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錄] 麒麟考4 (作者:摩宮迦羅)
作者:摩宮迦羅
★天命
後世每一個開國帝王出來打天下,幾乎都認為他們自己是替天行道。凡是
在爭霸中得勝的人物,老百姓也真正相信他是「真命天子」。這種信念,在中
國歷史上是根深蒂固。這種信念是源於周初的天命之說。
—韋政通〈從宗教看中國哲學的起源〉
韋先生這一段話,直到現在的民主社會仍然顛撲不破,可見「天命」的概
念有多麼深入人心。
如果把《十二國記》的故事比喻成一棟大房子,麒麟便是房子的支柱,而
「天命」這個概念就是屋子上的橫樑。故事中的麒麟主要的責任是為國家選出
君王,所以牠們象徵「天命」。然而綜觀《十二國記》,可以發現小野不由美
筆下呈現的「天命」概念其實相當複雜,所以《十二國記》中的麒麟扮演的角
色並不只是克里特神牛而已。
在中國歷史上有關「天命」的記載,最早出現於詩經和書經,而且百分之
百是周人創造出來的。
「昊天有成命,二后(指文武)受之」、「周雖舊邦,其命維新」,這兩
句話出自詩經,背景是周人用武力滅了殷商,一時無法令殷商遺民心服,所以
才想出「天命」這種宗教性的理由。在那樣的時代,天是至高無上的神,如果
不是天命,商朝怎麼會垮台?對商人來說他們自己也想不出其他的理由來解釋
的。
創造「天命」概念既然是基於政治的動機,所以一開始就與人事有關。「
天命」的特性,是既不等同於天,也不偏向人,比較像天與人之間內在的關係
,而這種關係會隨著人事的改變而變遷。
「天命」在中國古籍中有幾個不同的涵意,這些涵意剛好也構成了《十二
國記》世界中獨特的政治景觀。(以下內容是按照韋政通先生的整理和分類)
1.天命靡常
周人雖然創造出「天命」概念鎮住天下百姓,但他們也知道這並不是長久
之計,因為誰都可能效法周人滅商的模式取而代之,所以周人又提出了「天命
靡常」和「天命不又」的說法,主要目的是告誡周王室子孫要時時警惕反省,
努力守住祖先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又」是「復」的意思,「天命不又」的
意思是天命一去就不復返,。
天命之所以不復返,是由於天命所歸,有德者居之,老天對無德之君不但
不幫忙,反而會加以討伐。這種說法是把人世間政治的責任完全歸於人自身,
由人自己作主。人君修德而後天命歸之,人君失德便喪失天命。
這一點顯然是《十二國記》中有關麒麟設定最基礎的部分,麒麟選出君王
之後責任並沒有結束,如果君王開始倒行逆施,麒麟就會生「失道病」。
麒麟選擇一國之君,其所選的王如果失道而讓人民受苦、國運衰退的話,
責任就要由選擇王的麒麟來承擔。藉麒麟來選擇王的上天,會經由奪取麒麟的
生命將王逐下寶座。這種病是因為王偏離正道才會產生的,因此稱為失道。
—《十二國記》〈華胥之幽夢〉
這個設定乍看之下有點奇怪,甚至有點可笑,但是以麒麟的健康指數作為
「天命」的衡量標準,我個人倒覺得相當有創意,尤其這又有一層非常特殊的
意義,那就是麒麟必須為自己選出的君王拿生命做擔保,負責到底。看似好像
上天無情,因為麒麟選王並非出於自己的自由意志,然而小野如此設定,其中
有非常深刻的涵意。(關於這一層涵意,後面會再加以討論)
「天命」會改,卻不是說不見就不見了,其實會有一個逐漸衰頹的過程,
以象徵天命的麒麟死亡而告終,到那時可真是一去不復返了。不過在麒麟死亡
之前,君王仍有機會改過遷善,並且會反映在麒麟的康復程度上。
問題是會悔改的君王並不多,大部分會讓麒麟生病的君王只會越來越變本
加厲,他們無視麒麟的痛苦,甚至加以掩飾並完全否認,直到麒麟死亡,天命
一去不復返。
巧國的塙王和塙麟便是其中一例。
不過在小野不由美的筆下還有另一種「天命靡常」的呈現方式,那就是君
王先死,麒麟活下來,這時候的麒麟會選出下一任君王。慶國的景麒與陽子是
一例,而更值得注意的是才國的例子,這個例子見於小野不由美的短篇〈華胥
之幽夢〉,很可惜並沒有改編為動畫。(這一點也挪到後面討論)
--
一杯俄國茶。不調果醬或橘皮果醬,用蜂蜜調味。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59.105.21.73
推
01/22 21:12, , 1F
01/22 21:12, 1F
Juuni-Kokki 近期熱門文章
PTT動漫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