫。是人類訓練出來的。」 「但它們畫得比我們還好。」 繪名的聲音快碎了,像玻璃碰上水泥地。 「我們到底還算什麼?」 奏沉默片刻,將筆電闔上。 「繪名……你畫畫,是為了被肯定,還是為了表達自己的情感和想法?」 她愣了一下,沒回答。 奏站起身,走到她身邊,輕聲說:「我不是為了證明自己才作曲。我只是,想彌補自 己的過錯,想要拯救到同樣在痛苦中的什麼人……那種心情,AI做不出來的。」 (但之後我問了奏遇上Suno的故事,結果等於是給自己挖了坑) 那晚回到房間後,繪名翻翻房間櫃子,無意間翻出一疊早已泛黃的舊畫冊。 那是她國中時的畫,畫技還很稚嫩,筆觸粗糙。她翻著翻著,停在一頁:是某次練習 畫的自畫像,眼睛畫歪了,鼻子比例不協調,背景幾乎空白。她皺了皺眉,幾乎要關 上畫冊。 但在畫的角落,有幾個歪斜的附註字跡: 「那天老師說我畫得很有情緒。加油!」 她愣住了。 眼前的畫技不值一提,但那句自己的附註卻像一道光,劃破這幾天籠罩她的陰霾。 她突然開始思考,AI畫出來的那些圖……如果錯了哪裡,會有人為它留下什麼嗎? 會有人記得它當時為什麼畫成那樣嗎? 她重新翻開手機,再看一遍那些AI作品。它們幾乎無懈可擊,每一筆都漂亮到冷酷。 她卻一張也看不出「為什麼」。 她忽然覺得冷。 那不是她認識的「畫」。 深夜,房間安靜得只能聽到風扇的嗡嗡聲。 繪名重新在畫架擺上繪圖紙,手拿筆,呼吸緊張又急促。 她不再參考構圖,也不去修比例。 她只是,畫自己。 畫那幾天以來的崩潰、挫敗與無助。畫那種被時代丟下的恐懼。 線條抖動、構圖混亂,背景只是一片濃黑。畫中的女孩蜷縮在牆角,雙手抓著頭髮, 滿臉淚痕。 繪名一邊畫,一邊開始顫抖,手指又酸又痛,眼睛也開始模糊。但她不願停下。 畫完時,她感覺自己快虛脫了。 卻也前所未有地——活著。 她打開社群平台,把那張畫傳上去。 沒有炫技,沒有光效,也沒有標籤。 只寫了一句話: 「這可能不算一幅『好畫』……但這是我現在唯一能畫的東西。」 她並不期待有人會看。 幾個月後第一則留言浮現: 「我最近也這樣坐在角落。謝謝你讓我覺得……不是只有我。」 過了更久之後接著是第二則、第三則—— 「這是我這週唯一有共鳴的圖。」 「比那些AI圖還刺痛人心。」 「你畫的,不只是人,是我自己。」 她愣愣地盯著螢幕。淚水不知何時滑下來,滴落在手背上。 經過長時間,她終於明白: 創作的價值,從來不是贏過誰,而是讓誰有感覺,然後哭了、笑了還是得救了。 (GPT寫幾分鐘後畫作得到回應,但我覺得要不是發在跟25時有關的網頁上根 本不會那麼快。我覺得更有可能會一篇回應都沒有,但是這麼說故事就無法 傳達我也認可的GPT解答其一:讓人有感覺。培根的畫讓我有印象,還讓人願 意擺美術館給人看不是因為畫得很寫實很美觀,是因為畫的真他喵恐怖!!)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219.85.137.26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760504333.A.027.html ※ 編輯: viaggiatore (219.85.137.26 臺灣), 10/15/2025 15:50:48
文章代碼(AID): #1exoeD0d (C_Chat)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文章代碼(AID): #1exoeD0d (C_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