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問題] 戰車的強度勝過數量嗎?

看板C_Chat (希洽)作者 (deluxe)時間5年前 (2020/08/13 20:46), 編輯推噓3(305)
留言8則, 2人參與, 5年前最新討論串2/5 (看更多)
※ 引述《AKIKOLOVERS (akikolovers)》之銘言: : 大家好,我是少女與戰車雲觀眾。 : 只看過日本網友二創的大吉凜。 : 雖然裡面或多或少有提到戰車的種類、新型跟舊型的差異之類的,不過我還是一知半解。 : 今天我在網路上看到這張梗圖 : https://i.imgur.com/oz5AdIP.jpg
: 重點是底下的回應並不認為這張圖有什麼問題,所以軍盲如我有點吃驚! : 所以原來某些新型戰車的單體強度強過於舊型的數量嗎? : 強的戰車在現實中是真的能開無雙嗎? : 是裝甲厚到跟桐人VS雜魚一樣,能裝甲被射完全無傷嗎? : 我很好奇,有沒有軍武宅或資深少戰粉能跟我解釋一下? 那個是二戰初期的狀況,德軍所裝備的大多是一號二號戰車 本質上只是裝備機槍~機砲等級的裝甲載具 就算是在那個時代也是屬於裝甲火力薄弱的類型 在德軍的規劃裡,反裝甲的任務是由裝備37mm砲的三號戰車擔任 裝備短管75mm砲的四號戰車作為步兵火力支援用途 所以德蘇戰爭初期蘇聯KV重戰車帶給德軍相當的問題,原文推文裡也有敘述過了 另外推文也有提到一個很有趣的假想問題 現代戰車跟二戰的戰車對上的結果會如何 其實有個專門做假想戰爭推導Youtube頻道探討過了 https://youtu.be/JqpwsDvw5gE
他做為比較對象是德軍目前最先進的豹2A7(L2A7)戰車與二戰德軍的重戰車虎王(KT) 有興趣的人可以去看原影片,懶得看得我下面做點重點整理 虎王 L2A7 重量 69.8t 63.5t 主砲 88mmL/71 120mmL/55 射速 6~9發/min 6~10發/min 備彈 86發 42發 極速 41.5km/h 72/31km/h (前進/後退) 裝甲的部分,豹二可以在超過五公里的距離貫穿虎王任何部份的裝甲 反過來,虎王必需接近到一百公尺才可能擊穿豹二少部分的正面裝甲(<10%) 如果是側面,虎王在一公里的距離擊穿2/3的豹二裝甲,背面則是幾乎保證擊穿 然而即使是正面,豹二還是有些在裝甲防護之外的脆弱物件 如履帶、主砲砲管、觀測元件、瞄準感測器等大概佔30%的面積 這些物件如果損壞會大大的減低豹二的作戰與移動能力 另外在命中率的部分,豹二跟虎王在射擊靜止目標的時候其實沒有絕望的差距 在1/2/3公里的距離上,命中率分別是95%/60%/30%(冷戰數據)與89%/47%/25% 然而虎王完全不具有移動射擊的能力,所有射擊都必須在靜止的狀態下進行 而且對於移動目標的命中率更是絕望的低 所以在正面遭遇的狀況下豹二可行的戰法就是邊打邊退 可能保持相對遠的距離如兩公里遠,保持移動與還擊 豹二的倒車速度與虎王前進的速度相當,這可以讓豹二保持著最佳的防護一邊攻擊 再加上虎王每次射擊前都必須保持靜止,這讓追上豹二幾乎不可能 這樣想定的情況下 豹二看狀況可以摧毀15~30台虎王後脫離戰場 而且這種狀況下豹二裝備煙霧彈可以用以阻擋視野 但豹二可以使用熱感視野持續攻擊,而虎王不具備類似能力 結論:打不贏就跑,現代戰車如果不是在非常倒楣的情況下 都可以摧毀十數台二戰重戰車後逃離戰場 但如果是在非常近而且被包圍的情況下 現代戰車是非常可能被數量壓制摧毀的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1.162.219.17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597322815.A.94B.html

08/13 20:49, 5年前 , 1F
毛子有台KV2硬深深卡住一個裝甲師行動 最後是動員空軍炸完
08/13 20:49, 1F

08/13 20:49, 5年前 , 2F
後 工兵跑過去埋炸藥炸履帶收尾
08/13 20:49, 2F

08/13 21:21, 5年前 , 3F
問題是不會戰場是絕對平面,然後雙方沒有伴隨步兵以及
08/13 21:21, 3F

08/13 21:21, 5年前 , 4F
跨射火力
08/13 21:21, 4F

08/13 21:23, 5年前 , 5F
更可能是坦克躲在一個據點裡打黑槍,或是遠遠的躲在一
08/13 21:23, 5F

08/13 21:23, 5年前 , 6F
個一個零時掩體後監視敵人,你沒有完全控制戰場,不會隨
08/13 21:23, 6F

08/13 21:23, 5年前 , 7F
便機動亂跑
08/13 21:23, 7F

08/13 21:24, 5年前 , 8F
踩個地雷或是吃到敵方側襲就GG了
08/13 21:24, 8F
文章代碼(AID): #1VDJO_bB (C_Chat)
文章代碼(AID): #1VDJO_bB (C_Ch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