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得] 日美動漫改編電影感想

看板JOJO作者 (Another Way)時間19年前 (2006/06/10 02:21), 編輯推噓11(11015)
留言26則, 11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4 (看更多)
看了之前網友討論的文章串 個人認為美漫並沒有你們講的那麼不堪 所以想站出來講一下我對美漫的觀點 希望能藉著文章來提供舊有刻板印象之外的觀點 因為我算是看著美國動漫畫長大的,之後才是日本動漫畫佔據的天下 我認為從每個國家動漫畫、電影背後總能窺見其長久以來所累積的文化 我也是就我自己的觀察而言,如果有些觀點過於偏頗或者太過主觀,請多見諒 <(_ _)> /*正文開始*/ 之前有機會跟美國長大的ABC聊天 我這個只去過美國觀光的土包子對他們滿是羨慕 卻發現他們一致對當地的美國人十分反感 瞭解之後才發現 當地傳統美國人對於外來人種其實是相當排擠 因這些外來人種是來搶他們飯碗的人 不要看美國是個先進的國家 部分美國人眼中所認定的全世界就只有美國而已 其他的國家都不算世界的一份子 而且這樣的人不在少數 從一些好萊塢電影中你就可以發現這種階級制度的出現 白種人家庭請黑人來幫傭 黑種人家庭請黃種人或拉丁裔來幫傭 然後黃種人或拉丁裔請誰來幫傭呢? 抱歉,好萊塢電影編劇沒那個美國時間 在這樣意識型態文化之下就出現所謂的弱勢族群: 你的成就將跟你的膚色有關 你身處於一個團體卻無時不刻覺得『我似乎不屬於這個團體』 而這樣的意識型態卻透過通俗的漫畫或電影表露無遺 Superman : Clark, 看似憨厚書呆子的報社記者,搖身一變成為拯救世界的Superman Spiderman:Peter Parker, Geek高中生卻不敢對長久以來暗戀的青梅竹馬表達愛意 X-men: All mutants,不被社會接受的變種人隱瞞自己是變種人的事實進入X-mansion就讀 Batman: Cat woman,因為知道太多秘密而被上司企圖滅口的女秘書 V怪客:代表著弱勢族群決意復仇的使者 很多超人系的美國漫畫幾乎都想要去表達這種意識型態對他們的不公平 目前很多日漫主角的背景通常逃不出這樣的窠臼 (火影:鳴人、我愛羅,海賊王:羅賓、喬巴、騙人布 等等,太多了我舉不完 火影原來的出發點吊車尾鳴人這條主線卻漸漸被作者模糊掉,失去原有感動人心的力量) 美漫劇情的重點不在於他們在得到特異功能之後用新絕招打敗壞人 較多的篇幅是放在他們如何面對並且承認自己的確與眾不同的過程與勇氣 與如何去看待過去看不起他的人們所面對的態度,而自己過去也曾是他們其中之一 這其中該如何取捨? 像是過去他們對自己的冷眼旁觀或者不求回報的伸手幫助呢? 有些時候這些問題比拆除原子彈更難解 面具是美漫裡面一個很有趣的設定 脫下面具的他們摒棄自己的本性,戴上面具之後反而才是真正的自己 而看看日本動漫的源頭呢 日本戰後民生困頓,至後來圖強至亞洲四小龍的地位 日本人不斷精進而求能進軍世界強國的門檻 這樣的民族性很多地方都可以略見一二,不勝枚舉 這樣的民族性也出現在漫畫裡: a).日本運動選手憑著毅力、天分從縣賽到地方選拔、至全國大賽 最後進軍世界級競賽,打敗各國強手,冠軍,完結 b).戰士們在同級的競賽試煉中出頭,為了守護村莊或者女神 不惜挑戰上階戰士,人界打完換天界,天界打完換魔界 最後在撂下一句話『你是打不贏我的~』 敵人:『絕招名稱加上EX,聽起來超酷的說』說完便0rz而死 故事結束 整個故事就是一個最好的RPG題材 主角經驗值不斷提升而得到新能力新裝備之後轉職再多幾根尾巴 幾乎日漫清一色都是這種『誰比誰強』的窠臼 版上一堆人看的都比我多,不再累述 你不覺得很奇怪嗎? 日本每年這樣動漫產量,這麼多劇本,卻鮮少能拍成電影 (Matrix第一集還不錯,之後兩集原來日漫原本的精神消失殆盡,整個系列虛掉) (甲賀忍法帖這麼棒的劇本都可以被改成爛到掉渣我也服了日本人) 說難聽一點,若不論恐怖漫畫,其他一般日漫根本搬不上大場面 日漫缺少一種能真正感動大眾的深度與熱情 日漫一昧所想強調的熱血往往過於單調乏味,太過塑造個人英雄主義 不斷的換絕招下猛藥只會使讀者胃口越來越大 以致作者讀者雙方都不堪負荷,完結(最慘就是腰斬) JoJo算是日漫中的一個特例吧(笑) 故事的出發點是十分單純而純粹的 各部主角所圍繞的主題皆在於黃金精神的繼承 每一部故事完全不拖泥帶水沒有一絲累贅 每個鏡頭每個人物運鏡都有如電影般的精準 有如藝術品般的無可挑剔 日本電影業絕對有技術可以做出超棒的打鬥經典對戰場景 但如何使荒木老師的作品不成為流於庸俗的動作片實在太難了 我認為大概除了荒木老師本身 大概沒有導演能百分之百的表達JOJO所想傳達出的精神 (不知不覺就寫了這麼多,感謝你看到這裡,在一點就沒了) 電影所要表達的是出現在群體中的共同意識 (被群體孤立的個人,或者怕告白失敗的宅男.....) 在心中每個人都同時存在的信念 (『幹~才賺這點錢哪夠』,『我愛的人不愛我』諸如此類) 日漫往往只在於描述個人的能力、與眾不同、個人魅力等等 而美漫會多在去描述主角及周邊人的心境轉變,的確是日漫所欠缺的 而這原因也是導致日漫搬不上大螢幕的瓶頸 日本人擅長於塑造超凡偶像,卻無法側寫出平凡的英雄 ps.因為平常就蠻偏愛這些動漫改編的電影 如果有人對美漫風格有興趣,想要一窺美漫改編的風貌的話 筆者推薦最近的V怪客、蝙蝠俠開戰時刻、以及X-men、康斯坦丁(原漫畫:HellBlazer)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40.114.202.98 ※ 編輯: jix 來自: 140.114.202.98 (06/10 02:46) ※ 編輯: jix 來自: 140.114.202.98 (06/10 02:46)

06/10 02:57, , 1F
說的不錯....啪啪啪啪~~~~~~~~...
06/10 02:57, 1F

06/10 03:04, , 2F
推推 講的真棒
06/10 03:04, 2F

06/10 03:21, , 3F
說的不錯,不過浦澤直樹老師是寫平凡英雄的高手就是了
06/10 03:21, 3F

06/10 04:11, , 4F
Batman系列也是到了Begins才有比較多刻畫人心的劇情
06/10 04:11, 4F

06/10 04:21, , 5F
過去的Marvel改編電影也不乏直線性的平直劇情
06/10 04:21, 5F

06/10 04:25, , 6F
我認為日系漫畫鮮少改編電影且成功的原因最重要就是錢
06/10 04:25, 6F

06/10 04:28, , 7F
加上日本人寫的電影劇本風格很難打通國際市場
06/10 04:28, 7F

06/10 04:29, , 8F
至於"描述主角及周邊人的心境轉變"的日漫其實有不少
06/10 04:29, 8F

06/10 09:26, , 9F
日本....不在亞洲四小龍裡面啊....他可是大龍
06/10 09:26, 9F

06/10 10:56, , 10F
我也相當欣賞浦澤直樹老師的作品(Yawara,20centryboy etc)
06/10 10:56, 10F

06/10 10:58, , 11F
本來要在文章裡提的說,但是文章太長而作刪減了
06/10 10:58, 11F

06/10 16:53, , 12F
前面說的Batman begins我覺得不能把漫畫和電影混為一談
06/10 16:53, 12F

06/10 16:53, , 13F
美國的英雄漫畫的確在主角心理著墨較多這是不可否認的
06/10 16:53, 13F

06/10 16:54, , 14F
日本的英雄漫畫就較少描寫這部分了,但也不是沒有
06/10 16:54, 14F

06/10 19:46, , 15F
補充一下 GEEK可以算宅男嗎XD
06/10 19:46, 15F

06/10 20:44, , 16F
我前面提Batman重點是放在改編電影的劇本
06/10 20:44, 16F

06/10 20:44, , 17F
畢竟漫畫再怎麼好改編成電影還是要看電影劇本的編寫
06/10 20:44, 17F

06/12 10:06, , 18F
推浦澤直樹和JOJO,都是經典!
06/12 10:06, 18F

06/13 17:18, , 19F
推一下,jojo的運鏡真的精準到像在看電影一樣,深深著迷呀
06/13 17:18, 19F

06/15 14:17, , 20F
太偏頗了 美國人把漫畫當漫畫而以 日本人可是把ACG當電影
06/15 14:17, 20F

06/15 14:18, , 21F
、小說 次文化精髓來經營 兩者的立場本來就不同=_=
06/15 14:18, 21F

06/15 14:18, , 22F
還有美國的漫畫族群以男生為主 日本是普及全民
06/15 14:18, 22F

06/15 14:18, , 23F
你想想一堆年輕小男生想看的是什麼?當然是英雄故事啊
06/15 14:18, 23F

06/15 14:20, , 24F
所以美國漫畫會有比較多的自我成長內容 也可以理解了
06/15 14:20, 24F

06/15 14:30, , 25F
而且 重點似乎是在經費吧 日本電影業蕭條很久了…
06/15 14:30, 25F

06/16 13:37, , 26F
心理層面嗎? 那還不首推死亡筆記XDD 電影快上了
06/16 13:37, 26F
文章代碼(AID): #14YRmO3Y (JOJO)
文章代碼(AID): #14YRmO3Y (JOJ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