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 [心得] 爆漫王之我感

看板ObataTakeshi作者 (七呎布)時間14年前 (2009/08/09 23:48), 編輯推噓2(207)
留言9則, 5人參與, 最新討論串12/12 (看更多)
雖然討論告一個段落了不過還是想表達一些看法: 一開始看到ashiro大最早的文章本來不太認同 不過後來的解釋讓我覺得比較服氣 而且a大的第四篇講到一切看法都只是「可能」只是寫文章通常未加註 並且為此負責 我覺得很難能可貴 因為網路上發表言論還會記得加註「這是個人意見」「這是主觀看法」的人 我覺得並不多 雖然a大行文風格感覺語氣有點強烈 但我覺得能認真檢討自己的文章 並為其負責任 很值得尊敬! 不過提到大場編劇缺失的部分 我也覺得那些真的只是「可能」而已 我從a大的文章整理出大場編劇有問題的原因有: 「1.短線操作: 死亡筆記本 以二至四回為單位編劇 而非整個故事結構 而爆漫王更出現為了彌補上回低迷人氣 而在一回內將過多情節一次塞進去的情形 2.沒有主線: 相較於堀田在棋魂的編劇 甚至海賊死神那種一單元一單元進行的故事 死筆的故事進行讓人抓不到主線在哪裡 而支線也有「亂入」的跡象 (一開始無法預料海砂與四葉線的出現 而這些支線「拿掉了是否不會影響主線?」) 3.結局未定: 大場寫死筆 本來也有寫讓L勝利的劇情版本 是在跟編輯討論之後決定不採用 而這些歸納出一個結論:大場的編劇是以商業為考量 以人氣為依據隨時調整故事走向」 從以上的跡象 要推論出大場的這種編劇心態 是「可能的」 1.以短期線為單位編劇 的確容易快速調整故事 2.主線別讓人預測到 到時候好改結局~ 支線的亂入也可以隨時安排 容易幫劇情加料 3.先寫好一堆結局 再看哪個角色人氣高、劇情合不合觀眾胃口 不合的話就換個結局真easy~ 可是 這些都只是可能 並不構成「大場老師編劇是以商業考量優先」的「充分條件」 1.之前有板友提到 死筆就是一種兩方互相較勁鬥智的漫畫 我認為以二到四回為單位先寫一方計謀再寫另一方攻防 是很適合這種結構的 只是它看起來也方便編劇短期內修改走向罷了 況且沒人能證明說 以二至四回為單位編劇 就表示根本沒想好第五回後的劇情 而且本來回回都有爆點 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嗎? 漫畫本來就是以回的方式進行。 不只從商業觀點 從戲劇觀點來說 這樣考量也是理所當然的!! (另外爆漫王的部分 其實我個人不覺得劇情有暴走的感覺耶 我一直看得很順) 2.不把主線埋好 讓人預測不到 其實跟上一點雷同 我也認為這種做法很適合死筆 我覺得就是因為處處有驚奇才是看死筆的樂趣呀 是個可以兼顧商業與藝術考量的做法 (但 死筆真的沒有先埋一些伏筆嗎? 這點我太久沒看所以忘了 有待版友自行證實XD (如果能埋下伏筆 爆點卻又能出人意料 更是上上策) (不過 a大提到的 關於「支線是要就算被拿掉還是能看出主線」的觀點我真的不懂... 可以解釋一下嗎?) 3.這一點我倒覺得真的很不好! 通常一個藝術家不就是要先知道自己的作品要表達什麼嗎? 如果藝術家在作畫中期才想要改變結局 那這位藝術家對作品的想法是否一開始就不夠透徹? 但 這頂多也只能說他對作品的想法不夠透徹 到底是否 決定結局的理由是商業考量 我們就不得而知了。 不過有個bug是 a大提到大場跟編輯討論後決定結局 是在死筆連載開始前或後呢? 如果是連載前 那作品還有討論空間就是天經地義的吧 大致是這樣 其實濃縮成一句話就是:雖然看起來大場有可能是商業考量優先的編劇家 但還是沒有證據 而且我喜歡死亡筆記本的劇情(除了L的死...) (就是護航的意思? 囧)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211.235.226

08/10 01:49, , 1F
歡迎光臨漫吐板(誤
08/10 01:49, 1F

08/10 07:08, , 2F
其實爆漫王我覺得劇情有點爆走耶
08/10 07:08, 2F

08/10 07:09, , 3F
前期拼命的爆JUMP的料
08/10 07:09, 3F

08/10 07:09, , 4F
後期變成純愛閃光喜劇XD
08/10 07:09, 4F

08/10 07:10, , 5F
風格改變這麼大,我想大場真的很怕自己被腰斬吧XDD
08/10 07:10, 5F

08/10 18:17, , 6F
可能因為我只看了2集 還沒看到後面
08/10 18:17, 6F

08/11 10:47, , 7F
我認為四葉跟海砂不是支線 而是打破僵局的橋段
08/11 10:47, 7F

08/17 21:44, , 8F
不是同意最後一個3 為什麼連載前就要討論結局
08/17 21:44, 8F

08/17 21:49, , 9F
/很
08/17 21:49, 9F
文章代碼(AID): #1AVk_5w- (ObataTakeshi)
文章代碼(AID): #1AVk_5w- (ObataTakeshi)