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編制(轉自MACROSS歷代作品)
==> MyleneJenius (≡SobMBM) 的文章中提到:
>==> kisaraki (如月林) 的文章中提到:
> 以下都是VE-1的日記,離母艦300Km巡邏,偵察到敵機時挑兩架最近敵機
> 改變相對速度一邊後退一邊展開ECM,ECCM以及資料收集等等...
> 此時母艦進入警戒體勢--Defence Condition第三階段,日文簡稱Difcon
> (**註:日本人常有奇怪的縮寫,縮得莫名其妙的..)
> 警戒體勢三階段;階段三的警戒、階段二的Scramble緊急出動、全機待機
> 階段一的全機發進、交戰開始
> 這樣就可以喊
> 「敵機確認,Difcon3發佈」
> 「敵機接近,Difcon2發佈。Scramble待機中Valkyrie各隊依序出發,
> 各防衛部隊準備迎擊,居住區氣鎖關閉」
> 等等各種命令
這個感覺上跟現在的戰備狀況五四三二一很像
只是發佈的時機似乎不太一樣
Difcon 看字面的解釋是用於一段戰鬥程序
此時想必一定已是戰備狀況一
> 進入階段二後,位於ARMD-01的CVW-01航空團以及ARMD-02的CVW-02航空團
> 就有VF開始出動攔截敵機(今天左手的去的話明天就換右手的)
左手的右手的.....?????????
> 戰鬥過程分為三階段,第一迎擊、第二追擊、第三格鬥
> 迎擊開始時,各飛行隊可以有各自的隊形Formation。因為對上兵器運用迥異的
> 巨人,也沒有什麼絕對的空戰理論了。
> 在VF飛彈迎擊(是叫BVR沒錯吧?)後,各機開始減速各自迎戰,也有
> 格鬥戰直接展開,省略第二階段的迎擊。
> 格鬥戰?自然是近距離互相拿機炮攻擊啦~
BVR 指的是「視距外空戰」
今天大概指的是十英哩以上的飛彈攻擊
大致而言 兩架對頭接近的戰機 攻方於七十公里外發射中程 BVR 飛彈後
幾乎就要立刻準備短程的纏鬥飛彈射擊
以色列把這個奇怪的特性發揚光大 撂下了不少 MiG
MACROSS 系列的機器設定中對於飛彈的設定比較薄弱
但是還是有使用纏鬥飛彈的場景出現
> VF-1也能對多個目標追蹤,但是有些目標會列為前面順位。
> 如大型飛彈(應該是對艦攻擊的)、雷達反應為大型物體(可能是母艦之類)
> 發射強力雷達波的目標(可能是電戰機)以及接近中敵機(當然是要攻擊本機啦)
> 當然這種順序也會因為特殊情況而改變(如SDF-1遭突襲需優先保護等等)
不會吧.....我看有些 Ace 打小型飛彈也亂順手的...
--
* Origin: 光之大陸 ★ 伊莉琴斯 * From: 203.204.186.208 [已通過認證]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Macross 近期熱門文章
PTT動漫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