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板
[ C_Chat ]
討論串[閒聊] 台灣的文創是不是被中國全面碾壓了
共 62 篇文章
內容預覽:
美國的問題是強勢好萊塢等壓縮國片生存空間. 日本就是壓縮台灣國產動漫的生存空間. 而語言相通的關係,台灣跟中國關聯是比較適當的. 因為會有所謂的人才磁吸的現象,中國吸納台灣人去那邊. 反而台灣要去美國發展難度比較高,距離遠成本不合,語言也要學. 但是去中國成本就便宜很多,然後賺的錢也不會差到哪去.
(還有354個字)
內容預覽:
只說結論的問題是,偶爾會發生錯誤進錯誤出,只是錯誤的結論。. 不過,有些時候,我們只是要需要足夠的理由說服別人放棄就是了。. 總之,我有幾個問題點需要被說服。. 我同意輕資產軟服務是規模經濟的遊戲,. 但台灣在早期曾是全球第5大的手遊市場,. 明明是先發展出市場的國家,為何沒發展手遊公司進一步拓荒全
(還有88個字)
內容預覽:
我們一沒有共同信仰的創世神話,. 二大批有經驗的人才長期喜歡中國市場,而消費者長期觀賞好萊塢. 然後上一個培養起的全方位明星某刀,算自滅了嗎?. 創意面和生計面都斷層了,. 而實際上比起自己的文創,我們也完全更熟悉中國文化和好萊塢文化. 說到這個,青峰和周董去了中國後也就無聊了起來。. 所以我認為興
(還有110個字)
內容預覽:
明明是先發展出市場的國家,為何沒發展手遊公司進一步拓荒全球?. 反而是市場較小的國家,先發展出手遊公司?. 這點其實不難解釋. 用磁吸效應就能很好解釋. 簡單來說. 台灣由於對於娛樂產業毫無設限沒有本土保護政策. 所以. 台灣是充滿平原以及快速、高速公路的彰化. 歐美日是台中. 動漫電影是百貨公司.
(還有784個字)
內容預覽:
台灣手遊消費力世界第5,但買的都是外國遊戲,錢本來就流不到台灣工作室. 這就像台灣豪商很多,進口豪車的銷售量非常好,但跟納智捷能發展無關. 台灣的NBA粉絲非常多,本土籃球的收視率購票銷售量也永遠無法做起來. 這都是相同的原理,台灣消費者對海外高級品的接受度非常高. 當有國外消費品的鑒賞力,看得懂N
(還有2281個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