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討論] 單機遊戲30年來無法漲價
※ 引述《wyner (外嫩)》之銘言:
: 前陣子聽到一個podcast(Manny YH Li) 討論到Mathew Ball的產業報告
: 剛好Echo到最近MH的更新爭議
: 過去20-30年的單機遊戲定價大約是60美元
看了一下
小丑牌 US$14.99
一堆獨立遊戲也差不多這價格
60美元的是3A單機吧?
: 而最近才經過了20幾年的努力,才有些遊戲將價格調漲到70美元
: 以日幣來說幾乎一直都是6-7000日幣,最近才有一些漲到接近7980
: 這過程中只要遊戲廠商想漲價都是被噴爆或被玩家抵制
因為抵制有效,
或著說如今同樣是遊戲的替代品太多了,
同樣是單機遊戲,就有成堆的獨立遊戲跟同人遊戲,
價格還便宜很多,
沒必要一定要買60美元的,
更何況比較貴也不一定保證就比較好玩。
: 但是這段時間所有其他娛樂消費品或非娛樂消費品
: 例如演唱會門票和電影票都在顯著漲價
: 串流服務如Netflix的月費也持續上漲
: 玩具的價格都是大幅成長
: 這段時間沒有漲價的,應該只有台鐵/高鐵的票價吧?
問題是為何呢?
: 與此同時,開發遊戲的費用卻一直在增加
: 二三十年前開發一款遊戲的預算可能是500萬美元,十幾年前可能是5000萬美元,
: 2025現在一款大型遊戲的預算甚至可能達到5億美元,有些甚至要10億美元
: 遊戲的開發成本是遠超過通膨的,但遊戲的售價卻幾乎完全無法跟著通膨
這應該只限於3A單機遊戲,
否則隨著通用遊戲引擎的進步,
獨立遊戲與同人遊戲的開發成本與時間是下降的。
: 我認為這也讓許多單機遊戲廠商手遊化不斷推出DLC賣錢
: 一方面維持熱度,一方面能夠維持名目價格不變實質漲價
: 不然完全跟不上開發費上漲的速度,畢竟銷量可沒有跟著通膨漲那麼多
: 雖然MH的DLC商法不算非常貴,但是一樣需要維持熱度才比較有機會讓社群熱度維持
: 可能有人想講法環或任天堂當例子,但說真的不靠DLC商法能賺錢的例子
: 對比整個單機遊戲業的產值,這種例子太少了
: 根據Mathew Ball的產業報告
: 2011~2021年是遊戲產業是高速成長,2022年後就開始衰退
: 使用者的娛樂時間已經被瓜分到極限了
: 也難怪那麼多廠商會選擇去開發手遊,畢竟手機遊戲隨便都好幾單在課的
某種程度上就是資本主義的特徵,
類似優勝劣汰,不適合的產品會在市場機制下逐漸被市場淘汰。
: 最後,作為玩家是沒必要體諒廠商沒錯,
: 但是要玩到內容豐富製作精良又不分割商法的單機遊戲,未來大概只會越來越難
這就看標準了,
不然照我的標準,
一堆獨立遊戲都是內容豐富製作精良又不分割商法的單機遊戲。
標準太高的話,可以考慮努力賺錢,然後投資喜歡的遊戲公司,
或是考慮自己開一間遊戲工作室自己做遊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49.215.47.13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743006344.A.B41.html
推
03/27 00:31,
5天前
, 1F
03/27 00:31, 1F
推
03/27 01:51,
5天前
, 2F
03/27 01:51, 2F
推
03/27 02:01,
5天前
, 3F
03/27 02:01, 3F
→
03/27 02:01,
5天前
, 4F
03/27 02:01, 4F
→
03/27 02:01,
5天前
, 5F
03/27 02:01, 5F
推
03/27 02:08,
5天前
, 6F
03/27 02:08, 6F
→
03/27 02:08,
5天前
, 7F
03/27 02:08, 7F
→
03/27 02:08,
5天前
, 8F
03/27 02:08, 8F
→
03/27 02:08,
5天前
, 9F
03/27 02:08, 9F
→
03/27 02:08,
5天前
, 10F
03/27 02:08, 10F
推
03/27 05:43,
5天前
, 11F
03/27 05:43, 11F
推
03/27 08:04,
5天前
, 12F
03/27 08:04, 12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C_Chat 近期熱門文章
PTT動漫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