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閒聊] 明末內鬥很強外鬥整個外行
※ 引述《ke0119 ()》之銘言:
: 看到有人說吳三桂開門引清兵入關,
: 所以明帝國才滅亡,這是不是歷史
: 教科書的嚴重誤導啊。
: 以時間軸來看是這樣:
: 1.李自成率兵攻陷北京城,明帝崇禎自縊,
: 李自成建立"大順",明帝國滅亡。
: 2.大順軍與明帝國殘黨吳三桂交戰,吳三桂
: 不敵李自成,投降清兵。
: 3.清軍逐漸剿滅大順軍、明帝國餘黨。
: 很明顯吳三桂降清之前,明帝國就已經滅亡,
: 南明講白一點就是復辟失敗的一個流亡政權,
: 而且南明成立是在1644年6月,
: 吳三桂當時開關的時候是1644年4月,
: 所以吳三桂也沒有背叛南明的問題,
胡說八道
明朝滅亡於崇禎是清朝的政治正確好嘛
現在是中華民國了,「明朝滅亡崇禎」就真的是很莫名其妙的堅持
書名:《及時學人談叢》
作者:鄭天挺
出版社:中華書局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2年
引用頁數:第357頁
四《明史》的纂修與明史的史料
(一)《明史》的纂修經過(1645–1739)
1.《明史》是歷史上纂修最久的一部史書
《明史》是歷史上纂修時間最久的一部史書。從首次下詔修史到全書刊成,前後共達95年
。這不是個人力所能及的私家著述,而是經過許多人修成的一部官書。過去都是每一個朝
代滅亡之後,就要修前一朝代的歷史,即所謂「正史」。但也不是前一朝代滅亡之後馬上
就修,有時也隔了幾個朝代之後才修的,如《南史》、《北史》是唐時修的。唐代才有集
體修史之例,這也表示政府對修史工作的重視。
清入關不久,就招集人纂修明史。順治二年(1645)五月癸未(初二)詔修明史(《清史
稿·世祖本紀一》),這時南明福王政權尚在。所以清修明史是以崇禎十七年三月十九日
即李自成進北京崇禎帝死為明亡,南明一段不包括在內。這就是說,承認明亡於李自成,
而未亡於清。後來乾隆時又認為明應亡於南明(即弘光)滅亡之後,即順治二年五月十五
日(5月15日南京城破,弘光帝被執)。清亡後,民國以來,大家又認為明亡應在南明桂
王死,即康熙元年(1662)。
看得出來明朝滅亡於崇禎其實是清朝的政治宣傳
好笑的是乾隆自己覺得明朝至少應該亡於弘光
但《明史》把南明四帝的本紀砍光光,變成南明諸王列傳,最後還是被打散成一般的列傳
證明一個朝代的國祚就是個政治問題,尤其對清朝這種立國基礎不穩定的更是問題
你說吳三桂沒有背叛南明的問題?
但是就是對於當時的明朝人而言,明朝明明就還在,皇帝都已經在南京了
那你吳三桂就是降清賣國的明朝叛徒沒錯
說明朝亡於李自成的大順其實就是個笑話(大順滅亡時,南明還在和清朝相抗衡)
如果說首都被攻破就等於一個王朝的滅亡
那唐朝應該亡了好幾次了,長安被攻破多少次了
南宋在臨安被元朝的伯顏攻破之後還存在三年才在崖山海戰滅亡
《宋史》也願意承認宋朝亡於趙昺跳海
相較起來,清朝真的是心眼比屁眼還小
不過也是朱元璋的報應啦
他叫宋濂修《元史》時,北元還存在(北元要到脫古思帖木兒才滅亡)
直到中華民國時,柯劭忞的《新元史》才把北元補上去
難怪清朝有樣學樣
--
https://i.imgur.com/ANeaGhq.gif


小智喝莎莉娜的水壺
https://i.imgur.com/UZ6by8k.gif

第十五班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來自: 61.70.136.102 (臺灣)
※ 文章網址: https://www.ptt.cc/bbs/C_Chat/M.1754055538.A.354.html
噓
08/01 21:39,
4周前
, 1F
08/01 21:39, 1F
→
08/01 21:50,
4周前
, 2F
08/01 21:50, 2F
主要還是他說吳三桂沒有背叛明朝這種說法太扯了
要是沒有吳三桂
南明還有可能保住淮南以南的半部天下
也別忘殺了永曆的正是吳三桂
他就是徹頭徹尾的賣國賊
※ 編輯: NARUTO (61.70.136.102 臺灣), 08/01/2025 21:57:30
推
08/01 22:03,
4周前
, 3F
08/01 22:03, 3F
→
08/01 23:15,
4周前
, 4F
08/01 23:15, 4F
→
08/01 23:15,
4周前
, 5F
08/01 23:15, 5F
討論串 (同標題文章)
C_Chat 近期熱門文章
PTT動漫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