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之魂, 武之心----淺論明神彌彥
我一直不是很喜歡彌彥這個角色,
原因, 不是因為他是個小孩子:
早熟的孩子常常是會讓人心疼的,
特別是倔強的小孩子,
明明年紀還小, 卻因為遭遇或環境因素,
讓他們不能享有那個年紀該有的寵愛,
反而要過早地面對現實的冷酷與無情面,
所以「如果要活下去, 就得自己堅強起來!」
一般來說, 甚至有些人到三四十歲也還學不會這個道理,
所以能領悟到這個道理的小孩子,
他們面對困境時所展現出來的氣概,
常常遠勝一些不夠成熟的大人.
比方說小時候的胡斐, 讓大俠趙半山願以兄弟相稱,
小時候的楊過, 讓初見面的孫婆婆願捨命相護.
就是他們的早熟, 既令人憐惜, 又令人敬重.
再回到前面的感想,
為什麼我一直不是很喜歡彌彥這個角色?
原因是, 不喜歡彌彥那種「劍心天下第一, 我是天下第二」的感覺.
他對劍心的崇拜可以理解,
劍心也確實有資格成為他憧憬的目標與學習的對象,
但是接下來這個想法就頗堪玩味了,
其他的人並不是不值得他佩服,
或多或少, 總是有值得他學習的地方,
為什麼彌彥總是要表現得不把其他人看在眼裡, 只服劍心一個人?
或許有人會解讀成「只有劍心能完全地讓他佩服」,
但是我想試著從另一個角度去想.
彌彥如此強烈地堅持只服劍心一個人,
似乎正反應出他的內心一種不安全感,
因為他對劍心的強烈認同, 剛好對應的是他與劍心關係的模糊,
論對手, 劍心有齋藤一, 蒼紫, 志志雄等等一堆,
論朋友, 劍心有左之助, 惠等等,
論感情, 劍心有薰,
彌彥是什麼呢? 都不是,
他夠不上當劍心的對手 (他也不想) , 當然他也不會是劍心的感情寄託對象,
唯一可以的是當劍心的朋友, 可是他年紀又太小了,
這就是為什麼彌彥一直那麼急著要成長,
因為他很擔心自己不能當劍心的朋友,
換言之, 這是唯一他與劍心能相連的方式,
如果劍心收他當徒弟, 關係固定下來,
他應該就不會有這種焦慮不安的感覺,
可是劍心在尚有心結未解的情況下,
當然不可能去照顧到他,
連比較被劍心關懷的薰都會有不安了, 更何況是彌彥?
但即使是在這樣的情況下, 彌彥還是成長了,
從 225 幕到 226 幕, 那行動與對話真是不得不令人刮目相看,
「為什麼你竟然連一隻右手都放不下!」
「武士與武士間沒有相恨的道理!」
「榮耀在任何時代、任何武士中,即使老在口頭上叫喊,也只是空洞的口號!」
「若是武士,應該要想如何用這拾回的生命為新時代作點什麼!」
「劍心一直一直為了守護弱者而奮鬥!
而你只將失去的右手裝上彈頭恣意胡鬧!
你剩下的左手究竟在幹嘛!?」
「若是這樣還想打下去的話,都用左腕!再和我打一次吧!」
這些話實在是漂亮, 捨不得不引用....
這顯示出彌彥是以他自己的方式在成長的,
用他自己原有的士之魂, 加上他向劍心學來的武之心,
他已經真正可以稱得上是劍心的朋友了,
在面對不二的時候, 感覺他還是個崇拜劍心的孩子,
他那麼相信劍心會回來, 其實反應了他是多麼害怕失去劍心;
但是這一次不同,
他知道了劍心的過去, 看到劍心被打倒,
仍然敬佩劍心, 但是也領悟到了真實的劍心並非無所不能,
這時他才有了真正的成長,
在面對鯨波時, 即使劍心沒有來得及救他, 那也無妨,
因為彌彥已貫徹自己的信念,
激勵他的, 是他理想中的劍心,
也是劍心自己一度失落, 但現在已不再迷惘的信念.
我還是不喜歡彌彥, 不過現在我終於也同意了那個警察的話:
「這少年會成長!成長的將來會是個大人物!
他不是該在這種地方白白送命的人!!」
或許人不輕狂枉少年, 年輕時本來就該有一點傲氣吧?
期待彌彥的進一步成長, 期待那傲氣轉為傲骨,
我想他該是做得到的.
--
There are more things in heaven and earth, Horatio,
Than are dreamt of in your philosophy.
----Shakespeare (1564-1616), Hamlet, Act I. Scene v. 166-67
KShistoryACG 近期熱門文章
PTT動漫區 即時熱門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